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02026)

作品数:3 被引量:106H指数:3
相关作者:丁爱中王金生谭文捷李宗良杨双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地下水
  • 2篇多环芳烃
  • 2篇生物降解
  • 2篇土壤
  • 2篇降解
  • 1篇砷污染
  • 1篇生物修复
  • 1篇迁移
  • 1篇污染
  • 1篇污染分析
  • 1篇硫酸盐
  • 1篇硫酸盐还原

机构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3篇丁爱中
  • 2篇谭文捷
  • 2篇王金生
  • 1篇李宗良
  • 1篇张宏达
  • 1篇杨双喜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生态环境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土壤和地下水中多环芳烃生物降解研究进展被引量:62
2007年
多环芳烃是一类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难降解的危险性"三致"有机污染物。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中的多环芳烃,生物降解是其归宿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对于土壤中低分子量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微生物一般以唯一碳源方式代谢;而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对四环或四环以上的多环芳烃的降解作用一般以共代谢方式开始。文章重点论述了多环芳烃的来源、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生物降解机理、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以及生物修复方法。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是高分子量多环芳烃的降解机理与降解途径,基因工程技术在多环芳烃生物降解方面的应用,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的机理及其在实际处理中的应用等。
谭文捷李宗良丁爱中王金生
关键词:多环芳烃生物降解土壤地下水生物修复
硫酸盐还原条件下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被引量:5
2009年
为研究硫酸盐还原条件下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类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污染分布规律和迁移转化过程,设计了室内土柱淋溶试验,选择菲、蒽和芘作为PAHs的代表,模拟硫酸盐还原条件下PAHs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过程.监测土壤中PAHs的垂直分布、淋出液中ρ(PAHs)和ρ(SO42-)、淋出液的氧化还原电位(Eh)和总体积,并通过质量平衡计算出PAHs的降解率.结果表明:①菲和蒽的相对淋出率总体都不超过2%.120 d后菲和蒽在土壤中的残留率分别为51.87%和51.21%,而芘有90%以上吸附在土壤中,在淋出液中未检出.②随着淋溶时间的延长,土壤中的氧气逐渐被消耗,淋出液中ρ(SO42-)和Eh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硫酸盐还原作用发生.③3种PAHs在硫酸盐还原条件下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降解.菲和蒽的降解率相差不大且随淋溶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120 d后菲和蒽的降解率分别为47.41%和48.10%,而4环的芘降解速率非常低,120 d后降解率仅为3.61%.
谭文捷丁爱中王金生
关键词:多环芳烃硫酸盐还原生物降解
地下水砷污染分析被引量:39
2007年
阐述了含砷黄铁矿等含砷矿物以及岩石矿物附着砷等天然来源,同时从气候、环境地质以及水化学环境等方面分析了砷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富集规律。研究表明:干旱、半干旱地区、封闭的地形地貌、断裂凹陷等外部环境有利于高砷地下水的形成,同时含水介质性质、地下水径流条件以及地下水中pH值、Eh值、不同的无机和有机组分对砷在地下水中迁移富集起着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从砷的“来源—影响因素—影响过程—高砷形成”角度提出了地下水砷污染的成因模式,对砷中毒病区的环境问题调查与地下水砷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丁爱中杨双喜张宏达
关键词:地下水砷污染迁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