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5346)
- 作品数:19 被引量:52H指数:5
- 相关作者:卢曦龚政焦玉强高文贵左力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汽车半轴旋锻加工质量控制及模具结构设计被引量:1
- 2015年
- 以某轿车半轴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应力法研究径向锻造过程中摩擦系数、轴向推拉力、模具角度和精整段长度对中性面和锻打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摩擦系数、锤头角度和精整段长度对中性面和锻打力的影响较大,轴向力对两者的影响较小,但拉锻比推锻在减少锻造载荷方面更有利。中性面的位置影响轴的加工质量,可优化设计模具角度和精整段长度控制中性面的位置,进一步提高轴的加工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锻打力。得出相应的模具结构设计参数,并以该模具试制半轴,验证模具参数制定的正确性。
- 李会会卢曦龚政高文贵
- 关键词:旋锻半轴中性面
- 双向应力下传动轴材料的低载强化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以某汽车传动轴为对象,试验研究双向应力状态和给定的热处理工艺条件下材料试样的低载强化特性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双向应力下该材料试样仍然具有明显强化效果;经过最佳强化载荷和强化次数强化后,材料的疲劳寿命可以提高120%,疲劳强度提高大约14%;与单向应力状态下的低载强化特性相比,虽然双向应力状态下具有强化作用的强化次数和强化载荷、最佳强化次数和强化载荷有明显下降,但强化效果没有明显下降;最后就应力状态对低载强化特性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
- 卢曦苏亮宋丽
- 关键词:低载强化
- 典型表面工艺强化对材料强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3年
- 以标准材料试样和实际汽车零件为对象,探索两种比较典型的表面工艺强化对材料强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经工艺强化后强度特性发生较大的变化,不能用先前在工程上广泛应用的查图表法准确预测工艺处理后材料强度特性.40Cr材料经中频淬火后静强度提高197%,疲劳强度提高89.8%.20MnCr5材料经碳氮共渗后静强度提高145%,疲劳强度提高73.5%,S-N曲线向上移动,其斜率变大,转折点循环数降低.从而设计时有限寿命区域减少,无限寿命区域增大.
- 卢曦徐艳
- 关键词:静强度
- 无芯棒式旋锻工艺参数对传动轴表面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以某轿车等速万向传动轴为研究对象,利用DEFORM-3D有限元模拟软件和工艺试验,研究了该等速万向传动中间轴的无芯棒式旋锻过程中坯料旋转参数、模具径向进给参数对传动中间轴成形圆度质量的影响,给出了无芯棒式旋锻关键工艺参数的确定依据。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外径情况下每组锻打次数达到5次后,内表面圆度质量不再有明显的提升;为保证内表面良好的圆度质量,随着锻打的深入,径向进给量也要相应的减小。工艺试验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可靠,用该文所确定的旋锻工艺参数试制的锻件能得到较好的圆度质量,可以为实际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 秦文瑜卢曦高文贵龚政
- 关键词:空心轴数值模拟
- 某汽车旋锻轴加工硬化特性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以某汽车旋锻轴为例,对其不同变形截面硬度测量,通过硬度强度转换,求出不同变形截面径向变形量与应变。由径向变形量与硬度强度关系:由于旋锻轴旋锻加工方式对应无芯棒旋锻与含芯棒旋锻,不同加工形式对应的加工硬化差异较大。由应变与硬度强度关系:随着应变的增大,硬度强度对应增大,将不同变形截面应变与强度关系拟合成幂函数加工硬化曲线,并与由材料拉伸试验拟合硬化曲线对比,在工程上通过径向变形量的变化来描述加工硬化。
- 龚政卢曦
- 工艺强化后轿车等速万向传动轴材料扭转断裂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以工艺强化后某轿车等速万向传动中间轴材料试样的扭转断裂为对象,试验研究了不同载荷强化和损伤后试样的静扭转断裂和疲劳扭转断裂断口形貌、断口硬度特性以及剩余静强度、剩余静刚度和断口硬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经过小载荷强化还是疲劳大载荷损伤的材料试样,其静扭转断裂断口都是横向剪切断裂且断口十分平齐;材料试样无论是否经历强化或损伤,其疲劳断裂断口呈现正断或横向切断不平齐两种形貌,正断和横向切断不平齐两种疲劳断口形貌与试样的强化过程、损伤过程以及试样的疲劳寿命之间没有明显的内在关系;疲劳过程中试样的剩余静强度、剩余静刚度和断口平均硬度的变化趋势和规律基本一致.
- 卢曦
- 关键词:断口形貌
- 桑塔纳轿车等速万向传动中间轴典型机械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以不同出厂年限的桑塔纳轿车等速万向传动中间轴为试验对象,试验研究了中间轴前四阶固有频率、不同截面处的表面硬度等典型机械特性随出厂年限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间轴出厂年限的增加,其固有频率有所下降,且下降幅度较小;中间轴固有频率最高下降1.2%,前4阶固有频率下降幅度中高阶大于低阶,但下降率的变化没有规律;不同截面处的表面硬度略微变化,存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据中间轴固有频率和硬度的变化,可以初步推断出中间轴还有60%以上的剩余寿命,具有回收利用价值。
- 左力卢曦
- 关键词:固有频率剩余寿命
- 中频淬火在传动轴轻量化上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用表面中频淬火的40Cr中空传动轴代替原UC2材料实心传动轴,根据轻量化后的传动轴样品的静强度和疲劳寿命试验,分析表面中频淬火对40Cr材料静强度和疲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0Cr中频淬火材料在传动轴轻量化上的应用,可充分利用强度,节省材料,并且节约成本。
- 周成卢曦焦玉强
- 关键词:中频淬火轻量化静强度
- 等速万向节沟道强化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当AC98型等速万向节承受极限扭矩时,内、外沟道与钢球接触产生剪切应力。根据最大剪切应力在表面的分布制定了沟道的热处理方式,最后进行了等速万向传动轴总成静态强度扭转试验,试验后拆分等速万向节进行验证。结果是:传动中间轴被扭断,但内、外沟道仍保持完好。这充分说明热处理工艺是合理的。研究结果能为等速万向节沟道的强化提供参考。
- 贺俊杰卢曦
- 关键词:极限扭矩剪切应力静强度
- 基于弯曲疲劳特性的齿轮最佳表面强化工艺的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以表面工艺强化前后齿轮疲劳特性的变化为基础,研究表面强化工艺在齿轮表面产生的硬化层和残余压应力对S-N曲线特性及裂纹萌生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S-N曲线转折点N0下降主要是由于疲劳极限升高引起;高周疲劳试验,残余压应力下降不明显,可以提高齿轮不同深度下的疲劳极限。通过合理控制硬化层和残余压应力,可以将裂纹萌生区域控制在次表层,提高齿轮的表面强度特性,这对改善齿轮疲劳特性是切实有效的。
- 焦玉强卢曦
- 关键词:硬化层残余压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