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164320H101)

作品数:6 被引量:64H指数:4
相关作者:钟文辉王建刘复刚韩成申卫收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齐齐哈尔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行星
  • 2篇质心
  • 2篇太阳
  • 2篇土壤
  • 2篇会合
  • 1篇多尺度
  • 1篇星系
  • 1篇行星系
  • 1篇行星运动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反演
  • 1篇影像
  • 1篇质心运动
  • 1篇水体
  • 1篇酸性土
  • 1篇酸性土壤
  • 1篇太湖
  • 1篇太湖水
  • 1篇太湖水体
  • 1篇太阳活动

机构

  • 6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2篇刘复刚
  • 2篇钟文辉
  • 2篇王建
  • 1篇王亚华
  • 1篇李云梅
  • 1篇王桥
  • 1篇袁源
  • 1篇郭赟
  • 1篇陈雯雯
  • 1篇孙波
  • 1篇吕恒
  • 1篇鲍锟山
  • 1篇吴宇澄
  • 1篇朱建国
  • 1篇申卫收
  • 1篇丁维新
  • 1篇林先贵
  • 1篇韩成
  • 1篇贾仲君
  • 1篇姚允龙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GOCI影像的太湖水体漫衰减系数遥感反演被引量:4
2015年
漫衰减系数是水体光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采用2006~2009年的太湖野外实测数据,分析了太湖水体漫衰减系数光谱特性及其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结合GOCI传感器数据,分别构建漫衰减系数经验模型和半分析模型,寻找适合GOCI影像的太湖漫衰减系数反演模型,并分析太湖水体漫衰减系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太湖水体漫衰减系数主要受非色素颗粒物吸收主导,以GOCI第4、5、7波段构建的多元线性模型反演漫衰减系数,效果最好;2太湖水体漫衰减系数值域主要分布在0~15 m-1,大体可以分为3个等级,低值区:0~4 m-1,中值区:4~8 m-1,高值区:8~15 m-1,部分高值区高于15 m-1;3太湖水体漫衰减系数存在一定时空差异性,从空间上来说,太湖水体漫衰减系数呈现一定的梯度性,从东部到西部逐渐变高;从时间上来说,早上太湖漫衰减系数相对较高,从上午到下午,大体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王珊珊王珊珊李云梅王桥
关键词:遥感漫衰减系数反演模型太湖
3次连续重复提取DNA能较好反映土壤微生物丰度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研究同一个土壤需要反复提取几次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土壤微生物的丰度,探讨风干土壤代替新鲜土壤用于微生物丰度研究的可行性。【方法】针对两种理化性质具有较大差异的旱地和稻田新鲜土壤及其风干土壤,分别对土壤微生物进行5次连续裂解提取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连续反复提取对土壤古菌和细菌16S rRNA gene数量、氨氧化古菌和细菌功能基因amoA数量的影响。【结果】3次连续提取DNA占5次提取DNA总量的76%以上,氨氧化古菌、氨氧化细菌、古菌和细菌4类微生物的3次连续提取最低回收率为77.5%;与新鲜土壤相比,风干处理导致氨氧化古菌、氨氧化细菌、古菌、细菌的数量分别降低84.3%、81.2%、12.5%和90.3%,然而,2种土壤风干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表明土壤微生物对风干处理的响应可能受土壤类型的影响较小。【结论】土壤微生物连续3次裂解能较好反映微生物丰度。与新鲜土壤相比,风干过程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丰度,然而,通过风干土壤中微生物丰度的变化趋势反映新鲜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郭赟吴宇澄吴宇澄林先贵钟文辉丁维新朱建国
关键词:古菌细菌氨氧化古菌氨氧化细菌
施用不同配比菇渣、熟牛粪对酸性土壤质量和花生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9
2014年
为了研究施用菇渣、菇渣-熟牛粪对酸性土壤质量和花生产量的影响,研发改善旱地酸性土壤质量和利于花生生长的菇渣、熟牛粪配比,设计以下盆栽和田间试验。盆栽试验选用红壤、砖红壤、赤红壤3类酸性土壤,田间试验选用红壤为研究对象。设置常规量化肥处理(CK)、熟牛粪处理(CMC)、两种菇渣处理(SMC1、SMC2)和两种菇渣-熟牛粪配比处理(SMC+CMC1、SMC+CMC2)共计6种施肥处理。结果表明,与常规量化肥处理(CK)、熟牛粪处理(CMC)相比,施用菇渣处理(SMC1、SMC2)、菇渣-熟牛粪处理(SMC+CMC1、SMC+CMC2)能有效提高土壤pH值、有机质和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花生产量;相对于少施菇渣处理(SMC2、SMC+CMC2),多施菇渣处理(SMC1、SMC+CMC1)提升土壤有机质、养分含量及花生产量的效果更好,且配比为菇渣N 40%∶熟牛粪N 20%∶尿素N 40%的处理(SMC+CMC1)效果最佳。
陈雯雯申卫收韩成孙波钟文辉
关键词:菇渣复合肥酸性土壤土壤质量花生
多尺度视角下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山东省为例被引量:11
2018年
研究目的: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研究山东省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校用地政策具有参考价值。研究方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空间分异法、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1)宏观尺度上,全省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得分为79.45分,全省67所高校中最高为100分、最低仅为35.68分,差异明显;不同类型高校得分也存在显著差距,部分院校特色用地安排不足;(2)中观尺度上,全省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吻合,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空间特征。城市规模等级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正相关,等级越高,集约程度越高;(3)微观尺度上,老校区集约度高于新校区;经翻修和扩建后的老校区,集约水平高于非教学用地比重大的老校区。研究结论:山东省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不高且区域差异明显,建设时间、区位条件、结构布局等是影响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不同情况下的高校建设标准应酌情考虑。
吴菊袁源王亚华杨壮壮
关键词:土地利用集约利用评价
行星会合指数K与行星直列指数I的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标识行星会合或排成直列程度的方法,是分析行星系统与太阳活动关系的关键.两颗行星会合可以给出准确的会合周期.行星越多获得准确的会合周期就越困难.以往表达多个行星排成近似直列的方法多采用I指数,I取值在0和1之间.但I指数无法呈现多个行星排成直列程度的连续变化过程,也无法区分行星在I指数构成中是位于太阳一侧还是分居在太阳两侧,更无法确定行星系质心与太阳位置关系的变化.K指数是将8大行星轨道半径按质量权重构成的矢量和的模除以一个天文单位的距离长度.K取值在0和7.5105之间.研究表明,行星引潮力会合指数KJ-M具有指代对太阳造成引潮力和引力周期规律的作用.行星质量权重会合指数KJ-N具有指代行星系质心绕太阳系质心的运动规律,进而指代太阳绕太阳系质心的运动规律.这为进一步探讨太阳轨道运动和太阳活动关系研究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刘复刚王建鲍锟山周德帅姚允龙
太阳绕太阳系质心运动22年周期及其与太阳活动的联系被引量:11
2014年
对于太阳活动22年周期的成因机制长期存在着争论.本文借助于行星会合指数以及开普勒第三定律,对太阳绕太阳系质心运动周期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发现,太阳绕太阳系质心运动存在22.1826年显著周期,这与太阳磁场变化的22.20年周期相吻合.并从太阳系角动量守恒的角度解释了两者之间的成因联系:在太阳绕太阳系质心运动的准22年周期中,太阳系质心与太阳质心逐步接近而后逐步分离.当两个质心之间的距离接近零的时候,太阳轨道角动量与自转角动量叠加,会导致太阳自转角速度的加快;当两个质心之间的距离逐渐远离的时候,则导致太阳自转角速度的减慢.这可能是引发太阳活动和太阳磁场变化的原因.这一新认识为太阳活动准22年周期成因机制的解释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
刘复刚王建
关键词:太阳活动行星运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