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70022)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李从娜赵秀丽盛敏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交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妇女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女性
  • 3篇民国
  • 2篇生态
  • 2篇媒体
  • 2篇民国时期
  • 2篇《益世报》
  • 2篇《北洋画报》
  • 1篇信仰
  • 1篇性别
  • 1篇性别文化
  • 1篇艺术
  • 1篇绽放
  • 1篇山歌
  • 1篇身体史
  • 1篇生态女性
  • 1篇生态女性主义
  • 1篇生态女性主义...
  • 1篇生态文明
  • 1篇生态文明建设
  • 1篇受虐

机构

  • 6篇华东交通大学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妇女研究所

作者

  • 6篇李从娜
  • 2篇赵秀丽
  • 1篇盛敏

传媒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新闻界
  • 1篇中华女子学院...
  • 1篇民俗研究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文化遗产
  • 1篇山东农业工程...
  • 1篇基督教学术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民国时期关于离婚问题的讨论——以1922年《妇女杂志》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2014年
民国初年受男女平权思想的影响,离婚现象逐渐增多。1922年,《妇女杂志》对于离婚问题的讨论和社会调查进一步揭示了离婚涉及的诸多社会问题。在离婚诉讼中,妇女多是离婚的被动接受者,也是离婚的最终受害者。传统妇女往往诉诸法律请求同居以求赡养,婚姻的赡养功能在动荡的近代社会尤为突出。婚姻自主权作为女权运动的政治成果之一,在实践层面的意义有限。知识分子有关离婚问题的争论,反映了近代妇女运动的重重困境。
赵秀丽
关键词:离婚妇女解放《妇女杂志》
女性发展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以江西省南昌市郊扬子洲镇为例
2014年
女性凭借其性别优势和环境意识,在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对江西省南昌市郊扬子洲镇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证调研,探讨女性在乡村清洁工程、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参与情况,以及由此获得的社会价值的提升,进而探讨女性发展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互为促进的实践路径,有效推动环保、节能等生态文明理念在乡村的树立,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李从娜
关键词:女性生态文明建设
近代报刊媒体中的女性“受虐”形象——以“张致和杀妻案”为中心的考察
2014年
"张致和杀妻案"是天津社会发生的性质恶劣的宠妾虐妻案之一。《益世报》对张赵氏受虐身死的报道引起了天津女界团体的强烈愤慨。"赵氏昭雪委员会"的成立促进了案件的公开审理,宣传了"男女平权"的基本理念,推动了天津妇女运动的发展。张致和"罪重刑轻"的判决结果和最终逃脱惩罚的结局预示了脱离了社会政治实践,局限于上层知识女性的近代女权运动的失败。在父权制的文化统御之下,遭受虐待成为报纸媒体呈现的传统女性形象之一,这一形象反过来又强化了男性对女性形象的认可。因此,近代女权运动只有触动男权体制和男权文化的根本才能有所成效。
赵秀丽
关键词:女权主义《益世报》
天主教婚姻家庭伦理的本土化建构——以天津《益世报》为中心的考察(1915-1937)
2015年
《益世报》是天津天主教徒创办的报纸,是近代天主教本土化的成果之一。该报有关婚姻家庭伦理的观点体现了天主教的基本原则,是天主教参与近代婚姻家庭伦理建构的尝试。天主教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原则、男女共同守贞的基本主张,对于中国现代婚姻伦理的建构发挥了积极作用。天主教虽然积极参与妇女运动,参与婚姻家庭改良,但其关注家庭的基本立场,影响了其积极性的发挥。虽然女性地位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有所提高,但在近代婚姻家庭伦理的建构中,男性话语依然是主导。女性依然是被言说者和被建构者。
赵秀丽
关键词:天主教本土化妇女运动
记忆缺失与文本呈现:“三一八”惨案女烈士研究——以魏士毅个案为中心
2012年
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刘和珍、杨德群和魏士毅三位女大学生不幸殉难。长期以来,刘和珍、杨德群广为人知,魏士毅却被历史所遮蔽,其间蕴含着历史记忆架构下的话语权问题。借助报刊媒体、挽联、碑刻、回忆录及纪念文章等历史文本,魏士毅的形象得以重现。而探讨魏士毅及其殉难在中国社会所引起的反响,有助于揭示不同文本作者所表达并确立的社会身份,洞悉近代接受新式教育的女性在国族话语主导下的社会境况,挖掘历史文本背后所隐含的性别意涵。
李从娜
关键词:记忆文本
山歌、性别文化与日常生活——以江西崇义畲族山歌为例
2015年
山歌以歌唱的方式为世人传承着某一区域或民系悠久的民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质,同时也表达着当地的性别文化与日常生活,是透视民俗文化传承、性别文化特质以及日常生活的极佳视角。江西崇义畲族山歌口口相传,历史悠久,从传唱主体、传唱内容、传唱形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性别文化图景;畲族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产劳动、婚丧嫁娶乃至战争年代参与革命等都与山歌息息相关。山歌已经成为畲族人民的集体记忆,在畲族民俗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畲族山歌面临着生存空间日趋缩小甚至失传的尴尬处境。因此,探讨山歌的民俗文化传承、挖掘山歌的文化价值显得极为迫切和必要。
李从娜盛敏
关键词:性别文化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近代女神信仰被引量:1
2013年
人与自然之间、男女两性之间的内在关联是生态女性分析视域的重要基础,也是分析女神信仰的有效路径。历史上,中国女神的起源与流变、女神信仰活动均与自然界关系密切。神秘化的自然界在与人类的对比中获得了巨大的优势,使人类创造出第三方——具有超自然法力的女神。女神信仰虽然给女性信众创造了进入社会公共空间和社会交往的机会,却没有改变她们在父权制社会中的从属地位。
李从娜
关键词:女神信仰女性生态
《北洋画报》中民国女性身体美的绽放——一个女性身体史研究的媒体视角被引量:2
2013年
近代中国女性/性别的诸多议题得以讨论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报刊媒体的关注,尤其画报中女性/性别议题的分量显得颇重。作为近代中国北方大型摄影画报的典型代表,《北洋画报》自然也不例外,蕴含着丰富的性别图景。而由于《北洋画报》本身呈现美与塑造美的旨趣,使得女性身体之美成为映现在读者乃至后人面前的显著亮点。这也是都市社会急剧现代化转型的重要缩影和标准之一。
李从娜
关键词:民国时期《北洋画报》女性身体
画里话外:民国画报对女性裸体的表现与品评——以《北洋画报》为例
2015年
民国时期受到西方文明与艺术文化的影响,以《北洋画报》为代表的一批画报及其它文化消费品,在宣扬女性裸体审美意义的艺术旨趣之下,大量呈现中外画家、摄影师的女性裸体画作和摄影作品。然而中西杂糅、新旧并存的都市社会中,面对走入公共视线的女性裸体图像,民众的观看与品评不可避免包含隐秘的身体欲望,甚至陷入艺术与色情的纠葛,体现出复杂的文化情境。画报对女性裸体的表现,带有女性解放的意味,而画报内外的性别审视仍然在证明一个事实:依然没有摆脱男权中心的藩篱。
李从娜
关键词:《北洋画报》艺术性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