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245031)
- 作品数:19 被引量:497H指数:12
- 相关作者:李国学崔宗均王伟东牛俊玲李彦明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一组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的筛选及培养条件对分解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1
- 2004年
- 以麦秸垛下的土壤和麦秸堆肥为材料 ,利用限制性培养技术 ,经过多代淘汰及其不同系之间的组配 ,最终筛选构建了一组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用羧甲基纤维素 (CMC)糖化力法和纤维素减重法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复合系分解纤维素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滤纸、棉花、稻草、CMC Na和葡萄糖为碳源时 ,复合系在天然纤维素含量高的碳源 (如滤纸、棉花 )存在时表现出高的纤维素分解活性 ;利用蛋白胨和酵母粉作氮源时的纤维素分解活性远高于硝酸铵、尿素等无机氮源 ;以滤纸和酵母粉作为惟一碳、氮源时 ,最适发酵质量浓度分别为 2 5和10 0 g·L-1,其分解活性最高峰均出现在发酵第 5天。最适纤维素分解的 pH为 8 0。最适纤维素分解温度为 6 0℃ ,大于 6 0℃的高温抑制复合系对纤维素分解 ;复合系的适宜溶氧量 (DO)为 0 0 7~ 0 16mg·L-1,过高过低的溶氧量均抑制纤维素分解。复合系的微好氧特点对堆肥工程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 王伟东崔宗均牛俊玲朴哲刘建斌
- 关键词: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纤维素分解
- 堆肥化过程中氮素损失控制材料的添加试验研究被引量:41
- 2005年
- 以堆肥化过程氮素损失规律为基础,在模拟堆肥条件下,分别采用物理吸附材料、化学吸附材料和混合材料为固定剂,各种固定剂按不同比例梯度添加,进行氨的固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效率随固定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蚯蚓粪(7.32%)和草炭(8.99%)有较好的固定效果,且二者本身就是一种含养分丰富的腐殖质类肥料,适合做堆肥化氮素损失原位控制材料。硫酸盐和氯化盐都对氨有一定的固定效果,其中铁盐和铝盐对氨的固定效果明显,最高可达99%。氯化铁和过磷酸钙混合固定剂有较好的固定效果,但不如等量的氯化铁、过磷酸钙单独作用的效果。氢氧化镁和磷酸按不同比例反应制成的各种乳状液对氨都有极好的固定作用,所有处理均达70%以上。同时在堆肥产品中还获得一种含MgNH4PO4的有机无机新型复混肥,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是一种理想的堆肥化添加剂。
- 林小凤李国学贺琪邹积鑫
- 关键词:固定剂
- 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的筛选构建及其对秸秆的分解特性被引量:51
- 2005年
- 选以高温期的堆肥样品为材料,经过多代淘汰及不同系之间的组配,最终筛选构建了一组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在分别以滤纸、脱脂棉、稻秸和锯末为碳源时,该复合系对天然纤维素含量高的滤纸和脱脂棉分解活性强,对纤维素含量较低、木质素含量相对高的锯末分解率最低。对稻秸的分解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菌系在发酵初期对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分解利用率远远高于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分解,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稻秸重量的变化与发酵液的pH变化有很大的一致性,发酵前5d内复合系对纤维素的分解活性最高。到发酵结束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了7.39%和43.76%,而木质素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几乎不分解。
- 牛俊玲崔宗均李国学王伟东
- 关键词:堆肥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稻秸
- 淀粉粘结剂在有机复混肥造粒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前无机粘结剂在有机复混肥造粒生产中应用相当广泛,但其自身不可避免的缺点越来越限制它在有机复混肥中的应用。试验表明:天然玉米淀粉不适于直接作为有机复混肥造粒粘结剂,但将玉米淀粉进行改性后的液体粘结剂A和干粉粘结剂B作为有机复混肥造粒粘结剂,符合中国复混肥标准的要求,且优于国家标准;颗粒成粒率大于93%,其返料率低,用量不超过1%;颗粒的抗压碎力大于10N,且颗粒完好率为100%。将改性淀粉基粘结剂替代无机粘结剂凹凸棒,在有机复混肥造粒生产上完全可行,且可用作高浓度养分含量的有机复混肥造粒。
- 李彦明刘晓霞李国学魏远
- 关键词:有机复混肥造粒
- 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及接菌剂的应用效果被引量:47
- 2006年
- 堆肥化过程中不同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及微生物群体特征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在堆肥化过程中各种微生物在数量上遵循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各种微生物耐热性决定其数量;一般细菌数量最多,尤其在高温期占绝对优势;放线菌和真菌在高温前和高温过后才繁殖较多。各种菌对不同物质成分的分解作用还没有统一的定论。至于微生物制剂的接种效果一直争论不休,肯定的意见和否定的意见都有大量的证据和理由。但应该指出只有数量足够的有益微生物群体和适合它们的条件都具备时堆肥化才能快速进行,创建有益分解微生物群体和创造适合这些微生物群体的条件是不可分割的配套措施。
- 王伟东刘建斌牛俊玲吕育财崔宗均
- 关键词:堆肥化
- 堆肥含水量与腐熟度对其粉碎度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06年
- 以鸡粪和麦秸为原料,通过堆肥不同腐熟度和不同含水量下粉碎度的测定,表明堆肥含水量是控制粉碎度大小的首要因素,堆肥粉碎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两者满足二级动力学方程。粉碎度的临界含水量为20%,含水量低于20%时,粉碎度的变化较小。含水量大于20%时,腐熟度对粉碎度的影响增强。腐熟的堆肥更容易粉碎。粉碎度与G I(发芽指数)、EC、pH值等腐熟度指标并不存在相关关系。但与TOC呈负线性相关,与全N、C/N比呈显著负二次相关。粉碎度与堆肥化学参数: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呈负线性相关,与木质素无相关性。
- 王丽莉陈丽君李国学
- 关键词:堆肥粉碎度含水量腐熟度
- 污泥洁净化新技术-利用嗜酸性硫杆菌去除制革污泥中铬的研究
- 制革业是我国极其重要的出口创汇型行业,也是一个对环境污染较大的行业,制革业有害废弃物-制革污泥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对保障制革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次尝试采用嗜酸性硫杆菌(Thioba...
- 周立祥方迪周顺桂王世梅
- 关键词:制革污泥生物淋滤铬硫粉
- 文献传递
- 高效稳定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WSC-6的稳定性被引量:26
- 2005年
- 对筛选到的一组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WSC-6,通过变性梯度胶电泳(DGGE)方法研究了菌种的组成稳定性.结果表明,在连续继代培养的第74~83代复合系的菌种组成没有变化,非常稳定.多代继代培养过程中各代的pH值变化趋势一致,pH值从发酵开始的8.7下降到纤维素旺盛分解时的6.5以下;随着分解结束,pH值逐渐恢复到发酵开始时的水平并保持稳定,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多代继代培养后复合系各代的滤纸纤维素分解率和CMC糖化差异很小;在发酵液起始pH 4~10的范围内,复合系对pH值具有缓冲能力,并正常分解纤维素;经过70~100℃高温处理10min后再转接的复合系对纤维素仍然具有分解能力,功能稳定.
- 王伟东崔宗均杨洪岩朴哲刘建斌吕育才
- 关键词:纤维素分解稳定性
- 一组高效稳定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MC1的产酶条件被引量:24
- 2004年
- 用CMC糖化力法和纤维素减重法探讨了对一组高效稳定的纤维素分解细菌复合系MC1的产酶条件。结果表明,在6种纤维素材料中,可直接利用的天然纤维素含量高的C源(如滤纸、棉花)存在下表现出高活性;利用蛋白胨和酵母粉作N源时的纤维素酶活性远高于硝酸铵、尿素等无机N源;以滤纸和酵母粉作为惟一C、N源时,最适发酵浓度分别为0.5%和0.125%,其产酶最高峰均出现在发酵第5d。MC1最适纤维素分解温度为55℃,但60℃以上的高温抑制MC1纤维素分解酶;MC1的最适氧气浓度为0.01~0.04mg·L-1,过高过低的氧气浓度均抑制纤维素分解。MC1的微好氧特点对堆肥工程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 崔宗均朴哲王伟东苏宝林于会泳
- 关键词:纤维素分解菌产酶条件环境污染
-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综述被引量:35
- 2005年
- 本文综述了在环境中降解农药的微生物、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在自然条件下影响微生物降解农药的因素以及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指出了现在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在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中,应重视自然状态下微生物对农药的降解过程,分离构建由天然的微生物构成的复合系,利用微生物复合系进行堆肥或把堆肥应用于被污染的环境,是消除农药污染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 王伟东牛俊玲崔宗均
-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降解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