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0610709)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 相关作者:涂兵赵小明牛志军王令占更多>>
- 相关机构: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三峡地区更新世滑坡与断裂活动、气候变化关系的再认识被引量:10
- 2009年
- 滑坡是三峡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三峡地区滑坡形成及发展的阶段性与新构造活动密切相关,与气候的冷暖变化也有密切关系。在系统收集三峡地区断裂活动同位素测试年龄的基础上,做出了断裂活动的年龄分布直方图。与滑坡年代分布对比发现,断裂活跃峰期与滑坡活跃峰期相间分布,后者明显滞后于前者;与气候期对比发现,断裂活跃期多对应于气候的由暖转冷阶段。综合分析表明,断裂活跃峰期的构造活动主要为后期滑坡的发生准备了充分的条件,而暖湿气候环境的强降水及地震活动,则是触发滑坡发生的主要因素。
- 王令占牛志军赵小明涂兵
- 关键词:滑坡气候变化
- 鄂西五峰—长阳地区二叠纪大隆组
- 鄂西五峰—长阳地区位于中上扬子克拉通台地中北部,二叠纪乐平世为海陆显著分异阶段(江纳言等,1986),在鄂西地区表现为古地形差异明显,存在古NW向坳陷区与隆起区,呈现出大隆组与吴家坪组相变的格局。NW向古地理面貌差异造成...
- 吴俊牛志军赵小明涂兵王令占
- 关键词:大隆组二叠纪
- 文献传递
- 湖北长阳火烧坪地区1∶5万区调成果与主要进展被引量:1
- 2011年
- 在湖北西部长阳地区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以国际地层表(2008)为指南,从生物地层、岩石地层、事件地层、化学地层角度,对调查区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研究。对长阳地区中/下奥陶统界线、奥陶系/志留系界线进行了重点研究,并与宜昌黄花场剖面、宜昌王家湾剖面进行了对比,实现了金钉子对比标志作用的区域拓展。对调查区各时代地层岩石类型和组合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沉积环境分析,建立了3类沉积相模式,并重点查明了奥陶纪庙坡组、志留纪罗惹坪组底部、石炭纪和州组、二叠纪大隆组等层位的岩相变化与空间展布。对早三叠世遗迹化石和"错时相"沉积的环境意义和生物意义进行了探索。建立了调查区构造格架,阐明了构造形成演化历史,划分了构造变形阶段。调查了区内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特征,探讨了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通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异常查证,发现铅锌矿化点和钒钼矿化点各一处,确定两个铅锌矿矿源层。
- 赵小明牛志军涂兵王令占谢国刚田洋曾波夫
- 关键词:地层划分对比沉积相模式区域地质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