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基金(LJ201138)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1
相关作者:何军鲍晓晶袁晓妮吴德沛徐超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篇基因
  • 2篇干细胞
  • 2篇干细胞移植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淋巴...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移植后
  • 1篇移植物
  • 1篇移植物排斥
  • 1篇异基因
  • 1篇异基因造血干...
  • 1篇异基因造血干...
  • 1篇预后
  • 1篇肾移植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

作者

  • 4篇何军
  • 3篇袁晓妮
  • 3篇鲍晓晶
  • 2篇李杨
  • 2篇吴小津
  • 2篇徐超
  • 2篇吴德沛
  • 2篇侯建全
  • 2篇邱桥成
  • 1篇张辉
  • 1篇王乾
  • 1篇温端改
  • 1篇钟键
  • 1篇金正明
  • 1篇孙爱宁
  • 1篇沈宏杰
  • 1篇李强

传媒

  • 2篇中华细胞与干...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调节性T淋巴细胞数和CD4+T淋巴细胞内ATP水平在肾移植后免疫功能监测中的作用
2012年
随着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发展,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发生率逐渐降低,受者的长期存活率得到提高,但免疫抑制过度导致感染及肿瘤的发病率却逐步上升。如何准确客观地评价受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免疫反应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了细胞和分子,以下一系列监测指标,
张辉侯建全何军
关键词:淋巴细胞内移植后CD4+T淋巴细胞数P水平调节性
供受者HLA高分辨基因分型不合对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研究供受者HLA高分辨基因分型错配对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来源于中华骨髓库随访登记的835对供受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8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27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18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5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42例,地中海贫血14例。HLA.A、B、C、DRB1、DQB1高分辨基因分型采用DNA序列测定、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和高分辨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型方法。在835对供受者中HLA不相合473对,其中HLA1个等位基因错配159对,1个抗原错配125对,1个等位基因加1个抗原错配95对,2个等位基因错配29对,2个抗原错配20对,多个等位基因加抗原错配45对。随访截止到2011年3月。结果供受者HLA全相合总体生存(OS)率高于HLA不相合者(分别为79.83%和7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LA的1个等位基因加1个抗原错配是影响HSCT患者OS、无病生存和移植相关死亡率的重要危险因素。不同疾病类型患者的OS率从高到低为地中海贫血、AA、CML、MDS、AML、NHL和ALL。HLA位点错配的受者OS率分别为DRB194.4%、DQB183.3%、B75.0%、A74.4%和C71.4%。1个等位基因错配的受者Os率从高到低为DRB1、C、A、B和DQB1。A、B、C位点错配的受者0s率和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率与全相合受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优先考虑供受者HLA错配类型为B^*15:01/B^*15:05、DRB1^*12:01/DRB1^*12:02、C^*04:01/C^*03:04和DQB1^*03:02/DQB1^*03:03。供受者为B^*39:01/B^*39:05、C^*15:02/C^*14:02、C^*08:01/C^*03:04和C^*07:02/C^*15:02错配是影响移植患者OS率和aGVH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HLA-A、B、C、DRB1和DQB1
何军徐超吴小津鲍晓晶邱桥成袁晓妮李杨沈宏杰吴德沛洪峻岭刘静湖杜海英张雷杜丹鲁静柳静
关键词:HLA抗原碱基错配供者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
激活性KIR受体在HLA全相合无关供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探讨不同激活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无关供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和基因测序(SBT)方法,对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提供的74对HLA全相合供受者进行KIR及HLA高分辨分型,其中38例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接受移植的患者FAB分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2例,移植后的患者随访到2008年12月。结果 在74对供受者中100.00﹪有KIR2DS4基因,64.87﹪有KIR2DS1基因,60.81﹪有KIR3DS1基因,45.95﹪有KIR2DS5基因,44.60﹪有KIR2DS2基因,35.14﹪有KIR2DS3基因。在AML和CML分型的移植中供者有激活性KIR2DS1、KIR2DS3和KIR3DS1基因高表达;而在ALL分型的移植中低表达。在表达KIR2DS4的供受者中,其中51.40﹪仅表达2DS4*001/002亚型,23.60﹪仅表达2DS4*003-007亚型,25.00﹪为两种亚型同时表达。供受者仅有2DS4*001/002亚型的病例均在移植后死亡;供者具有2DS4*003-007亚型的病例1年无病生存率为83.30﹪。当供者aKIR基因数目≥3个时,ALL患者的1年无病生存率为87.50﹪;当供者aKIR基因数目<3个时,AML/CML患者1年无病生存率为83.33﹪。结论 在无关供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KIR单体型A、激活性KIR受体基因亚型和数目的差异表达,对降低GVHD的发生和移植的预后起关键作用。
金正明何军鲍晓晶吴小津孙爱宁袁晓妮李杨徐超吴德沛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
组织相容性Ⅰ类相关链A位点基因多态性在预判肾移植物排斥中的意义
2011年
目的研究组织相容性I类相关链A位点(MICA)基因多态性和抗MICA特异性抗体在肾移植排斥反应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液相芯片技术对40例肾移植患者在移植术前和移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动态检测抗MICA抗体的特异性和阳性分值的变化,同时采用SSOP方法分析16对肾移植供受者的MICA基因分型,并把MICA基因具有相同抗原表位的特征性分为G1组和G2组。结果在40例肾移植中尸体供肾35例,亲缘活体供肾5例。35例肾移植受者均带肾存活良好,其中33例接受动态随访。移植术前预存抗MICA抗体为12例,其中抗MICA抗体10例、抗HLA-I类+MICA抗体2例;4例分为MICA-G1组、6例分为MICA-G2组、2例共为MICA-G1和G2组。16对供受者MICA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MICA-G1组中频率M﹡002最高,M﹡007次之;MICA-G2组中频率M﹡008最高,M﹡009和M﹡019次之。33例移植术后有4例新生抗MICA抗体,3例新生抗HLA抗体,均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和抗非供者特异性抗体。移植术前预存抗MICA抗体,在移植术后1~2年的动态随访中其特异性均未改变,而抗体的阳性分值呈现高低的变化。12例移植术前预存抗MICA抗体中的3例和抗体阴性1例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尿量减少,肌酐和肾动脉阻力指数升高。33例动态随访资料显示:无论是MICA基因频率分布特点,还是抗MICA特异性抗体类型与排斥反应的关系,M﹡002、M﹡004、M﹡008、M﹡019和M﹡001基因型最常见,但未见MICA﹡012和MICA﹡006基因型。结论移植术前分析供受者的MICA基因多态性,受者的特异性抗体鉴定和特征性分组;移植术后动态监测抗MICA抗体的变化,是肾移植术后预防急性和慢性移植物排斥的重要靶分子。
袁晓妮何军侯建全温端改鲍晓晶邱桥成王乾钟键李强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抗体肾移植移植物排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