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10JCZDJC24800)

作品数:2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洪远孟伟庆吴璇李姝娟郝翠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储量
  • 1篇园林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网络
  • 1篇湿地
  • 1篇湿地土壤
  • 1篇碳储量
  • 1篇天津滨海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景观
  • 1篇景观规划
  • 1篇环境因子
  • 1篇风景园林
  • 1篇滨海湿地

机构

  • 2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李洪远
  • 1篇王秀明
  • 1篇郝翠
  • 1篇李姝娟
  • 1篇吴璇
  • 1篇孟伟庆
  • 1篇莫训强

传媒

  • 1篇中国园林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天津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对天津滨海湿地的土壤有机碳(SOC)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湿地土壤表层(0~30 cm)w(SOC)为(8.55±3.98)gkg,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为(4.70±1.91)kg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土地覆盖类型看,除林地外,滨海湿地土壤中w(SOC)也处于偏低水平.滨海湿地的土壤中w(SOC)与土壤环境因子有显著相关关系,由此建立回归方程,认为土壤中w(黏粒)和pH是影响土壤中w(SOC)的最主要因素,二者可以解释71.8%的土壤有机碳分布情况.提出对滨海湿地的改良建议,认为适当地进行人为管理和调控,对土壤环境的改善及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增加有积极作用.
郝翠李洪远李姝娟孟伟庆吴璇王秀明
关键词: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环境因子
埃德蒙顿生态网络规划对滨海新区的借鉴与启示被引量:5
2011年
生态网络规划是多途径生态恢复的首要步骤,是引导和优化区域发展的战略规划。埃德蒙顿在完善生态网络结构、制定相应政策、有效执行规划等方面的经验,对我国快速发展区域的生态网络规划具有借鉴意义。天津滨海新区的湿地类型丰富,建设开发迅速,优先进行生态网络规划是区域开发的战略选择。加强核心区保护、优化连接区和生物廊道、提升连通性是构建滨海新区健康稳定生态网络的关键,而提升生态网络规划的地位、持续地做好执行、实行有效管理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陈小奎莫训强李洪远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网络景观规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