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FEB070292)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熊梅陈铁成王庭波刘慧金春花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道德评价
  • 1篇德教
  • 1篇心灵
  • 1篇心灵对话
  • 1篇知识
  • 1篇斯宾塞
  • 1篇校本
  • 1篇校本教材
  • 1篇教育
  • 1篇课程
  • 1篇教学
  • 1篇教学模式
  • 1篇本教

机构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熊梅
  • 1篇宗文斌
  • 1篇金春花
  • 1篇刘慧
  • 1篇陈铁成
  • 1篇卜庆刚
  • 1篇王庭波

传媒

  • 3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外国教育研究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心灵的笔记”道德评价方式初探被引量:1
2010年
"心灵的笔记"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新型学生道德评价方式,它强调学生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为根本目的。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结合自身学校实际,对"心灵的笔记"这一评价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学校将其分为日常评价和总结评价两个部分,日常评价通过日志完成,分为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相互评价;总结评价通过总结评价报告书完成,分为学生总结评价、教师总结评价、家长总结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提高了学校德育效果。
熊梅金春花
“心灵对话”道德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以《美晨的彩色橡皮》一课为例被引量:2
2010年
教学模式的建构和明晰,可以使教师对教学过程有整体的、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在开展道德教育中,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积极开展道德教学研究,构建了"心灵对话"道德教学模式。"心灵对话"道德教学模式包括"走进文本,了解大意""走近文本,观点交锋""走出文本,回归生活"三个环节,它建立在师生平等交往的基础上,可以促使学生敞开自己真实的精神世界,有效改变思想品德课脱离学生生活的问题,更好地凸显道德教学规律。
王庭波刘慧
关键词:道德教育教学模式心灵对话
道德校本教材文本创编的实践与思考
2010年
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教师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作为课程内容最为集中的体现,直接影响着教和学的质量。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非常重视道德校本教材文本的创编,其实践经验包括以下三方面:在动笔编写之前要整体把握课程目标、合理选择文本素材;文本编写之时要重点关注文本自身的叙事视角、叙事情境、叙事话语三个方面;文本创编完成之后,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检验,排除相关的干扰因素。
卜庆刚宗文斌
关键词:校本教材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基于斯宾塞课程思想的思考被引量:15
2013年
1859年,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提出了"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观点,斯宾塞的知识观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进而形成了相当长的时期内科技理性一统天下的局面。然而,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发现科学在带给世界大量利好的同时,也给世界带来了很多问题。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这一论断。溯源斯宾塞课程思想并进行深入剖析和反思,重新论证知识价值问题,建构"幸福知识"课程价值思想,可以有效消解科学和科技理性,重构理性的课程知识价值观。
陈铁成熊梅
关键词:斯宾塞知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