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08RK61)
-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淑丽宗静婷张同保张蓉珍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文理学院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西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四川广元千佛崖石窟造像表面风化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被引量:12
- 2011年
- 采用温湿度测试、石窟造像渗水实验、石窟造像吸水的红外成像、岩石特征分析等手段,对四川广元千佛崖石窟造像表面及其周围环境进行监测,以及对石窟造像岩石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进深较大的窟室内外存在2℃~4℃的温差,岩石0~40 mm深度范围内温度与外界气温存在显著相关性;石窟造像岩石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黑云母及黏土矿物,岩石渗水率和吸水率高,表层风化程度高。环境和岩石特征揭示广元千佛崖石窟造像的风化机理为:石质文物棱角部位和小型石窟造像对温度的变化敏感,当气温出现变化时,其温度变化剧烈,而其他部位相对滞后,从而导致石窟造像表层岩石在热胀冷缩的应力下出现微裂隙,并随着微裂隙逐渐增大,石质文物表面出现疏松、起壳、鳞片剥落等病害。同时微裂隙的出现增加水入渗的途径并扩大水-岩相互作用的面积,含水矿物的水合压力和结晶压力使岩石内部结构疏松逐渐破坏;水化学作用导致可溶盐离子形成,并随水毛细迁移在石窟造像表面聚集,导致石窟造像表面酥碱、锈染、彩绘层空鼓等失去原真而破坏。最后提出在窟龛上面加盖窟檐和在崖顶及立面坡面刻槽疏排水流等石窟造像治理措施来减缓其表面风化。
- 宗静婷王淑丽张忠永
- 关键词:石窟造像温度岩石特征风化机理环境地质
- 铜川市矿山旅游资源开发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开发利用矿山旅游资源,选择适合矿山的接替性产业是矿山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阐述了铜川市开发矿山旅游资源优势及其意义的基础上,对铜川市矿山旅游资源按照矿山工程服务期、矿山采掘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说明了矿山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开发矿山旅游资源的构想。
- 张蓉珍张同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