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防基础科研计划

作品数:7,087 被引量:30,958H指数:44
相关作者:何卫平张红旗马大为郭宇刘检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7,067篇期刊文章
  • 286篇会议论文
  • 247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31篇自动化与计算...
  • 974篇航空宇航科学...
  • 823篇理学
  • 805篇电子电信
  • 795篇金属学及工艺
  • 735篇机械工程
  • 632篇一般工业技术
  • 464篇兵器科学与技...
  • 457篇交通运输工程
  • 282篇化学工程
  • 176篇电气工程
  • 119篇医药卫生
  • 112篇核科学技术
  • 108篇天文地球
  • 101篇动力工程及工...
  • 80篇环境科学与工...
  • 65篇经济管理
  • 57篇建筑科学
  • 46篇军事
  • 34篇生物学

主题

  • 309篇合金
  • 300篇网络
  • 267篇仿真
  • 203篇复合材料
  • 203篇复合材
  • 197篇值模拟
  • 194篇数值模拟
  • 177篇有限元
  • 174篇传感
  • 170篇飞行
  • 163篇感器
  • 163篇传感器
  • 157篇神经网
  • 157篇神经网络
  • 153篇图像
  • 150篇机器人
  • 145篇激光
  • 129篇飞机
  • 127篇雷达
  • 113篇力学性能

机构

  • 581篇南京航空航天...
  • 575篇北京航空航天...
  • 573篇西北工业大学
  • 480篇北京理工大学
  • 420篇南京理工大学
  • 325篇哈尔滨工程大...
  • 267篇西南科技大学
  • 219篇哈尔滨工业大...
  • 209篇中国工程物理...
  • 138篇中北大学
  • 129篇中国电子科技...
  • 114篇中国科学院
  • 11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9篇江苏科技大学
  • 106篇武汉理工大学
  • 100篇北京应用物理...
  • 98篇沈阳航空航天...
  • 89篇电子科技大学
  • 85篇西安电子科技...
  • 83篇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 84篇何卫平
  • 64篇张红旗
  • 60篇马大为
  • 56篇郭宇
  • 55篇刘检华
  • 47篇廖文和
  • 44篇吴卫国
  • 43篇胡寿松
  • 40篇王伯周
  • 39篇徐诚
  • 39篇邱志平
  • 38篇孙有朝
  • 36篇房建成
  • 36篇张胜文
  • 34篇乐贵高
  • 34篇戴冠中
  • 34篇王超
  • 31篇唐承统
  • 30篇王厚军
  • 27篇罗学刚

传媒

  • 162篇计算机集成制...
  • 118篇航空制造技术
  • 117篇兵工学报
  • 98篇计算机测量与...
  • 92篇中国机械工程
  • 86篇航空学报
  • 84篇北京航空航天...
  • 84篇哈尔滨工程大...
  • 68篇物理学报
  • 68篇中国惯性技术...
  • 67篇制造业自动化
  • 66篇系统仿真学报
  • 61篇兵工自动化
  • 60篇机械工程学报
  • 58篇含能材料
  • 58篇振动与冲击
  • 57篇计算机应用研...
  • 53篇红外与激光工...
  • 51篇组合机床与自...
  • 50篇强激光与粒子...

年份

  • 245篇2023
  • 520篇2022
  • 545篇2021
  • 519篇2020
  • 477篇2019
  • 417篇2018
  • 352篇2017
  • 325篇2016
  • 389篇2015
  • 411篇2014
  • 406篇2013
  • 323篇2012
  • 308篇2011
  • 362篇2010
  • 464篇2009
  • 447篇2008
  • 371篇2007
  • 267篇2006
  • 187篇2005
  • 138篇2004
7,0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交互特征偶的虚拟对象路径规划方法被引量:1
2014年
为减少虚拟环境中虚拟对象交互过程的人机操作,使其更具自动化、智能化,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特征偶的虚拟对象路径规划方法。首先,采用交互特征偶表征虚拟对象间的个体结构关联关系,并通过交互特征偶的顺序匹配将交互过程定义为离散的交互状态,建立了虚拟对象交互过程路径的离散状态节点表示方法。然后,将交互状态顺序节点作为路径的引导点,与快速搜索随机树法相结合,实现较优路径的规划。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数字化装配仿真领域,并给出实例验证了其有效性。
杨钊李原俞琳张杰
关键词:路径规划
串联爆炸成型弹丸飞行气动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研究前后级爆炸成型弹丸(EFP)的姿态或位置相对变化对弹丸气动特性的影响,采用LS-DYNA数值模拟软件获得串联EFP,通过Pro/E软件实现串联EFP外形数据的传递。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D-FASTRAN对串联EFP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前后级EFP分别存在不同攻角或相对偏移距离时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静稳定储备量等气动参数。结果表明,当前级EFP存在攻角时,后级EFP流场分布呈不对称性;当后级EFP存在攻角时,对串联EFP气动特性影响较小;当前后级EFP存在偏移距离时,随着偏移距离的增大,后级EFP的阻力系数增大。
任芮池王树有蒋建伟门建兵李梅
关键词:数值模拟
碲镉汞材料双面平坦化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对30mm×25mm尺寸的碲镉汞材料和器件进行双面平坦化工艺,使其平面度达到与Si读出电路互连要小于2μm的要求,提高了MW1280×1024焦平面器件互连成品率。
李春领王春红秦艳红
关键词:碲镉汞平面度
环形多点起爆精度对聚能杆式侵彻体成型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针对环形多点起爆网络在多模成型装药上的应用问题,利用LS-DYNA程序,通过改变延迟时间和延迟点数,研究了6点起爆网络起爆同步精度对形成侵彻体的速度、长径比等参数的影响规律,并找出了引起侵彻体弯曲变形的主要原因——横向速度梯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延迟时间在200ns以内可使形成的侵彻体不发生弯曲变形,成型参数基本不变。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李伟兵王晓鸣李文彬郑宇
关键词:聚能杆式侵彻体
企业核心制造资源标准化过程中的思考被引量:2
2018年
制造型企业要实现智能制造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建立核心制造资源库,而核心制造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完成标准化工作。以实现制造资源标准化工作为目标,通过企业调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探讨如何制定有效可行的标准,并提出了标准执行过程中的建议,为企业的标准制定和实施推广提供参考。
陈思李萌汪影周臣刚
基于DRGAN和支持向量机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识别被引量:17
2020年
为解决SAR图像目标识别中样本缺乏和方位角敏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RGAN和SVM的SAR图像目标识别算法。首先,采用多尺度分形特征对SAR图像进行增强,经过分割得到目标二值图像,基于Hu二阶矩估计目标的方位角。然后对估计得到的目标方位角进行量化编码,结合原始图像作为输入,对设计的DRGAN模型参数进行训练与优化。由于DRGAN中的深度生成模型将目标姿态与外观表示进行解耦设计,故可利用该模型将SAR图像样本变换到同一方位角区间。基于变换后的训练样本分别提取归一化灰度特征,利用SVM训练分类器。采用MSTAR数据集在多个不同操作条件下对提出的算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带变体的标准操作条件下,能够达到97.97%的分类精度,优于部分基于CNN模型的分类精度,在4种扩展操作条件下的分类精度分别为97.83%,91.77%,97.11%和97.04%,均优于传统方法的分类精度。在SAR图像目标方位角估计存在一定误差的情况下,训练得到的GAN模型作为SAR图像目标旋转估计器,能够使得在不进行复杂样本预处理的前提下,仍然取得较高的SAR图像目标识别精度。
徐英谷雨彭冬亮刘俊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目标识别方位角估计
7XXX铝合金弹壳外表面残余应力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利用X射线衍射法对不同加工状态的7XXX高强度铝合金弹壳的外表面残余应力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引长和收口状态的弹壳经退火处理后,能有效减少残余应力;固溶/时效处理后,收口部位和底部的残余应力明显增大,表面残余应力总的表现比未时效的有所提高。
江长友金辉陈露
关键词:残余应力X射线衍射法弹壳
完全相干光系统对两点分辨率成像研究
2022年
对于两点分辨率问题,目前已有比较深入研究,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瑞利判据,但该判据只针对理想状态下完全非相干研究,对于完全相干这种极限情况研究却极少。根据两点分辨率原理,建立两物点间距与像面光强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结果给出完全相干光照明条件下两点光源成像的一般规律:在完全相干光照明条件下,随着物点间距增大,两点分辨能力增强。最后通过理论像面光强与实际像面光强的比值分析说明在完全相干光照明条件下存在分辨极限且两物点分辨极限为1.5 mm。
刘文轩胡小英
关键词:光学成像系统相干光圆孔衍射
光传飞行控制系统中WDM技术的开发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依据飞控系统的特点,研究了光传飞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之一的波分复用(WDM)多路传输技术,给出了可应用于飞控系统的波分复用多路光纤传输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介绍了波分复用光电器件的选取,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并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将其应用于舰载飞机着舰的可视化仿真平台中,仿真结果显示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为波分复用技术在光传飞控系统中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了基础。
温瑾杨一栋王新华
关键词:光传操纵波分复用飞行控制系统光纤
CMT电弧增材制造TC4钛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调控
TC4钛合金是目前航空航天领域应用最广泛的钛合金,对于形状较为复杂的大型整体结构件,主要采用“锻造+数控加工”或“分体制造+焊接”者及螺栓连接等方法,这使得材料利用率低、制造成本高且生产周期长。电弧增材制造技术能够实现较...
陈伟
关键词:TC4钛合金增材制造力学性能
共76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