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01147)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徐珊谢宏俊马振坤曾津王新阳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荧光
  • 1篇荧光蛋白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肿瘤
  • 1篇肿瘤
  • 1篇腺肿瘤
  • 1篇裸鼠
  • 1篇红色荧光蛋白

机构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篇张涛
  • 1篇刘旭东
  • 1篇贺大林
  • 1篇杨林
  • 1篇王新阳
  • 1篇曾津
  • 1篇马振坤
  • 1篇谢宏俊
  • 1篇徐珊

传媒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一种可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检测的前列腺原位肿瘤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建立可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动态观察前列腺原位肿瘤发生及生长的裸鼠模型。方法 10只BALB/c裸鼠前列腺背侧包膜内注入携带红色荧光蛋白(RFP)的前列腺癌PC-3细胞(PR7细胞)悬液20μL,第2、4、6、8周分别用非侵入式活体分子影像系统观察前列腺原位肿瘤发生及其转移情况。尸检取前列腺原位肿瘤、肺、肝、肾、股骨、盆腔淋巴结等组织,制成冰冻切片,通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及HE染色等方法分别检测肿瘤发生及有无转移等情况。结果第2周开始可用非侵入式活体分子影像系统检测到前列腺原位肿瘤形成,第4周开始可于裸鼠下腹部触及原位肿瘤,第6~8周裸鼠逐渐出现恶液质。荧光信号随原位肿瘤长大而增强,但并未见明显转移灶。尸检也未发现转移灶。结论前列腺包膜内注入携带RFP的前列腺癌PR7细胞可成功建立可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监测的前列腺原位肿瘤模型,该模型可作为研究前列腺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方式的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刘旭东曾津杨林徐珊张涛谢宏俊马振坤王新阳贺大林
关键词:红色荧光蛋白前列腺肿瘤裸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