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7FX211)
- 作品数:2 被引量:33H指数:2
- 相关作者:黄何平温志宏宁亮生更多>>
- 相关机构:赣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营养和生活习惯对骨密度和骨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8年
- 目的:调查分析营养和生活习惯对跟骨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在对苏州市20~65岁成年人进行了骨密度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随机选取了158人作为观察对象,男104人,女54人。随后对受试者进行营养(喝牛奶)和生活习惯(抽烟、饮酒和日照时间)的调查。结果:①喝牛奶人群的超声波衰减系数和骨质量指数明显高于不喝牛奶的人群(P<0.01)。②饮酒或吸烟超声波衰减系数和骨质量指数均低于不饮酒或不吸烟组(P<0.01)。③每天日照的时间对跟骨超声参数均数大小排列顺序为:30min以上>15~30min>15min以下,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①钙是骨合成代谢的原料,是骨骼正常生长及形成峰值骨量的物质基础,充足的钙摄入可以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②饮酒和吸烟是导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饮酒过量可导致骨质疏松症,使骨折危险性增加;香烟中的烟碱可直接或间接刺激破骨细胞活性,使血钙、尿钙的浓度增加,使骨密度下降。③日照时间的长短,可以促进活性维生素D的形成,从而可以提高钙的吸收,达到提高骨量的目的。
- 黄何平
- 关键词:营养骨密度骨强度
- 跟骨骨密度及骨强度与运动的关系被引量:19
- 2008年
- 背景:对跟骨骨密度和骨强度进行全面评价,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目的:了解苏州市20~65岁人群跟骨骨密度及骨强度与纵跳高度、闭目单足站立时间的相关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整群分层抽样调查,于2007年在苏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完成。对象:每5岁为一个年龄段,随机抽取20~65岁成年人,男性104人,年龄(34.1±9.7)岁,身高(172.54±4.94)cm,体质量(69.50±8.82)kg;女性54人,年龄(39.5±13.6)岁,身高(160.14±10.61)cm,体质量(53.70±8.15)kg。方法: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颁发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的要求测试闭目单足站立时间和纵跳高度。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测试跟骨超声参数,即反映骨密度的超声波衰减系数和反映骨强度的跟骨骨质量指数。在跟骨超声参数测试之前,对受试者进行运动方式和运动年限的调查。主要观察指标:①单足闭目平衡站立时间和纵跳高度对跟骨超声参数的影响。②不同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年限对跟骨超声参数的影响。结果:①纵跳高度与超声波衰减系数和跟骨骨质量指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即纵跳高度越高,骨密度和骨强度越大,骨折危险性降低。②单足闭目平衡站立时间与超声波衰减系数不存在相关性;而与跟骨骨质量指数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③力量和跳跃等运动项目的超声波衰减系数和跟骨骨质量指数要高于游泳和散步等有氧运动项目,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④运动年限在3年以上成年人的超声波衰减系数和跟骨骨质量指数高于运动年限在1年以下的成年人,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苏州市20~65岁人群纵跳高度与跟骨的骨密度和骨强度存在线性关系,单足闭目平衡站立时间仅与骨强度存在相关性。经常进行力量和跳跃项目锻炼且锻炼年限越长,骨密度和骨强度越高。
- 黄何平宁亮生温志宏
- 关键词:跟骨骨密度骨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