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KM200510028011)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志伟吴晨紫耿伟平虞海燕梁锋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双链
  • 2篇双链断裂
  • 2篇NHEJ
  • 2篇DNA双链断...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原核
  • 1篇原核生物
  • 1篇真核
  • 1篇真核生物
  • 1篇沙门氏菌
  • 1篇伤寒沙门氏菌
  • 1篇鼠伤寒
  • 1篇鼠伤寒沙门氏...
  • 1篇双组分系统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研究
  • 1篇细菌

机构

  • 4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杨志伟
  • 2篇吴晨紫
  • 1篇宣慧娟
  • 1篇耿伟平
  • 1篇梁锋
  • 1篇鲁琳
  • 1篇殷亮
  • 1篇虞海燕

传媒

  • 4篇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细菌对胁迫应答因子RpoS的调控被引量:4
2010年
RpoS是细菌一般胁迫反应的主要调控因子,可以诱导RpoS表达的胁迫条件包括碳源和氮源饥饿、渗透压升高、低pH、温度升高等。在细菌体内,大量环境和细胞内信号参与RpoS的调控。这些调控可以发生在转录和翻译水平、降解过程以及活性调节等方面,形成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RpoS调控机制的阐明对于了解胁迫条件下细菌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吴晨紫杨志伟
关键词:Σ因子RPOS双组分系统
与真核生物DSBs修复有关的NHEJ途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DNA双链断裂是真核生物最严重的DNA损伤形式。如果断裂的DNA双链无法及时修复,将可能导致细胞死亡。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在真核生物DSBs修复中起重要作用。综述了真核生物NHEJ途径中核心蛋白质Ku、DNA-PKcs、DNA连接酶IV、XRCC4、ARTEMIS和XIF等因子的结构和功能,并简要介绍了NHEJ修复途径的分子机制,其中涉及到DSBs位点蛋白复合体组装的两种模型。
虞海燕梁锋杨志伟
关键词:KU蛋白
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8年
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蛋白质组学分析为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细胞功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视角。综述了大规模分析微生物蛋白质组的策略和方法,包括自上而下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自下而上的蛋白质组学分析、蛋白质组定量分析技术、蛋白质修饰研究方法和蛋白质芯片技术。最后,对沙门氏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耿伟平吴晨紫杨志伟
关键词:微生物蛋白质组学鼠伤寒沙门氏菌
原核生物的NHEJ修复途径
2010年
DNA双链断裂(DSBs)是严重的DNA损伤形式之一,生物体对DSBs的修复可通过同源重组(HR)或非同源末端连接途径(NHEJ)进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HR是细菌DSBs修复的惟一途径,但在分支杆菌和其它原核生物体内NHEJ途径的发现,使这一观念得以颠覆。最近的研究表明,细菌NHEJ修复系统是一个双组分系统,包含一个多功能的DNA连接酶(LigD)和DNA末端结合蛋白Ku,具有DSBs修复所需的断裂末段识别、末端加工和连接活性。重点综述细菌NHEJ修复系统的组成、结构以及生理功能。
殷亮宣慧娟鲁琳杨志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