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2012]594)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3
相关作者:陈伟刘文恩李艳华罗珊钟一鸣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胞菌
  • 2篇铜绿
  • 2篇铜绿假单胞
  • 2篇铜绿假单胞菌
  • 2篇假单胞菌
  • 1篇药性分析
  • 1篇抑菌
  • 1篇生物被膜
  • 1篇生物膜
  • 1篇碳青霉烯
  • 1篇碳青霉烯酶
  • 1篇体外
  • 1篇体外研究
  • 1篇体外抑菌
  • 1篇铜绿假单胞菌...
  • 1篇青霉
  • 1篇青霉烯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感染
  • 1篇酶检测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篇李艳华
  • 3篇刘文恩
  • 3篇陈伟
  • 2篇钟一鸣
  • 2篇罗珊
  • 1篇李艳明
  • 1篇晏群
  • 1篇李虹玲
  • 1篇彭婉婵
  • 1篇杨敏
  • 1篇谷秀梅
  • 1篇杨芳

传媒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耐药性分析及tolA和ndvB基因检测被引量:3
2015年
生物被膜附着于各种环境表面[1],特别是医疗设备表面及导管表面,导致临床上多种慢性和难治性感染的反复发作[2]。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统计80%的人类微生物感染均由生物被膜引起。形成生物被膜后,细菌的增长、特异基因的表达和蛋白质的产量发生改变[3-4],对抗生素的抵抗作用可比浮游菌提高10~1000倍[5]。
李艳华刘文恩罗珊陈伟钟一鸣
关键词:生物被膜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基因检测难治性感染微生物感染
非发酵菌碳青霉烯酶检测及产酶菌株可移动遗传元件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非发酵菌产碳青霉烯酶的情况,探讨产酶菌株可移动遗传元件分布,以了解产酶菌株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机制。方法对某院2011年10月-2012年3月临床各类标本中非重复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非发酵菌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两种改良Hodge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证;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主要碳青霉烯酶基因;对碳青霉烯酶基因扩增阳性菌株进行可移动遗传元件如整合子、转座子记、插入序列及接合性质粒等遗传标记的PCR扩增。结果分离的82株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非发酵菌,包括27株铜绿假单胞菌和55株鲍氏不动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严重,耐药率大多>60.0%,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采用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作为指示菌株的改良Hodge试验阳性菌株37株,不确定结果7株;采用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作为指示菌株的改良Hodge试验阳性菌株14株,不确定结果2株;1株铜绿假单胞菌携带VIM-2型基因,11株鲍氏不动杆菌携带blaOXA-23基因,这12株菌每株至少检出3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最多检出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其中大部分受试菌携带4种可移动遗传元件,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未检出。结论某院碳青霉烯类不敏感非发酵菌以鲍氏不动杆菌为主,大部分为多药耐药菌株,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较敏感,主要耐药机制为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blaOXA-23和blaVIM-2,且这些菌株易携带多种可移动遗传元件。
谷秀梅杨敏刘文恩彭婉婵李艳明李虹玲李艳华陈伟
关键词:碳青霉烯酶改良HODGE试验可移动遗传元件非发酵菌
米卡芬净对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筛选、构建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观察米卡芬净单用、联用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浮游相、被膜相细菌的体外作用效果。方法使用微孔板构建被膜体外模型、结晶紫比色法,筛选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2年7月临床分离的10株铜绿假单胞菌成膜阳性株,并对被膜形成过程进行半定量分析及形态学观察。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米卡芬净、美罗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浮游相、被膜相)的最低抑菌浓度,观察成膜后细菌耐药性的改变。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结合结晶紫比色法,观察米卡芬净单用、联用对菌株被膜形成的抑制和破坏成熟被膜的效果。使用SPSS 18.0软件分析,采用t 检验比较药物处理组与阳性生长对照组吸光度值的差异,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筛选出10株成膜阳性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菌株形成被膜后,美罗培南MIC 上升4~128倍,未能测得米卡芬净的 MIC;米卡芬净对9株菌株(PA1~PA9)被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米卡芬净的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156.25、625、10000、2500、1250、2500、1250、625、10000 mg/L,最低有效浓度组与其阳性生长对照组的吸光度分别为:0.342±0.020与0.491±0.027、0.512±0.018与0.627±0.043、0.862±0.021与1.155±0.027、0.731±0.028 与0.863±0.017、0.311±0.003与0.447±0.021、0.435±0.021 与0.597±0.011、0.520±0.012 与0.605±0.027、0.611±0.059与0.734±0.017、0.223±0.011 与0.343±0.037, P 值分别是:0.02、0.03、0.00、0.01、0.01、0.00、0.03、0.01、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米卡芬净对7株菌株(PA1、PA2、PA4~PA8)成熟被膜显示出破坏作用,米卡芬净的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2500、2500、5000、2500、5000、2500、5000 mg/L,最低有效浓度组与其阳性生长对照组的吸�
罗珊刘文恩李艳华陈伟钟一鸣杨芳晏群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棘白菌素类生物膜体外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