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34119811)
-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 相关作者:余竹元孙书明王卫群徐林根杜红梅更多>>
-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自制肺炎衣原体抗原的临床应用
- 2013年
- 目的:评估自制肺炎衣原体抗原(Chlamydia pneumoniae-antigen,Cpn-Ag)用于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Dot-ELISA法观察自制Cpn-Ag与进口Cpn-单克隆抗体(McAb)的结合反应。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用自制Cpn-Ag和进口Cpn-Ag同时检测268例血浆标本的Cpn-IgA、IgG和IgM。结果:Dot-ELISA结果显示,自制Cpn-Ag可与McAb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自制Cpn-Ag与进口Cpn-Ag检测血浆中Cpn-IgA、IgG、IgM抗体滴度的一致率均达90%以上;以进口Cpn-Ag检测为标准,自制Cpn-Ag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均在90%以上;阳性似然比均>10,阴性似然比均<0.1。配对卡方检验显示,自制Cpn-Ag与进口Cpn-Ag检测血浆Cpn-IgA、IgG、IgM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检验显示,Kappa值>0.75,两者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采用自制Cpn-Ag检测血浆Cpn-IgA、IgG、IgM,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采用进口Cpn-Ag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
- 徐坚胡志雄杜红梅孙书明徐林根余竹元
- 关键词:微量免疫荧光
-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肺炎衣原体的分离、培养及连续传代
- 2010年
- 开发一种分离并增殖肺炎衣原体(Cpn)的简易方法极具意义。该方法先分离血液标本中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PEG使Cpn-Ag阳性的PBMC裂解释放出Cpn,然后与人喉表皮癌细胞(Hep-2)一起离心,继续培养Hep-2细胞,再将Hep-2细胞冻融破碎后,放入到新的Hep-2细胞中进行离心,以完成Cpn的1次传代,然后以同样的方法进行2-4次传代。分别用微量免疫荧光法(MIF)及PCR法检测Hep-2细胞中的Cpn-Ag和CpnDNA,并用FITC标记的属特异性衣原体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检测实验分离以及进口菌株传代后的包涵体形成单位数量。结果显示MIF法检测Cpn感染后的Hep-2细胞,其胞内Cpn-Ag强阳性;MIF法检测1次传代及2次传代的Hep-2细胞,其胞内Cpn-Ag亦均强阳性,3次传代为阳性,而4次传代为阴性;PCR法检测2次传代后CpnDNA阳性。该简化方法可以实现PBMC中Cpn的分离,分离菌株传代4次后出现退化(优于进口菌株),但该方法仍可实现进一步的培养及传代。
- 金前孙书明王卫群周颖余竹元
- 关键词:肺炎衣原体单个核细胞连续传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