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ZX014)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相关作者:张文喜胡建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历史唯物主义之超越政治经济学批判
- 2006年
-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证明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显著特点,绝不在于其与自然科学的相似,而在于马克思得出的人类历史的辩证发展观及其人在历史性生存中的革命批判精神。革命批判要服从历史规律,绝不意味着革命批判以不断更新的未来的名义而死亡在马克思对资本的逻辑分析中,批判和历史这两个维度不是被奇怪地抑制了,而是获得了巩固的确定的形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蓬勃生命力合乎逻辑地源自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在当今马克思主义研究中遭遇到种种误读时所必须阐明的。
- 张文喜
-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
- 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的关系问题的两种论说被引量:3
- 2006年
- 马克思力图运用经济学的分析范式进行历史和社会建构,马克思的名字在思想史上以创建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结合著称。按理说,这与政治和政治哲学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说,与流行的经济—技术性思维携手并进,则显而易见是对马克思的误解。他毕生的革命要求,被曾借助其权威性的所谓国家社会主义的失败所“证伪”——一方面,马克思的政治理念被由“实证化”或“伦理学化”的词汇支配的言谈所取代;另一方面,唯物史观的“人类真正可以接受的那种社会秩序观念”被溶解为无批判的自然观念。但是,正是在所谓马克思所留下的政治哲学的真空中,在常常被称为现代性的时代状况下的今天,却有力证明了唯物史观从来没有越过马克思时代中所谈论的问题和情境。这表明,经济学与政治哲学的紧密联系,构成了唯物史观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基本规范。
- 张文喜
- 关键词:唯物史观政治哲学
- 全球政治文明演进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被引量:6
- 2006年
- “民主”治制已成为全球化形势下政治文明的合规律选择,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明观除更彻底的民主诉求外,在总趋势上与全球政治文明的取向并无二致。中国处在世界历史的格局中,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由此决定了其政治文明的路向只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鉴于中国政治特有的民族特色,作者倡言以“党员话语权平等”作为政治改革的可操作的突破口,由此能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扩延。
- 胡建
- 关键词:政治文明宪政
- 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秩序的哲学透视
- 2008年
- 少数人与多数人的区分和差别的观念,最初源于所谓可作事实描述的直接经验。这一观念似乎是自明的、普遍的而毋须求证于历史。从古至今,形形色色的理论将它视为出于自然,并倾向于用对立的两极来描述它。对其作出明确区分的进程,同时也使少数人和多数人之间的差别固化为主从(奴)等级结构,并被视为可靠的政治-社会制度原则。对这一观念和原则的严厉批判,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主题。马克思认为,凡是社会政治性的现象都是历史性的,与人的天性自然无涉。共产主义思想及其制度,成了挑战这一观念的强劲对手。
- 张文喜
- 关键词:政治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少数人社会秩序
- 历史阐释的政治学语境与唯物史观的政治意蕴被引量:6
- 2006年
-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一种让历史学走出自然科学的潮流涌动之背景下,海登·怀特的叙事话语着力凸显了历史阐释的意识形态性甚至特殊政治(这里所讲的政治是它在19世纪的化身,而非古典式的政治)意蕴以及美学性质。他将历史诠释的兴趣从所研究的文本转向其形式特性,与传统倾向于根据“主题”“论证”等“内容”来展开其意识形态取向的分析,呈现出大为不同的学术景观。这对我们阅读马克思的著述方式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启发意义,并为我们深刻理解唯物史观的政治意蕴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 张文喜
- 关键词: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