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NSFC-广东联合基金

作品数:996 被引量:5,917H指数:31
相关作者:蔡瑞初郝志峰程良伦阎秋生张昭其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92篇期刊文章
  • 110篇会议论文
  • 3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2篇农业科学
  • 155篇医药卫生
  • 102篇电子电信
  • 84篇生物学
  • 84篇天文地球
  • 84篇环境科学与工...
  • 67篇理学
  • 45篇机械工程
  • 36篇金属学及工艺
  • 3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9篇化学工程
  • 22篇文化科学
  • 20篇电气工程
  • 18篇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动力工程及工...
  • 13篇建筑科学
  • 8篇经济管理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62篇网络
  • 43篇细胞
  • 38篇病毒
  • 36篇图像
  • 26篇基因
  • 26篇传感
  • 25篇活性
  • 25篇感器
  • 25篇传感器
  • 24篇数值模拟
  • 24篇分子
  • 23篇传感器网
  • 23篇传感器网络
  • 22篇蛋白
  • 22篇无线传感
  • 21篇植物
  • 21篇无线传感器
  • 21篇可视化
  • 18篇三维可视化
  • 16篇免疫

机构

  • 159篇广东工业大学
  • 129篇华南农业大学
  • 115篇中国科学院
  • 106篇华南理工大学
  • 93篇中山大学
  • 75篇南方医科大学
  • 53篇广东省农业科...
  • 46篇暨南大学
  • 46篇中国科学院大...
  • 27篇河海大学
  • 27篇西安电子科技...
  • 27篇中国科学院研...
  • 24篇佛山科学技术...
  • 21篇广州大学
  • 21篇华中农业大学
  • 20篇南京航空航天...
  • 1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6篇安徽大学
  • 12篇桂林电子科技...
  • 12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8篇蔡瑞初
  • 30篇郝志峰
  • 25篇程良伦
  • 21篇阎秋生
  • 21篇张昭其
  • 21篇张名位
  • 18篇胥布工
  • 18篇廖明
  • 18篇曹伟胜
  • 17篇温雯
  • 16篇方驰华
  • 15篇韦穗
  • 14篇庞学群
  • 13篇曾宁
  • 13篇张宪民
  • 12篇赵晓山
  • 12篇杨剑
  • 11篇李杨
  • 11篇张瑞芬
  • 11篇魏振承

传媒

  • 44篇华南理工大学...
  • 35篇计算机应用研...
  • 16篇计算机科学
  • 15篇广东农业科学
  • 14篇计算机工程
  • 14篇生态科学
  • 11篇食品科学
  • 11篇电子学报
  • 1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0篇金刚石与磨料...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 9篇环境科学学报
  • 9篇软件学报
  • 9篇广东工业大学...
  • 9篇热带亚热带植...
  • 9篇电波科学学报
  • 8篇中国实用外科...
  • 8篇中国畜牧兽医
  • 8篇中国海洋湖沼...

年份

  • 9篇2023
  • 30篇2022
  • 44篇2021
  • 60篇2020
  • 88篇2019
  • 82篇2018
  • 90篇2017
  • 78篇2016
  • 59篇2015
  • 57篇2014
  • 92篇2013
  • 122篇2012
  • 101篇2011
  • 109篇2010
  • 58篇2009
  • 31篇2008
  • 28篇2007
9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TORC1在破骨细胞形成中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骨代谢是由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的骨形成与破骨细胞(osteoclast,OCT)的骨吸收形成动态平衡的过程。多种细胞如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张月
关键词:破骨细胞形成骨丢失RANKLΒ-CATENINRANKL/OPG
脆性多裂纹扩展问题的近场动力学建模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针对脆性多裂纹扩展问题,基于近场动力学(PD)理论开展本构建模与数值方法研究.在常规微弹脆性本构模型基础上引入物质点对的转动,同时在本构力模型中增加能够反映物质点间长程力尺寸效应的核函数,提高计算精度、效率和结果的稳定性.构建能够以统一的模型和算法自然模拟脆性多裂纹扩展全过程的PD数值体系.通过定量分析确定最佳近场尺寸及核函数,通过双裂纹巴西圆盘和多裂纹脆性板的破坏过程模拟验证所提模型和算法,结果表明:改进型PD模型和数值方法可以定性、定量分析脆性多裂纹扩展问题.模拟单轴拉伸荷载作用下双裂纹脆性板的裂纹扩展过程,得到了初始裂纹分布情况对结构破坏形式和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
秦洪远刘一鸣黄丹
关键词:脆性破坏核函数
采用混合编程的医学图像配准
2011年
在确保低误配率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医学图像配准的精度与效率,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满足临床需要,提出一种混合编程的配准策略,即通过质心提取技术和小波分解图像的细节增强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预配准,并在这个基础上基于图像的灰度信息,利用Powell优化算法和传统的基于最大互信息的相似性测度方法进行细配准,从而得到配准结果。另外,对Powell算法的一维搜索方式提出了有别于传统Brent算法的改进,使之在保证精度与效率的前提下更适用于图像配准。实验证明,提出的配准策略能很好地避免误配准,配准精度达到了亚像素级,配准的效率也符合临床需求。
谭智峰郑力戈纪庆革
关键词:图像配准质心小波分解一维搜索
一种拓扑约束的RFID三维定位方法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现有RFID三维定位算法在运算时间复杂度问题上,收集的信息量较大、对定位的效率影响比较大,满足不了较高的RFID实时定位系统要求,提出了一种拓扑约束的RFID三维定位算法,使用虚拟地标与拓扑约束相结合对标签进行定位。通过引入一种松约束减少读写错误的影响,同时增加定位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不增加移动读写器时,定位精度为间隔的20%左右;在增加移动式读写器情况下,静态读写器间隔6m时,其瞬时定位精度为读写器间隔的12%,最终的迭代运算收敛后可获得0.4 m内的定位精度,为读写器间隔的6%。与传统LANDMARC系统定位精度为读写器间隔的50%左右相比,算法精度可以提高六倍以上。
黄双欢程良伦
关键词:射频识别拓扑约束标签
平面3-RRR柔性并联机器人残余振动主动控制被引量:11
2013年
对平面3-RRR柔性并联机器人残余振动主动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有限元法和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带压电陶瓷制动器和传感器的智能梁单元的运动方程。考虑刚体运动和弹性变形运动的约束关系,通过组装,形成了3-RRR柔性并联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学方程,基于模态理论把物理空间下描述的高阶运动方程变换到模态空间下的低阶模态方程。根据导出的低阶模态方程,设计了应变速度反馈控制器和最优状态反馈控制器,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控制器都能有效地抑制系统的残余振动。同时,相对于应变速度反馈控制,最优状态反馈控制能以更低的控制输入电压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张清华张宪民
关键词:振动主动控制
一种人形机器人的头部设计与运动实现
2017年
人形机器人头部由于空间狭窄与传动件较多,导致头部机构的设计往往较为复杂且可靠性较差。针对该问题,通过分析人体头部骨骼的组成,提出了一款人形机器人的头部机械结构设计方案。采用该方案设计出的头部由5个运动模块组成,通过控制相应模块的舵机,可分别实现眼睑开合、眼珠转动、下颚开合、头部俯仰和头部转动5种运动模式。试验证明:该机构结构紧凑、可靠性高,为下一步的人形机器人的整体设计做了铺垫。
李永胜刘冠峰张国英龙亮亮
关键词:人形机器人
新型安注箱水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2014年
安注箱是一种在核电站发生事故时向事故设备注射冷却水的先进设备.它对缓解核反应堆冷却水损失事故非常有利.本文在国外已有的新型安注箱设计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原理性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以确认其注水特性.研究表明,对于所研究的原理性模型采用多尺度网格进行数值计算,可以得到能够满足核反应堆实际运行需求的水流量曲线。
姜国宝凌空陈黎张剑飞李增耀陶文铨
关键词:核电站失水事故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资源滥用行为检测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针对信息系统中内部人员的资源滥用行为,已有的检测方法要么不能有效检测新的资源滥用行为,要么需要获得资源滥用行为的先验知识,因而这些检测方法在应用中严重受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内部人员资源滥用行为检测方法.该模型以信息系统的敏感文件夹作为模型的状态,以用户的事务处理操作作为观测符号,采用Baum-Welch算法确定模型参数;基于该模型建立内部人员访问行为的HMM模型,并用于资源滥用行为检测.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王超郭渊博马建峰裴庆祺徐栋
关键词:信息系统隐马尔可夫模型
惠州沙田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演替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2009年7月(丰水期)和12月(枯水期)分别对沙田水库4个样点进行浮游植物采集。检测出浮游植物58种(含变种),隶属7门8纲18目31科46属。丰、枯水期均出现的优势种分别为史氏棒胶藻(Rhabdogloea smithii)、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微小多甲藻(Peridinium pusillum)、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仅在丰水期形成的优势种分别为简单棕鞭藻(Ochromonas simplex)、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针形纤维藻(Ankistrodesmus aciculars)和柯氏并联藻(Quadrigula chodatii);而枯水期形成的优势种分别为分歧锥囊藻(Dinobryon divergens)、水溪绿球藻(Chlorococcum infusionum)。丰、枯水期丰度分别为(8.36±1.37)×105 cell·L^(-1)和(3.60±1.81)×105 cell·L^(-1);生物量分别为1.34±0.55 mm^3·L^(-1)和0.43±0.43 mm^3·L^(-1);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在1.25—2.75之间,丰、枯水期水质分别为中营养和富营养水平。与2000年结果比较,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由绿藻型更替为绿硅藻型,丰度组成由蓝-绿藻型更替为绿-蓝-甲藻型;清洁水体的优势种消失/减少,耐污种类优势种增加,其中绿藻优势种存在向小型、单细胞种类更替的趋势。
潘鸿杨扬唐宇宏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
TGFBR2表达下调可能是鼻咽癌的恶性生物标志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该研究拟探索在鼻咽癌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癌基因或抑癌基因。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比较了混合的鼻咽癌细胞株与混合的非癌人鼻咽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MILANO在线分析程序,寻找已知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免疫组化分析鉴定重要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表达结果的可靠性。结果MI-NANO分析所有差异表达基因后发现,在鼻咽癌细胞中表达下调比较明显的TGFBR2基因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该基因在TGFβ抑制性信号通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了许多肿瘤的发病过程,而且该基因在鼻咽癌的研究中尚未见报道。在免疫组化共检测了56个非癌鼻咽组织和49个鼻咽癌组织后,Mann-Whitney test统计分析发现,与非癌鼻咽组织相比,TGFBR2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P<0.001)。结论TGFBR2参与了鼻咽癌发病过程,其表达下调可能促进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但是否与转移、预后及复发等临床参数相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方唯意江庆萍刘真李欣刘求真王爽谢思明鲁娟刘腾飞谢卫兵涂露霞黄静姚开泰
关键词:鼻咽癌基因芯片免疫组化
共1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