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4157)

作品数:30 被引量:436H指数:14
相关作者:李新平罗忆董千肖桃李雷涛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程学院长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建筑科学
  • 5篇矿业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爆破
  • 5篇岩体
  • 3篇三轴压缩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基坑
  • 3篇本构模型
  • 3篇边坡
  • 3篇值模拟
  • 2篇单支点
  • 2篇冻融
  • 2篇岩石力学
  • 2篇应力
  • 2篇预裂
  • 2篇预裂爆破
  • 2篇深基坑
  • 2篇损伤本构
  • 2篇损伤本构模型
  • 2篇裂隙岩体
  • 2篇公路
  • 2篇荷载

机构

  • 21篇武汉理工大学
  • 4篇武汉工程大学
  • 4篇湖北工程学院
  • 3篇长江大学
  • 2篇中交第二公路...
  • 2篇武汉钢铁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中国电力建设...
  • 1篇西澳大学
  • 1篇江苏省交通规...
  • 1篇中铁二十局集...
  • 1篇中国葛洲坝集...
  • 1篇武汉山友爆破...

作者

  • 13篇李新平
  • 5篇叶海旺
  • 5篇董千
  • 5篇雷涛
  • 4篇罗忆
  • 4篇肖桃李
  • 4篇路亚妮
  • 3篇黄梅
  • 2篇闫海涛
  • 2篇李元松
  • 2篇汪中林
  • 2篇黄俊红
  • 2篇王超
  • 2篇冉成
  • 2篇程成
  • 2篇何云龙
  • 2篇吴兴宏
  • 2篇李宁
  • 1篇肖尊群
  • 1篇陈峰

传媒

  • 4篇岩土力学
  • 3篇施工技术
  • 3篇爆破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2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金属矿山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爆炸与冲击
  • 1篇兵工学报
  • 1篇解放军理工大...
  • 1篇黄金科学技术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现代矿业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8
  • 10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 2篇201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剪切速率对平直充填节理的剪切力学特性影响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不同剪切速率下充填节理的剪切特性对动态荷载作用下工程岩体的安全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研究剪切速率对充填节理的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通过花岗岩试块中间充填天然河砂模拟充填节理。采用RMT-150C电伺服试验机进行直接剪切试验,研究了法向压力、剪切速率和充填厚度对充填节理的剪切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充填节理的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属于屈服剪切型,分为弹性阶段、过渡阶段和滑移阶段,无明显峰值强度,在滑移阶段剪切应力继续增加,增加速率与法向压力大小有关。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充填节理的剪切强度和内摩擦角略有增加。为了考虑充填节理剪切应力-位移关系的非线性变化过程,采用双曲线形式对弹性阶段的应力-位移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较好,并提出初始剪切刚度和刚度影响系数描述其变形特性。剪切速率和法向压力的增加会大幅度增加初始刚度,充填厚度对两个参数的影响与法向压力有关。对于无起伏度的平直节理,剪切速率和充填厚度对剪切强度影响较小,但对充填节理的变形特性有重要的影响。
刘婷婷李建春李海波李新平李娜娜
关键词:剪切速率初始刚度
非对称不耦合装药结构对预裂爆破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9
2017年
为降低爆破开挖对保留区岩体的损伤,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装药结构对预裂爆破效果的影响,发现相比于中心单药卷和偏心双药卷,偏心单药卷装药结构下的预裂缝成型效果最佳,且其炮孔壁上的爆炸荷载在保留区一侧较小,在开挖区一侧较大,能在降低爆破开挖对保留区岩体损伤的同时将爆炸能量更多的作用于开挖区岩体。基于偏心单药卷装药结构,在综合考虑预裂缝成型效果和保留区岩体损伤程度的情况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爆破参数对预裂爆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耦合系数为1.68,炮孔间距为70 cm的条件下,预裂爆破效果最佳。
李新平陈萍萍罗忆黄俊红焦海棠方延洪詹剑霞
关键词:预裂爆破装药结构不耦合系数数值模拟
不同地应力下节理岩体中爆炸应力波传播与衰减规律研究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对于清洁能源和便利交通的需求愈发强烈,同时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国家中长期铁路及公路规划、“一带一路”等国家层面的政策和规划相继布局和贯彻落实,深埋、大跨度及复杂地质条件下地...
董千
关键词:爆炸应力波节理岩体地应力
文献传递
乌尉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被引量:13
2018年
针对乌尉(乌鲁木齐至尉犁)高速公路地处高寒、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判据的边坡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分析研究三高地区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边坡岩体结构特征及其变形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以TSMR评价体系为框架,考虑地震荷载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引入地震作用影响系数β,建立了适用于"三高"地区公路边坡岩体质量分级体系THRSMR;基于边坡可靠性分析理论,归纳总结Monte Carlo法的操作步骤,并借助GEO-SLOPE软件,给出各研究边坡的可靠度指标与失效概率;最后,将定性评价、极限平衡分析、可靠度分析和数值计算的结果分别作为基础指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每一边坡的边坡稳定性,给出进一步量化结论。其结果对类似地区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元松高晖陈峰王亚军闫海涛王章琼肖尊群
关键词:岸坡稳定性MONTE
时序控制预裂爆破参数优化及应用被引量:12
2017年
针对白鹤滩水电站地下厂房的爆破开挖,为降低爆破对岩体的损伤,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研究小孔径时序控制预裂爆破中,后爆孔孔间延期时间及后爆孔孔距对时序控制预裂爆破成缝的影响,从而获取合理的延期时间和最佳的后爆孔孔距。研究结果表明,孔径为42mm的时序控制预裂爆破,先爆孔孔距为35cm时,合理的起爆延期时间为75~100μs;综合考虑炸药爆炸能量利用率和成缝效果,最佳的后爆孔孔距为70cm。科学地采用时序控制预裂爆破不仅可以减小钻孔工作量与炸药用量,还能降低对岩体的损伤,可为地下厂房爆破开挖安全、高效的进行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叶海旺唐可万涛王超雷涛李新平C.M.Saliou
基于MIDAS/GTS的单支点内撑式排桩结构的力学变形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施工开挖阶段,土体平衡破坏,支护结构变形对深基坑安全性能影响显著。针对单支点内撑式排桩支护结构,基于MIDAS/GT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支护结构的力学变形特性。同时结合基坑监测技术,将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并且通过进一步研究得到支护结构最大位移值、最大位移和最大弯矩作用点与开挖深度的关系。
肖桃李汪中林程成黄梅何云龙
关键词:深基坑
基于信息融合理论的冲击矿压预测模型被引量:1
2017年
现阶段通常采用多种监测方法对冲击矿压发生、发展过程的各重要指标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监测指标值,实现对冲击矿压的精确预测。由于受环境、设备、采矿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监测指标值可能存在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的现象,增加了冲击矿压的预测难度,影响了矿山的正常生产。为提高冲击矿压预测的准确性,以某矿为例,首先联合采用综合指数法、钻屑法、声发射法和电磁辐射法对危险区域进行监测,计算该区域冲击矿压的危险指数,确定该区域处于各危险状态的概率指数;然后将计算得出的概率指数作为预测指标的证据源,运用信息融合理论构建了冲击矿压预测模型,融合上述4种监测方法的预测结果,最大限度地降低各预测方法间的冗余和矛盾信息。研究表明:所构建的冲击矿压预测模型极大地提高了冲击矿压的预测精度,可供类似矿山参考。
吕永飞张灵杰李宁欧阳枧
关键词:冲击矿压信息融合理论证据理论
山区高速公路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被引量:21
2014年
随着高等级公路不断向山岭重丘区延伸,滑坡灾害已严重威胁到山区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的运营与建设安全,并给国民经济和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针对国家高速公路十堰—天水联络线(G7011)陕西境鄂陕界至安康公路第A-CD48标段大型牵引式滑坡进行研究,通过对滑坡形成的地质环境、滑坡机制和类型以及滑坡的稳定性评价分析,提出针对该滑坡的综合治理方法和措施,即采用锚索抗滑桩稳定边坡,同时做好地面的排水系统以及坡面的生物防护,最后对滑坡在治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讨论。
路亚妮吴兴宏李新平
关键词:公路工程边坡稳定性抗滑桩
三轴压缩条件下冻融单裂隙岩样裂缝贯通机制被引量:41
2014年
采用岩石力学伺服试验机,对预制单裂隙模型试样进行冻融循环后的三轴压缩试验,基于冻融循环试验对裂隙岩体的冻融损伤劣化模式进行研究,探讨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裂隙岩样在三轴压缩条件下裂缝的贯通机制。试验发现:裂隙岩体的冻融损伤劣化模式有颗粒散落模式、龟裂模式和沿预制裂隙断裂模式3种;在三轴加载条件下,冻融裂隙岩样的贯通模式呈现拉贯通、剪贯通、压贯通和混合贯通4种;贯通模式和冻融循环次数、围压的大小以及裂隙倾角有关,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和围压的升高,岩样表面的破裂线越来越多,导致裂纹的贯通模式由单一贯通转换为混合贯通,在围压为2、6 MPa时,岩样的破坏模式为拉-压贯通,而围压为4 MPa时,岩样主要呈现拉贯通,裂隙倾角为30°的岩样主要贯通模式为拉贯通,裂隙倾角为60°的岩样主要贯通模式为剪贯通。
路亚妮李新平吴兴宏
关键词:冻融循环贯通机制
冻融荷载耦合作用下单裂隙岩体损伤模型研究被引量:61
2013年
针对寒区节理岩体工程结构中的冻融受荷岩体,采用在类岩石材料中预制裂隙的方法模拟节理岩体,通过冻融循环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裂隙岩样的几何特征(裂隙长度、裂隙倾角)对岩体强度的影响;基于细观损伤理论和宏观统计损伤模型,建立冻融受荷裂隙岩石损伤劣化模型,探讨裂隙岩体在冻融和荷载耦合作用下的损伤劣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岩石反复冻融引起的损伤是一个疲劳破坏的过程,受荷损伤是岩石类非均质材料各组成成分对力的传递速率以及自身变形差异性引起应力场不均匀分布的过程;(2)冻融和受荷以不同的力学机制促使岩石中裂纹的萌生和扩展,由此诱发的损伤相互耦合,其耦合作用会使总损伤有所劣化;(3)裂隙长度以及冻融循环次数对总损伤的影响较大,而裂隙倾角对总损伤的影响相对较小;(4)相同的冻融循环次数下,裂隙岩样较完整岩样的损伤劣化程度严重。
李新平路亚妮王仰君
关键词:岩石力学冻融单轴压缩裂隙岩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