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02EFN215300561)

作品数:1 被引量:14H指数:1
相关作者:肖浪涛杨艳丽胡先奇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毒素
  • 1篇疫病菌
  • 1篇品种抗性
  • 1篇晚疫病
  • 1篇晚疫病菌
  • 1篇马铃薯
  • 1篇马铃薯晚疫病
  • 1篇马铃薯晚疫病...
  • 1篇抗性
  • 1篇寄主
  • 1篇病菌

机构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篇胡先奇
  • 1篇杨艳丽
  • 1篇肖浪涛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马铃薯晚疫病菌毒素与寄主品种抗性关系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明确晚疫病菌毒素对马铃薯的毒害作用,及不同生理小种产生的毒素对不同抗病品种的毒性差异。【方法】将马铃薯晚疫病菌培养在液体培养基(每升用黑麦粒60g,含10%番茄汁)中,置于17℃培养箱中黑暗培养1个月,4层纱布过滤,滤液用(NH4)2SO4盐析,透析后的液体为毒素液。将该毒素液作为介体来测定马铃薯3个品种(叶片和薯块)的抗性。【结果】接种该毒素的马铃薯的叶片和薯块产生的症状与接种马铃薯晚疫病菌孢子囊产生的症状相似。马铃薯品种不同对不同浓度的毒素稀释液和源于不同马铃薯晚疫病菌菌株的毒素的反应不同。推测毒素介导下马铃薯和晚疫病菌间的特异性是存在的。马铃薯的叶片和薯块对毒素的反应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结论】毒素介导下可能存在马铃薯和晚疫病菌间的特异性反应。
杨艳丽肖浪涛胡先奇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菌毒素品种抗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