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DFA050086)

作品数:10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李恒彭文慧徐瑕莲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8篇劳动力
  • 7篇农村
  • 5篇剩余劳动力
  • 5篇剩余劳动力转...
  • 5篇农村剩余劳动...
  • 5篇农村剩余劳动...
  • 5篇劳动力转移
  • 5篇绩效
  • 4篇绩效评价
  • 3篇劳动力流动
  • 2篇人力资本
  • 2篇人力资本积累
  • 2篇市场化
  • 2篇市场化进程
  • 2篇农村劳动力
  • 2篇农村劳动力流...
  • 2篇农耕
  • 2篇农耕经济
  • 2篇资本
  • 2篇资本积累

机构

  • 12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0篇李恒
  • 2篇彭文慧
  • 1篇徐瑕莲

传媒

  • 2篇河南大学学报...
  • 2篇经济经纬
  • 1篇软科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农村经济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黄河文明与可...

年份

  • 1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劳动力流动与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劳动力流动在传统社会转型中的作用具有复杂性,对文献的梳理表明,劳动力流动在城乡二元结构转换、农村社会分层、农业发展、非正式制度建设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等多个方面产生作用,但人们对于这些作用的机理和效果仍存在一定的分歧。而从对现状描述到专题研究的深入、多学科交叉以及由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则是这一主题研究的发展趋势。
李恒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经济社会转型
外出务工、智力回流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被引量:6
2007年
外出务工人员向流出地的智力回流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的重要途径,但这一机制的形成依赖于以“推—拉理论”为基础的个人决策结构。通过研究外出务工人员智力回流的引致机制和智力回流的模式与路径,发现适合我国中部地区的智力回流模式为“农村—外流.回流—就地转移”模式。智力回流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进市场化进程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彭文慧
关键词:外出务工智力回流
跨国公司进入地方产业集群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
2008年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地方产业集群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并主导了地方产业集群的演化方向。本文从跨国公司进入地方产业集群引起集群组织结构演化的角度,探讨了这种演化及其对地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李恒
关键词:跨国公司产业集群产业安全
产业集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移能力、转移模式与绩效评价被引量:9
2008年
作为中间性网络组织,产业集聚具有内在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这提供了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好视角。产业集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包括对农村劳动力的吸聚效应和教育培训效应,这也形成了基于产业集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个顺次递进的阶段。这一过程是通过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力来实现的,所以它不但是顺市场机制的过程,而且具有产业针对性和区域关联性,从而实现了产业发展、区域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机结合。
李恒
关键词:产业集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积累
结构性增长、结构贸易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被引量:3
2007年
结构转换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促进了要素在各部门的合理配置和最优使用,并通过结构贸易扩张其动态优势。中国改革以来的结构性增长和结构贸易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力量,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结构、过程及收入分配等绩效并不完全契合这一结构过程,反映出中国结构转换中过于强调低成本劳动的比较优势发挥,而忽视了优势要素供给结构和素质的提高。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必须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结构性增长的效率。
李恒
关键词:结构性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的结构变迁被引量:1
2008年
黄河沿岸地区是我国具有悠久农耕历史和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地区,这一区域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存在稳定性,工业化所需要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条件一直未能提供,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又强化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性质,从而导致这一区域的劳动生产率低下,经济发展长期处于生存经济状态。通过研究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农耕经济的制度性质及自我实施规则,并分历史上土地地主所有制和当前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两个时期讨论了农村劳动力流动所带来的农耕经济的结构变迁。
李恒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农耕经济市场化进程
结构性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绩效评价——兼谈“民工荒”对其的纠正性质被引量:3
2006年
结构性增长强调的是产业效率差异所带来的生产要素由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转移的结构溢出,这提供了评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绩效的有益思路。笔者通过分析中国改革以来结构转换中增长与就业的相互促进关系,在结构性增长的框架下评价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绩效,认为过于强调优势劳动投入的结构转换方式并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前一时期出现的“民工荒”正具有对这一矛盾的纠正性质。
李恒
关键词:结构性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绩效评价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的结构变迁
黄河沿岸地区是我国具有悠久农耕历史和深厚传统文化积淀的地区,这一区域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存在稳定性,工业化所需要的内部动力和外部条件一直未能提供,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又强化了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性质,从而导致这一区域的劳动...
李恒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动农耕经济市场化进程
文献传递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被引量:2
2009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呈现出区域非均衡分布的特征,这又成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分析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差异的现状,指出政府政策、区域成本、经济集聚程度和区域开放程度是导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从资本形成、出口效应和产业结构变动三个方面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作用机理。
徐瑕莲李恒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集聚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转移能力、转移模式与绩效评价
作为中间性网络组织,产业集聚具有内在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这提供了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良好视角。产业集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包括对农村劳动力的吸聚效应和教育培训效应,这也形成了基于产业集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个顺次递进...
李恒
关键词:产业集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积累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