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20114034)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作者:叶悟方盛泉倪红梅杨旭明朱生樑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药治疗胃癌前病变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在分析中医药防治胃癌前病变(PLGC)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献基础上,综述中医药治疗PLGC的机制,包括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抑制癌基因蛋白表达及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调节细胞因子、降低胃液pH值等。
- 叶悟方盛泉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中医药疗法
- 藿苏养胃口服液对胃癌前病变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观察藿苏养胃口服液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胃复春片,治疗组予藿苏养胃口服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胃蛋白酶原、胃黏膜组织病理学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6.6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PGⅠ、PGⅠ/PG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GⅠ/PG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PGⅠ、PGⅠ/PG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萎缩及肠上皮化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PRO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脾胃系统、社会心理症状及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藿苏养胃口服液治疗胃癌前病变,可有效逆转胃癌前病变趋势,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 叶悟方盛泉杨旭明朱生樑倪红梅王晓素
-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胃蛋白酶原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