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487)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关大刚郑旭邹华伟佟海侠佟海峡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蟾蜍灵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机制研究
- 2012年
- 目的探讨蟾蜍灵(bufalin)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的影响,以期证实蟾蜍灵抗MM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人MM细胞系U266与不同浓度的蟾蜍灵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6基因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蟾蜍灵作用U266细胞48h后RT-PCR检测结果表明:U266细胞的IL-6基因表达与对照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蟾蜍灵能抑制U266细胞的IL-6基因表达。提示降低IL-6的表达是蟾蜍灵抗MM的机制之一。
- 郑旭佟海侠关大刚邹华伟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蟾蜍灵白细胞介素-6
- S-1治疗老年不可切除的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明确S-1单药对大于70岁的老年不可切除的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研究纳入的患者需根据WHO(1981)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有可测量或可评估的病灶。口服S-1,2次/d,每次剂量为40 mg/m2,每疗程包括4周持续给药治疗,随后2周休息,继而重复下一疗程。结果 78例患者的总治疗缓解率为20.51%,临床获益率为71.79%。3级或3级以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4%,贫血发生率为29%。其他非血液学毒性反应中,3级或3级以上恶心的发生率为14%,疲劳为23%,厌食为29%。结论 S-1单药治疗对老年不可切除的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
- 郑旭关大刚邹华伟
- 关键词:S-1结直肠肿瘤化学疗法
- 蟾蜍灵抑制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长的实验研究
- 2012年
- 目的研究蟾蜍灵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U266的作用。方法台盼蓝拒染法观察蟾蜍灵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12.5~100nmol/L蟾蜍灵处理U266细胞12~72 h后,蟾蜍灵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抑制U266细胞增殖。12.5~100nmol/L/L蟾蜍灵于24h开始明显抑制U266细胞生长(P<0.05)。结论蟾蜍灵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抑制U266细胞生长。
- 郑旭关大刚佟海峡邹华伟
- 关键词:骨髓瘤细胞蟾蜍灵细胞生长
- β-榄香烯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以期了解β-榄香烯抗MM的分子机制。方法人MM细胞系RPMI 8226与不同浓度的β-榄香烯作用,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MM细胞培养上清中IL-6的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6基因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β-榄香烯作用RPMI 8226细胞48h后,培养上清中IL-6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β-榄香烯作用于RPMI 8226细胞48h,RPMI 8226细胞的IL-6基因mRNA表达强度与对照相比均明显降低。结论β-榄香烯能明显减少MM细胞IL-6的自分泌,抑制RPMI 8226细胞的IL-6基因表达。提示β-榄香烯降低IL-6表达可能是其抗MM的机制之一。
- 郑旭关大刚佟海侠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白细胞介素6Β-榄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