青岛市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09-1-1-54-nsh)
- 作品数:8 被引量:111H指数:5
- 相关作者:谢文霞赵全升于蓉蓉刘文龙朱鲲杰更多>>
-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胶州湾湿地的退化影响因素与生态修复建议被引量:7
- 2012年
- 在对胶州湾湿地退化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研究其退化表现和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依据实际情况,在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提出了胶州湾湿地的修复措施,包括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生态安全意识;加强综合管理手段,建立完善法制法规;探寻绿色生态路线,推广植物修复手段;建立浅滩湿地恢复与补水工程;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制定湿地总体规划,开展广泛国际合作。
- 谢文霞李晓燕于蓉蓉崔育倩程雅妮
- 关键词:胶州湾湿地生态修复
- 胶州湾河口湿地秋冬季N_2O气体排放通量特征被引量:18
- 2011年
- 2009年9月~2010年2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秋冬季胶州湾大沽河口受潮汐影响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湿地和潮上带常年无积水杂草湿地N2O排放通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两类湿地N2O排放和吸收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白天N2O排放高峰出现在12时左右,夜间高峰出现在21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凌晨6时左右。芦苇湿地和杂草湿地秋冬季的最高值分别为151.1μg/(m2.h)、29.3μg/(m2.h),最低值分别为-128.9μg/(m2.h)、-21.5μg/(m2.h)。芦苇湿地秋冬季夜间N2O排放量高于白天,分别是白天的1.54倍和2.09倍;杂草湿地秋季N2O排放通量白天高于夜间,冬季则夜间高于白天且以吸收为主。在对芦苇湿地和杂草湿地进行监测的6个月份中11月排放量最高,排放量分别为42.42 mg/m2、6.89 mg/m2,芦苇湿地N2O排放量普遍高于杂草湿地。芦苇湿地秋、冬季的排放通量分别为56.32 mg/m2、63.38 mg/m2,杂草湿地秋、冬季的排放通量分别为10.45 mg/m2、3.08 mg/m2,芦苇湿地高于杂草湿地,分别是杂草湿地的5.39倍、20.58倍,主要是两类湿地不同的水文特征和不同的植被种类造成的。杂草湿地秋冬季N2O排放通量与5 cm地温、10cm地温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芦苇湿地则相关不显著,主要原因是芦苇湿地N2O排放量除了受温度影响,由潮汐引起的干湿交替过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N2O排放和吸收。胶州湾大沽河河口受潮汐影响芦苇湿地和常年无积水的杂草湿地秋冬季均为大气N2O的"源"。
- 谢文霞赵全升张芳马晓菲
- 关键词:N2O通量日变化河口湿地
- 基于景观格局的胶州湾大沽河口湿地生态安全被引量:21
- 2012年
- 以胶州湾大沽河口湿地为研究区,利用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ENVI4.4软件在GIS技术支持下,提取1986、2002和2010年研究区自然湿地、人工湿地、非湿地3大景观类型的空间信息;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原理和方法构建生态安全指数,定量分析研究区景观动态变化,阐明景观格局变化下,生态安全状况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86—2010年,研究区在自然与人为双重干扰下陆地面积萎缩,斑块数增多,优势景观消失,景观趋于复杂化、破碎化、分离化;1986—2010年,人类活动对景观干扰愈加明显,景观干扰指数与生态安全指数存在负相关性,研究区各景观损失度上升,生态安全指数下降,其中以自然湿地中河流与河口湿地和芦苇湿地景观的恶化程度最大。基于面积因素构建的各景观生态安全度依次为:非湿地>人工湿地>自然湿地;新建并发育的人工林景观和新整合的少海东湖人工湿地公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研究区的生态损失,缓和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探索出一条湿地保护新型道路。
- 于蓉蓉谢文霞赵全升徐振刘文龙
- 关键词:湿地景观指数生态安全
- 胶州湾生态安全战略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介绍胶州湾的概况,分析当前胶州湾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保障其生态安全的对策。
- 马晓菲谢文霞赵全升
-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安全
- 胶州湾芦苇潮滩土壤碳、氮和磷分布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被引量:43
- 2014年
- 为了解胶州湾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潮滩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于2011年11月,对该区域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全磷含量、pH、盐度和含水量等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芦苇潮滩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总体上在波动减小,其水平分布存在差异;0~60 cm深度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和全磷质量比分别为5.73~15.07 g/kg、0.46~0.84 g/kg和0.03~0.39 g/kg,其平均值分别为8.93 g/kg、0.61 g/kg和0.15 g/kg;土壤碳与氮元素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9〈0.05),土壤碳与磷元素含量显著正相关(p=0.002〈0.01),而土壤氮与磷元素含量不相关(p〉0.05);0~60 cm深度土壤的C/N、C/P和N/P分别为11.50~29.05、80.19~506.22和4.44~38.24,其平均值分别为17.10、182.60和11.60。土壤C/N相对稳定,而C/P和N/P变化较大;淹水频率影响土壤C/N、C/P和N/P剖面变异性,淹水频率越小,变异性也越小;芦苇潮滩土壤C/N表现为芦苇群落最高,芦苇杂草混合群落最低;而土壤C/P和N/P则同时表现为芦苇杂草混合群落最高,杂草群落最低;土壤盐度是芦苇潮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最主要的影响因子。
- 刘文龙谢文霞赵全升朱鲲杰于蓉蓉
- 关键词:土壤
- 胶州湾河口湿地土壤有机碳及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20
- 2014年
- 为了了解胶州湾河口湿地土壤碳氮的空间分布特征,2011年11月对该区域土壤有机碳(TOC)、总氮(TN)、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总磷(TP)以及pH、盐度、含水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胶州湾河口湿地TOC、TN、NO3--N、NH4+-N以及TP含量分布总体随深度增加而下降,除TOC(P=0.022)外,TN、NO3--N、NH4+-N、TP含量的剖面差异极显著(P<0.01)。碱蓬湿地和芦苇湿地中,NH4+-N的垂直变异系数均大于NO3--N;2)胶州湾河口湿地土壤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为有机氮。芦苇湿地表层土壤中TOC含量高于碱蓬湿地,而碱蓬湿地TN、TP含量高于芦苇湿地;3)胶州湾河口湿地土壤中TN、TP与TOC极显著相关(P<0.01),淹水对NO3--N、NH4+-N的产生和迁移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4)与其他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对比,胶州湾湿地土壤中营养元素含量较为丰富,TOC、TN、NO3--N以及NH4+-N均处于较高水平。陆源是胶州湾河口湿地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且湿地中有机碳腐殖化程度较高。
- 谢文霞朱鲲杰崔育倩杜慧娜陈剑磊
- 关键词:胶州湾湿地TOCTNNO3--N
- 植物影响陆地生态系统N_2O产生和释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过去一直认为生物源N2O仅由土壤中的微生物过程所产生,但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参与了N2O的产生、排放,对N2O的通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国内外相关研究为基础,综合报道了多年来植物排放N2O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植物本身可以产生N2O,某些植物排放量可达到与土壤排放相当的水平,影响N2O释放的因素有植物种类、生长发育阶段、养分供给、光照强度及N2O浓度等;植物影响土壤N2O的产生、传输、释放,植物通过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从而影响到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进而影响N2O的产生、排放,同时对淹水土壤中N2O的释放起到了重要的通道作用;植物类型和不同环境因素对N2O产生、排放影响不同,尤其是豆科植物根瘤菌对N2O的影响应引起更大的关注。文章最后提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 朱鲲杰谢文霞刘文龙陈剑磊杜慧娜
- 关键词:植物N2O土壤
- 我国湿地生态化学过程研究进展
- 2012年
- 湿地生态过程主要分为生物过程、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又是湿地生态过程中最主要过程。就我国湿地生态过程中的化学过程研究进行综述,分别从湿地营养元素、湿地温室气体、湿地重金属和湿地有机污染物等方面对我国湿地生态过程中的化学过程研究进行概述。简要介绍湿地化学过程研究的方向、内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 程雅妮谢文霞赵全升
- 关键词:湿地生态过程化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