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034119851)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明华赵俊功李文彬乐维婕李成州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溶栓
  • 2篇溶栓治疗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模型
  • 1篇延迟溶栓
  • 1篇延迟溶栓治疗
  • 1篇造影
  • 1篇溶栓后
  • 1篇鼠脑
  • 1篇图像
  • 1篇缺血
  • 1篇颅内
  • 1篇脑屏障
  • 1篇脑缺血
  • 1篇减影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李明华
  • 2篇赵俊功
  • 1篇李成州
  • 1篇乐维婕
  • 1篇李文彬
  • 1篇尤小芳
  • 1篇李敏
  • 1篇张培蕾
  • 1篇李永东
  • 1篇杜倬婴
  • 1篇程英升
  • 1篇王珏

传媒

  • 3篇介入放射学杂...

年份

  • 3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即刻CT图像颅内高密度病灶的鉴别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后即刻CT平扫图像颅内高密度灶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发病6h内接受动脉、静脉联合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2例,溶栓前均接受CT、MRI检查并被证实为急性脑梗死且排除合并的脑出血。对梗死动脉溶栓后即刻CT图像颅内高密度病灶进行了同顾性分析。结果经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后,溶栓后即刻CT图像上出现高密度灶5例,发生率为22.7% (5/22)。根据其位置、CT值和24 h随访结果,溶栓后即刻CT图像颅内高密度病灶被分为2类,即对比剂增强和脑出血转化。其中,表现为对比剂增强2例,即高密度病灶呈脑回状或片状,CT值小于90HU,24 h CT复查高密度灶消失;3例表现为脑出血转化,即CT值大于90HU、24h CT复查高密度依然存在。2例对比剂增强患者,未作特殊处理,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动脉溶栓后即刻CT图像上出现高密度病灶并非都是脑出血转化。根据其分布、CT值的大小,必要时24 h CT复查进行鉴别有助于患者的正确处理。
赵俊功李明华方淳王珏张培蕾杜倬婴李敏
关键词:溶栓治疗血脑屏障
颅颈部血管多层螺旋减影CTA与DSA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评价减影CTA对检察颅颈部血管性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怀疑颅颈部血管疾病患者施行16层螺旋减影CTA检查,在保证增强前后所采集的数据参数一致的前提下用Neuro-DSA软件进行减影,其中30例与DSA作比较观察。减影CTA图像质量分为优良、一般、差;应用非参数统计检验、计算减影CTA显示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以颈内动脉颅段、前后交通动脉、大脑前中后动脉近段、椎基动脉为观察对象,共观察血管段900段。减影CTA图像质量优良571段,为63.4%,一般有301段,为33.4%。但在显示颅颈部不同段血管的图像质量上有差异;减影CTA检出病变的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40%,检出动脉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结论16层螺旋减影CTA无创,快捷,简单易行,能提供较高分辨率的血管图像,可作为一种常规的方法应用于颅颈部血管疾病的筛查和诊断。
乐维婕李明华李文彬方淳李成州
关键词:16层螺旋CT减影血管造影
一种新型的适用于延迟溶栓治疗的大鼠脑血栓模型的制作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通过对血栓大小的改良,建立适用于延迟溶栓治疗的大鼠脑血栓模型。方法将10个长度0.8~1.0mm、宽度0.35mm的白色血栓经颈内动脉分别注入栓塞脑动脉,形成局灶性脑血栓模型。接受脑血管栓塞的138只SD雄性大鼠被随机分为两大组,分别为单纯缺血组(n=68)和延迟溶栓治疗组(n=70)。单纯缺血组不接受任何治疗;延迟溶栓治疗组分别在血栓注入3、6和9h后,将10mg/kg的rt-PA自股静脉缓慢注入。使用MRI评价梗死灶的位置、大小、栓塞后不同时间的相对脑血流量。末次MRI检查结束后,大鼠脑组织用4%甲醛固定,作病理检查。结果共有131只大鼠在血栓注入后脑内形成明确梗死灶,模型成功率为95%,脑梗死仅位于同侧大脑半球占84.7%(111/131),局限于左侧顶叶皮质或(和)左侧基底节的占79.4%(104/131),局灶性脑梗死体积占同侧大脑半球(23.12±6.04)%;对侧大脑半球也同时出现梗死灶占14.5%(19/131)。发生局灶性出血11只,大面积出血1只,出血率为9.2%(12/131),均发生在延迟溶栓组。单纯缺血组大鼠,在血栓注入后3、6和9h的rCBV分别为(34.13±17.55)%、(40.67±25.91)%和(40.72±26.51)%,各组之间rCBV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3h和6h,Z=-0.958,P=0.338,3h比9h,Z=-1.147,P=0.251)。延迟溶栓后成活率高(24h死亡13只;48h死亡1只,溶栓后8d和12d各死亡1只)。结论改良后的大鼠脑血栓模型是可靠的可重复性的类似于人类大脑中动脉分支栓塞的脑血栓模型,适用于研究延迟溶栓治疗的大鼠脑血栓模型。
尤小芳李明华赵俊功李永东程英升
关键词:脑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