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防基础科研计划(B0920110003)

作品数:10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石磊邓康耀李华雷刘莹葛炜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基础科研计划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6篇柴油
  • 6篇柴油机
  • 5篇增压
  • 4篇增压系统
  • 4篇燃机
  • 4篇内燃
  • 4篇内燃机
  • 3篇压气机
  • 3篇海拔
  • 1篇调节阀
  • 1篇增压柴油机
  • 1篇增压压力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台架
  • 1篇台架试验
  • 1篇排气
  • 1篇排气系统
  • 1篇匹配点
  • 1篇匹配方法
  • 1篇切换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中国北方发动...
  • 4篇中国北方发动...
  • 3篇大同北方天力...
  • 2篇中北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李华雷
  • 5篇邓康耀
  • 5篇石磊
  • 4篇刘莹
  • 4篇葛炜
  • 3篇佟鼎
  • 2篇黄磊
  • 2篇程江华
  • 2篇徐思友
  • 2篇杨磊
  • 2篇邢卫东
  • 2篇王晓春
  • 1篇吉建波
  • 1篇祁平
  • 1篇张继忠
  • 1篇吴新涛
  • 1篇崔毅
  • 1篇王林起
  • 1篇张虹
  • 1篇白军爱

传媒

  • 4篇内燃机工程
  • 3篇车用发动机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柴油机
  • 1篇车辆与动力技...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6114柴油机高海拔功率恢复计算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通过模拟大气环境参数和压气机图谱的高原特性修正,建立了D6114柴油机的高原性能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原机变海拔性能计算和不同增压系统的高海拔功率恢复的计算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逐渐恶化;废气放气式增压系统在中间转速可以部分恢复功率,而在高转速时涡轮增压器会超速,影响柴油机正常运行;可调二级增压系统的旁通高压级方案在恢复功率和经济性等方面要好于旁通低压级方案。
李华雷石磊邓康耀邢卫东程江华
关键词:柴油机功率恢复
向心涡轮喷嘴出口气流角的数值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一种普通增压器涡轮,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喷嘴出口气流角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掌握了此涡轮的效率和流量特性,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获得了可信的计算模型,掌握了膨胀比、转速以及喷嘴位置对喷嘴出口气流角分布的影响,为涡轮箱的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刘莹马国玲葛炜佟鼎王晓春杨磊黄磊白军爱蒋婧
关键词:涡轮数值模拟
柴油机增压系统变海拔匹配方法与切换边界研究
增压柴油机的稳态性能以涡轮做功能力能够满足压气机耗功需求为基础,而柴油机的工况变化和变海拔运行将压气机耗功需求和涡轮做功能力矛盾问题复杂化,造成高海拔下功率下降、燃油消耗率增加等问题。为提高柴油机的变海拔适应性,基于功率...
李华雷
关键词:柴油机增压系统
文献传递
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高原适应性计算研究
2013年
建立并校核了D6114柴油机的原机性能仿真模型,并通过压气机图谱的高原特性修正和增加调节阀将其改建成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模型,进行了固定海拔、固定转速和变海拔性能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通过开启调节阀可以改善中高转速的动力和经济性能,而对低速工况作用较小;除海拔2 000m以外,其他海拔下发动机转速上升到1 400r/min时需要开启调节阀;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可以使最大扭矩和最低燃油消耗率所对应的转速不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
任兆欣李华雷石磊邓康耀程江华邢卫东
关键词:内燃机柴油机调节阀
增压柴油机变海拔增压压力恢复计算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基于D6114柴油机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原机增压器的变海拔性能。针对各海拔高度下增压压力的变化趋势,选择不同的匹配点进行了增压系统匹配调整。结果表明:变海拔条件的增压压力变化趋势在高低转速存在差异;通过增压系统匹配调整可以在部分工况实现增压压力恢复;高海拔高转速工况涡轮增压器会发生超速现象;高海拔低转速工况下增压压力得到提高,但未能达到完全恢复的目标。
李华雷石磊邓康耀邢卫东程江华祁平
关键词:柴油机增压增压压力
不同排气系统三通结构流动规律的试验和计算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针对发动机排气系统三通模型,通过高马赫数下的稳态吹风试验验证了FLUENT模拟计算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模拟与试验吻合较好,精度较高。通过三维计算,分析了模件式脉冲转换器(MPC)和模件式多功能脉冲转换器(MMPC)两种排气系统的三通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场和流动损失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扫气工况下,MPC系统的可用能损失比MMPC系统小很多,在排气工况下,MMPC系统的可用能损失比MPC系统小;两种系统排气支管间的排气压力波传递情况,表明总管质量流量越大,压力波动对相邻支管的干扰越大,在相同的工况下,MPC系统的支管压力变化对相邻支管的影响要比MMPC系统大,即MMPC系统抗扫气干扰能力更强。
尹鸿儒崔毅石磊邓康耀程江华刘胜
关键词:内燃机柴油机排气系统
进气预旋对压气机性能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某种普通压气机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不同正负预旋压气机性能特性的研究,获得了不同正负预旋角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规律,详细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的内部流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正预旋可以最大拓宽压气机的喘振流量18%,最高效率提高了2%;负预旋可以最大拓宽压气机的阻塞流量5%,而最高效率下降了7%。
刘莹黄磊葛炜马国玲佟鼎徐思友
关键词:内燃机压气机
兼顾平原与高原性能的二级增压系统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针对某款需要进行高原适应性改进的发动机,研究了二级非可调和二级可调增压对发动机平原和高原工况的性能影响。通过对二级非可调增压方案的匹配试验分析提出了增压器的优化改进措施,并最终确定了二级可调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在平原工况下,可调二级增压方案可以实现平原工况功率不下降的指标,并且在高原工况下标定点的相对功率达到315kW,相比平原下降了21%;转矩点相对功率达到228kW,比平原下降了10.8%,满足发动机对高原性能的要求。
刘莹葛炜张继忠佟鼎马国玲杨磊
关键词:内燃机二级增压
某新型压气机的仿真与试验交互验证设计研究
2014年
采用增压器台架试验与模拟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一新型压气机开展研究。首先针对压气机首轮性能试验与预测相差较大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原样机的特性并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依据样机分析与数值分析的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多方面的改进措施,包括变换壳体支撑型式、消除加工误差、优化高压级叶轮等。再对改进后的压气机进行了试验,新一轮样机的台架试验最终满足设计要求。
吴新涛王林起王晓春卞尔保葛炜徐思友吉建波
关键词:压气机仿真台架试验
离心压气机高原特性数值计算与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高原环境下工作的车用柴油机涡轮增压器,对压气机不同进口条件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流体物性对数值计算的影响提出了高原压气机的数值计算方法.通过数值仿真结果及其内部流场的对比分析,讨论了高原条件下压气机特性影响的关键因素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原条件下等转速的压气机效率下降,压比上升.叶片前缘的激波损失和间隙流损失的加剧是高原条件下压气机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吴刚张虹魏名山
关键词:离心压气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