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1634)

作品数:11 被引量:34H指数:5
相关作者:王雅玲孙力军徐德峰代喆施琦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渤海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毒素
  • 10篇T-2毒素
  • 7篇对虾
  • 3篇镰孢
  • 3篇镰孢菌
  • 2篇真菌
  • 2篇真菌毒素
  • 2篇水产
  • 2篇染毒
  • 2篇微胶囊
  • 2篇降解
  • 2篇降解菌
  • 2篇饵料
  • 2篇凡纳滨对虾
  • 2篇包埋率
  • 1篇毒性
  • 1篇毒性评价
  • 1篇蓄积
  • 1篇养殖
  • 1篇养殖对虾

机构

  • 13篇广东海洋大学
  • 3篇渤海大学
  • 2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大连民族学院
  • 1篇深圳市易瑞生...

作者

  • 11篇孙力军
  • 11篇王雅玲
  • 6篇代喆
  • 6篇徐德峰
  • 4篇施琦
  • 3篇聂芳红
  • 3篇励建荣
  • 3篇刘颖
  • 2篇叶日英
  • 2篇陈进军
  • 2篇胡红林
  • 2篇王远征
  • 1篇薛红梅
  • 1篇吕国忠
  • 1篇刘唤明
  • 1篇谢主兰
  • 1篇廖建萌
  • 1篇张晓迪
  • 1篇孙颖峰
  • 1篇欧阳毅

传媒

  • 3篇微生物学杂志
  • 2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热带海洋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对虾中T-2毒素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评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对虾中T-2毒素的不确定度。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无水硫酸钠脱水,提取上清液氮气吹干后用1 mL 0.1%甲酸的甲醇:水溶液(3:7,V:V)定容,正己烷除脂。基质匹配法定量。液相采用甲醇和0.1%甲酸酸化的5 m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方式下正离子的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对T-2毒素的定量离子和定性离子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并计算检测过程中各不确定度分量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本方法检测T-2毒素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739μg/kg,取置信概率95%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5μg/kg。所以,试样中T-2毒素的测量结果为:X=(12.7±1.5)μg/kg,k=2。结论此检测方法使外标法的定量结果更为真实有效,方法不确定度的评定亦可为采用空白基质匹配法的现行相关检测方法的不确定度评估提供参考。
施琦刘阳王雅玲孔冬伟杨嘉丽雷大明孙力军毕思远
关键词:T-2毒素对虾不确定度
对虾肠道中T-2毒素降解菌的分离纯化与鉴定被引量:1
2017年
从新鲜健康的凡纳滨对虾肠道中分离筛选和鉴定降解T-2毒素微生物,为日后进一步研究T-2毒素(T-2)降解菌株的相关特性及其分布规律提供参考。取新鲜健康的凡纳滨对虾肠道,通过对该肠道菌群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T-2与对虾肠道共培养液分离纯化得到6株优势菌株;将6株优势菌株分别和T-2在胰蛋白胨大豆(TSB)肉汤中进行共培养,采用LC-MS/MS法检测该培养液前后T-2含量,筛选得到T-2降解菌株,并用微生物鉴定仪VITEK2和16S rRNA鉴定目标菌株。TSB肉汤中检测T-2的标准曲线线性良好(R=0.999 5),T-2加标回收率为91.5%~108.4%,检测限为0.01 n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0.0%~8.4%和精密度为94.5%~107%。对虾肠道中的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对T-2毒素降解率最高,分别达到91.8%和78.8%。
周浪花王雅玲张春辉孙力军徐德峰刘颖毕思远
关键词:肠道细菌T-2毒素LC-MS/MS生化特性
水产食物链中真菌毒素危害的研究进展
水产饲料中真菌毒素污染严重,饲料中的真菌毒素不仅给水产养殖业带来危害,还可以通过水产食物链蓄积造成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真菌毒素在陆生动物中的生物合成、新陈代谢、毒理学和生物学效应等信息较多,但真菌毒素对水生动物的不良影响...
邱妹王雅玲孙力军
关键词:真菌毒素食品安全
文献传递
对虾T-2毒素微胶囊毒饵料的制备和效果评价
T-2毒素微胶囊对虾毒饵料的制备是研究该毒素在对虾食品链中传递规律的前提技术。本文从T-2毒素微胶囊毒饵料的性状、包埋率及对虾利用率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通过微胶囊技术,以复合蛋白制剂为壁材,T-2毒素和对虾饲料为混合心...
代喆王雅玲孙力军施琦廖建萌徐德峰陈进军聂芳红
关键词:微胶囊T-2毒素包埋率
文献传递
养殖对虾T-2毒素蓄积危害研究现状被引量:3
2012年
我国饲料中T-2毒素污染严重,养殖水产动物长期摄入饲料中普遍污染的低剂量T-2毒素,可导致其肌肉残留和生长缓慢,肌肉品质下降,并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对虾饲料中T-2毒素污染现状,阐明对虾的潜在危害及其评价指标的研究现状,这对进一步开展水产品真菌毒素暴露风险评估和制定膳食接触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王雅玲励建荣孙力军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T-2毒素肌肉品质
自然环境中T-2毒素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在自然环境中筛选和鉴定能够降解T-2毒素的菌株。【方法】取对虾养殖池水样、养殖池沉泥样品和对虾混合饲料中分离到的镰孢菌,于GYM产毒培养基中培养14 d后引入自然条件下气载细菌,继续培养至28 d,采用LC-MS/MS检测其中T-2毒素含量。然后结合稀释涂布、平板划线、革兰氏染色、镜检,从镰孢菌产毒培养液中毒素含量明显降低的菌悬液中筛选出T-2毒素降解菌,用16S rRNA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及菌种鉴定,并验证两菌株的降毒能力与不同基质中二者的联合降毒能力。【结果】以从对虾养殖环境中分离到的5株镰孢菌作为试验菌种,在其产毒培养过程中分离到2株T-2毒素降解菌,16S rRNA鉴定结果分别为弯曲假单胞菌和尼泊尔葡萄球菌,对T-2毒素的降解率分别为90.9%和85.5%,但两者降毒能力并无显著差异(P>0.05);其联合作用也有较好降毒效果,与两菌株单独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基质对其联合降毒作用影响不大(P>0.05)。【结论】新的T-2毒素降解菌的发现为进一步探明T-2毒素降解基因和开发T-2毒素生物降解酶提供了研究基础。
施琦王雅玲孙力军代喆孙颖峰廖建萌陈宏励建荣
关键词:T-2毒素镰孢菌降解菌
饥饿胁迫对南美白对虾冷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与酶学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评价饥饿胁迫对南美白对虾保鲜效果及其内源性酶活力的影响,本实验对南美白对虾进行饥饿胁迫后4℃冷藏,以感官、生化和细菌总数为指标评价其保鲜效果,并检测饥饿胁迫下对虾内源性蛋白酶和酚氧化酶的变化。结果表明:饥饿胁迫处理4d可较好控制对虾因腐败引起的p H与TVB-N值的升高,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较好地保持了对虾的感官品质。与对照组相比,饥饿胁迫4d可使内源性蛋白酶活力降低41.2%,但对酚氧化酶活力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分析,饥饿胁迫处理4d保鲜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可延长货架期1~2d,其作用机理之一是通过抑制内源性蛋白酶活力来延缓对虾品质下降。
薛红梅孙力军徐德峰王雅玲聂芳红叶日英刘颖刘唤明谢主兰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饥饿胁迫保鲜效果
对虾肌肉中隐蔽态T-2毒素残留与脂溶性成分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明T-2毒素持续染毒后的对虾肌肉中m T-2s的残留规律,及其对对虾的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20 d蓄积染毒法获得不同染毒剂量组(0、0.5、1.2、2.4、4.8、12.2 mg/kg饲料)的对虾肌肉组织,采用LC-MS/MS检测经三氟乙酸(TFA)水解处理前后样本中的T-2毒素含量,以T-2增量表示m T-2s含量。同时采用索氏提取法测粗脂肪,HPLC法测VA、VD3和VE含量。结果表明,对虾肌肉经TFA水解处理前未发现游离态T-2毒素,水解后检出T-2毒素,即m T-2s,且其含量与染毒剂量呈正相关。而染毒剂量对不同脂溶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表现出较大差异。高剂量染毒时,粗脂肪、VA和VD3含量呈显著下降(p<0.05),而VE的含量呈波动性变化。低剂量染毒时,粗脂肪、VD3和VE含量显著升高(P<0.05),表现出低剂量刺激效应,但是粗脂肪与VA含量与m T-2s呈负相关,可能二者与m T-2s的存在形式有关,此结论为挖掘m T-2s的预警指标提供参考。
张晓迪王雅玲孙力军吕鹏莉徐德峰刘颖陈进军励建荣
关键词:对虾T-2毒素脂溶性成分
T-2毒素对凡纳滨对虾的经口急性毒性效应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通过T-2毒素微胶囊毒饵料一次性染毒凡纳滨对虾,采用模型拟合法测定T-2毒素对凡纳滨对虾经口LD50,并分析Ca2+-ATPase、多酚氧化酶(PPO)活力以及肌肉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而探明T-2毒素对凡纳滨对虾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T-2毒素对凡纳滨对虾的急性毒性经口一次性暴露的LD50为1.22 mg/(kg·bw),T-2毒素对PPO酶活性和Ca2+-ATPase活性的急性毒性效应ED50分别为0.05和3.22 mg/(kg·bw),比较风险评估指数RI可知,PPO活性可作为生物学效应标记描述T-2毒素对对虾的急性毒性效应,且比Ca2+-ATPase更加灵敏。T-2毒素急性暴露可导致肌纤维间隙面积比增大,可导致对虾肌肉品质劣化。采用LC-MS/MS定量检测染毒对虾肌肉中的T-2毒素,但是没有发现游离态T-2毒素残留,说明对虾中T-2毒素急性暴露不会引起物质蓄积,但却产生功能蓄积,可能是T-2毒素以隐蔽态形式存在,导致初始轻微损伤逐渐累加的结果。
王雅玲代喆孙力军吕鹏莉徐德峰刘颖叶日英聂芳红
关键词:T-2毒素凡纳滨对虾急性毒性
红外-核磁共振光谱-免疫亲和柱法解析梨孢镰孢菌代谢产物成分
2012年
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结合免疫亲和柱的方法解析梨孢镰孢菌代谢产物成分,为真菌代谢产物的分析提供新的信息。将F.poae菌株在GYM培养基上25℃条件下培养12 h后转至8℃培养12 h,交替进行4周,将其代谢产物分离纯化、结晶,80℃干燥后用红外光谱仪分析产物结构,然后利用免疫亲和柱特异性,比较产物经T-2免疫亲和柱纯化前后的1H核磁谱图。由红外谱图可判断目标组分存在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相同的特征官能团,初步判定产物为单端孢霉烯族毒素。通过1H核磁谱图比较T-2免疫亲和柱纯化前后物质结构一致。梨孢镰孢菌代谢产物成分为T-2毒素。红外-核磁共振光谱结合免疫亲和柱的方法解析梨孢镰孢菌代谢产物的方法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施琦王雅玲孙力军代喆徐德峰王远征胡红林
关键词:T-2毒素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