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绿色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科研基金
-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李有桂迟兴宝张玉洲苗体方刘爱华更多>>
- 相关机构: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周口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N,N′-双(3-羧基水杨醛叉缩胺乙基)草酰胺Cu(Ⅱ)-Co(Ⅱ)异双核配合物的密度泛函研究
- 2007年
- 用密度泛函方法,在ROB3LYP/SDD//ROB3LYP/LANL2MB水平上,对Cu(Ⅱ)-Co(Ⅱ)异双核配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优化得到了它的单、三重态的平衡几何构型,计算了它们的谐振动频率.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分子的三重态比单重态稳定,电子自旋布居高度集中在Cu和Co原子上,体系中存在较弱的自旋离域效应.体系的前线分子轨道主要由Cu和Co原子的d轨道和配体原子的p轨道构成,这种构成有利于配体原子与Cu、Co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期望这些研究为这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分子组装分析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苗体方王运生张玉洲
- 关键词:异双核配合物密度泛函分子磁性
- 氧化还原荧光开关构建的新型高选择性多信号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 2009年
- 2,3,6,7-四(2′-氰乙硫基)四硫富瓦烯在醇钠的作用下消除氰乙基生成四硫富瓦烯四硫盐,再与9-溴甲基蒽反应生成四(9-亚甲基蒽硫基)四硫富瓦烯,通过氧化还原法发现其荧光能够可逆地增强或减弱,因此它是一个新的氧化还原荧光开关。在多种金属离子中,该新型氧化还原开关只对Fe3+有识别性能,其荧光强度随Fe3+的量增大而增强,其他金属离子没有干扰。所以,它又是一种对Fe3+具有高选择性识别的荧光传感器。该文报告工作的新颖性已为安徽大学图书馆2009年4月30日出具的第2009006号《科技查新报告》所证实。
- 王永秋
- 关键词:四硫富瓦烯荧光传感器功能材料
- 四硫富瓦烯和蒽单元构建的新型多功能四硫富瓦烯环蕃的合成与性质被引量:3
- 2008年
- 2,6-二(甲硫基)-3,7-二(2-氰乙基硫基)四硫富瓦烯在甲醇钠的作用下消除保护基团,生成四硫富瓦烯双钠盐,再与9,10-二(氯甲基)蒽反应生成由四硫富瓦烯(TTF)和蒽单元构建的新型TTF环蕃.分别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化学氧化法对其电化学性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此类TTF环蕃化合物对OH-离子有识别功能.并通过电化学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这种新型四硫富瓦烯环蕃在金纳米颗粒表面自组装行为.
- 迟兴宝李有桂
- 关键词:循环伏安紫外光谱自组装
- 单核Co(Ⅱ)配合物C_(18)H_(14)CoN_4O_2的密度泛函研究
- 2006年
- 用密度泛函理论,在ROB3LYP/LANL2MB水平上,对单核配合物C18H14CoN4O2进行了理论计算.探讨该配合物的稳定性、分子轨道能量、原子净电荷、电子自旋布居规律及前线的一些分子轨道的组成特征,为该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分子组装分析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苗体方张玉洲刘瑞珍刘爱华
- 关键词:单核配合物从头算分子磁性
- TTF单元与苯单元构建的新型TTF环蕃的合成和性质被引量:4
- 2007年
- 以4,5-二(2′-氰乙基硫基)-1,3-二硫杂环戊烯-2-硫酮为原料经甲醇钠消除一个氰乙基生成4-(2′-氰乙基硫基)-1,3-二硫杂环戊烯-2-硫酮的单钠盐,生成的单钠盐再与1,4-二(氯甲基)苯反应生成4,4′-二(2-氰乙基硫基)-5,5′-(1,4-二亚甲基苯)-二(1,3-二硫杂环戊烯-2-硫酮).接着在乙酸汞的作用下生成4,4′-二(2-氰乙基硫基)-5,5′-(1,4-二亚甲基苯)-二(1,3-二硫杂环戊烯-2-酮),此化合物在亚磷酸三乙酯的作用下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由TTF单元和苯单元构建的新型四硫富瓦烯环蕃和另一种四硫富瓦烯衍生物。并分别通过循环伏安法和化学氧化法对它们及其导电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和紫外光谱进行了研究,还研究了这种新型四硫富瓦烯环蕃在金纳米颗粒表面自组装行为。
- 迟兴宝李有桂
- 关键词:循环伏安紫外光谱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