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GJ038)

作品数:9 被引量:157H指数:7
相关作者:王义桅韩雪晴李尧何奇松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全球公域
  • 3篇北约
  • 3篇一带一路
  • 2篇共同体
  • 2篇包容性
  • 1篇学术
  • 1篇学术反思
  • 1篇学术概念
  • 1篇渊源
  • 1篇再平衡
  • 1篇治理范式
  • 1篇人类命运
  • 1篇思想渊源
  • 1篇全球治理
  • 1篇重返亚洲
  • 1篇文明
  • 1篇文明转型
  • 1篇离岸制衡
  • 1篇立场
  • 1篇命运共同体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作者

  • 5篇王义桅
  • 3篇韩雪晴
  • 1篇李尧
  • 1篇何奇松

传媒

  • 2篇太平洋学报
  • 2篇国际安全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探索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国际关系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全球公域治理:全球治理的范式革命?被引量:12
2018年
在深度全球化时代,全球公域治理新议题兴起。全球公域治理之"新"不仅体现为治理领域的拓展,更体现为治理思路的变化。全球公域治理对现代国际体系的若干基本原则发起挑战,同时亦推动全球治理从国家主义范式、跨国主义范式转向全球主义范式,并对全球主义范式提出建立整合度更高的"硬治理"的新要求。在此新旧范式交替之际,全球公域治理内含诸多悖论。为有效消解这些悖论,中国应创新外交思维,树立新利益观、新安全观、新作为观和新发展观,为自身深度参与全球公域治理创造战略性机遇,为"全球公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力量。
韩雪晴
关键词:全球公域全球治理治理范式
全球公域:思想渊源、概念谱系与学术反思被引量:36
2014年
全球公域(globalcommons)指国家主权管辖之外为全人类利益所系的公共空间,如公海、国际空域、外层空间、极地、网络空间等。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全球公域最早出现在经济学研究中。
韩雪晴王义桅
关键词:学术概念思想渊源公域学术反思经济学研究
“一带一路”的文明解析被引量:19
2016年
从人类文明史看,"一带一路"将修订内陆文明从属于海洋文明、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西方中心论",重塑均衡、包容的全球化文明,推动欧亚大陆回归人类文明中心地带,开创"天人合一""人海合一"的人类新文明。从中华文明史看,"一带一路"推动中华文明实现三大转型:从农耕文明走向工业-信息文明,从内陆文明走向海洋文明,从地域性文明走向全球性文明。"一带一路"所折射的文明自信与文明自觉,充分展示了从理念、哲学到途径等各方面的中国智慧,正开启"三五效应":五千年未有之变局——推动传统中华文明的转型;五百年未有之变局——推动近代人类文明的创新;五十年未有之变局——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开创人类古老文明复兴与转型并举,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
王义桅
关键词:文明转型
美国重返亚洲的理论基础:以全球公域论为例被引量:21
2012年
在亚太地区,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美国传统的"辐辏"霸权体系难以为继,离岸制衡理论也遭到重大挑战。为此,美国理论家近年提出"全球公域论",成为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理论基础之一。以此为指导,美国加紧推行全球公域战略,重点是改变在南海问题上传统的中立政策,以所谓的"海上自由航行"原则突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限制,实施"空海一体战",为美国亚太双边联盟体系寻找新的合法性并强化这一体系,以实现美国亚太霸权从"霸权稳定性"到"霸权可持续性"的转型。形成中的美国全球公域理论与全球公域战略对亚太秩序和中国国家安全带来一系列挑战,值得中国高度关注。
王义桅
关键词:再平衡离岸制衡
“一带一路”的国际话语权探析被引量:36
2016年
中国崛起须迈过软实力这道坎,跳出超越中国特色、超越历史文化、超越近代、赶超西方的逻辑,致力于提出解决人类共同关切的时代方案。“一带一路”倡议为此提供了希望,其可行性在于世界日益增长的对国际公共产品需求与落后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从纵向维度来看,“一带一路”超越全球化1.0,2.0版本,打造全球化3.0版本——包容性全球化,重塑历史话语权;从横向维度来看,“一带一路”在21世纪复兴“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推行新多边主义和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助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文明古国实现弯道超车、变道超车、共同复兴,推动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如贫困、贫富差距等重大普遍性挑战,开创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的新模式。“一带一路”正将中国的规模优势、后发优势、历史文化优势通过制度优势实现倍增,并转化为结构性权力与制度性话语权.
王义桅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
北约与北极——兼论相关国家对北约介入北极的立场被引量:9
2014年
北极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航运潜力,其潜在的安全威胁也在逐步显现。作为拥有5个北极国家的军事政治组织,北约一方面希望在北极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却未能推出统一的北极战略或政策。本文在分析8个北极国家对北约介入北极的立场后发现,内部难以达成一致和外部存在压力两方面原因,造成了北约对待介入北极态度的现状。尽管如此,北约确实有在北极发挥作用的主观意愿和客观需求。因此,北约在短期内不会高调介入北极,但可能会寻求低调发挥实质性作用。中国在北极安全问题上最好采取"冷静观察,有所作为"的态度。
李尧
关键词:北约
“一带一路”2.0引领新型全球化被引量:17
2017年
世界发展情势及解决"一带一路"问题的需要,催促我们要升级"一带一路",考虑2.0版。"一带一路"的2.0版较之于1.0版有三大超越:时间上,不是回到历史,而是走出历史;空间上,从经营欧亚大舞台到世界大格局,开创欧亚大陆时代2.0——陆海联通,海洋时代2.0——深海时代、北极、南美;自身发展上,从互联互通到万物互联——从"天地人"到"天地人海空网",秉承人机交互、天地一体,万物互联。开创21世纪人类新文明,引领新型全球化:(1)包容性全球化——让全球化无死角;(2)南方型全球化——从要外援到要投资;(3)联动型全球化——南北联动、陆海联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王义桅
关键词:一带一路全球公域
全球公域战略与北约安全新理念被引量:7
2014年
"全球公域"系指主权国家管辖之外的人类共有资源、区域与领域。全球公域战略是北约为顺应国际安全形势变化所推出的重要举措,也是其为促进自身转型所采取的关键步骤。在全球公域战略新语境下,北约在继承后冷战时期以"进攻性防御"、"全球性防御"和"预防性防御"为逻辑主线的理念前提下,进一步扬弃创新,继而形成以"综合安全"、"相对安全"与"合作安全"为思想内核的安全新理念。在新战略、新理念的指导下,北约充分动员一切可用的军事和民用资源,审慎而有选择地将有限的力量部署在国际海洋、国际空域、外太空与网络空间等不为任何主权国家所有而全人类安全与繁荣所系之域,以保障其成员国的安全利益与战略优势。面对北约"合作加防范"双轨制全球公域战略,中国宜积极回应、力促合作,同时树立防范意识、加快自身能力建设,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与北约携手为全球公域安全治理贡献力量。
韩雪晴
关键词:北约全球公域
北约海洋战略及其对中国海洋安全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作为最古老的全球公域的海洋,承载着世界的安全与繁荣的重任。确保航海自由、海上贸易航线、海上关键基础设施以及能源流向,都涉及北约的安全利益。在海洋安全面临着巨大的诸如海洋环境恶化、海盗肆虐、新兴国家海军快速发展等挑战下,北约打着保护全球公域的旗号,根据后冷战时代海军执行的几个行动实践,在北约新战略概念指导下,2011年1月通过了"联盟海洋战略"。北约海洋战略赋予其海军承担"集体安全与威慑"、"危机管理"、"合作安全"和"海上安全"的核心使命。在利比亚战争中、在反海盗行动中以及目前的叙利亚危机中,北约海洋战略得到检验,尽管也暴露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政治意愿投资海军。偏重于海洋的军事领域、并以军事手段解决海上安全的北约海洋战略,对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北约的海军力量可能会遏止中国海军突破第一、第二岛链;可能会介入中国与邻国的海疆纷争;对中国海军保护能源安全也会构成挑战。这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确保海洋安全战略所必须高度重视的。
何奇松
关键词:北约海洋战略全球公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