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042)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李百炼张德强张志毅杨晓慧张有慧更多>>
相关机构: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冠县苗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单核苷酸多态...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多态性分析
  • 2篇毛白杨
  • 2篇克隆
  • 2篇核苷
  • 2篇核苷酸
  • 2篇白杨
  • 1篇性状
  • 1篇杨属
  • 1篇生理性状
  • 1篇种源
  • 1篇种源选择
  • 1篇系统发育
  • 1篇系统发育关系

机构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北卡罗莱纳州...
  • 1篇冠县苗圃

作者

  • 3篇张德强
  • 3篇李百炼
  • 2篇杨晓慧
  • 2篇张志毅
  • 1篇徐煲铧
  • 1篇卫尊征
  • 1篇张金凤
  • 1篇张有慧
  • 1篇郭丽琴

传媒

  • 2篇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Forest...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Phenotypic variation among five provenances of Populus simonii in northern China被引量:3
2011年
We investigated phenotypic variation of Populus simonii from five provenances in northern China. Our results show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plants of different provenances in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except for leaf-stalk length and the number of leaf margins.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for all traits ranges from 14.77% to 81.49%. The mean phenotypic coefficient of differentiation (V ST ) is 47.1%, which means that the variation within provenances is the major source for phenotypic variation in P. simonii. Given our cluster analysis of provenances based on an average linkage computing method, the five provenances of P. simonii investigated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Our results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genetic resource conservation and provenance selection of natural P. simonii in northern China.
WEI Zun-zheng ZHAO Xing PAN Wei ZHANG Jin-feng LI Bai-lian ZHANG De-qiang
关键词:种源选择表型变异小叶杨生理性状
毛白杨干细胞决定基因Wuschel的克隆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Wuschel(Wus)转录因子基因在维持干细胞群数量上具有关键性的调控作用。以模式植物拟南芥Wus为信息探针,在杨树基因组中共检测到2个Wus候选基因,并设计了基因特异的引物,从毛白杨形成层cDNA中分离得到长度分别为922bp和956bp的2个cDNA,其分别含有编码258个和264个氨基酸残基的完整开放阅读框。所推导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在结构功能域区域分别与拟南芥Wus蛋白的同源性为76.0%和74.9%,故将其命名为PtWus1和PtWus2。在此基础上,组合利用MEGA3.1和DnaSP4.0软件对毛白杨36株基因型个体的PtWus1和PtWus2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分别检测到58个和5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多样性分别为1/27bp和1/30bp。对于PtWus1,共检测到24个常见SNPs和34个罕见SNPs,其中43个属于转换,15个属于颠换;在外显子区域,共检测到21个SNP位点,其中16个为同义突变,4个为错义突变,1个为无义突变。而对于PtWus2,基因内部含有28个常见SNPs和23个罕见SNP,其中36个属于转换,15个属于颠换;在编码区域检测到的26个SNPs中,同义突变和错义突变均为13个。对PtWus1和PtWus2基因内SNPs进行的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核苷酸序列长度的增加,SNPs的连锁不平衡在基因内部迅速衰退,因此,在毛白杨中,基于候选基因的连锁不平衡作图是可行的,而基于整个杨树基因组的连锁不平衡作图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必要的。本研究为毛白杨Wus蛋白转录因子基因的连锁不平衡作图及其基因辅助毛白杨木材纤维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杨晓慧张有慧张志毅李百炼张德强
关键词:毛白杨单核苷酸多态性
利用trnL-F序列分析杨属树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被引量:8
2010年
对杨属4个派17个主要栽培树种及杂种共26个雌雄单株进行了叶绿体trnL-F间隔区序列的PCR扩增、回收和纯化,并分别克隆到pGEM-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在杨树中基因trnL-F间隔区序列的长度为771~811bp,G+C含量为30.6%~31.9%;排序后的比对长度为857个位点,其中46个为变异位点,33个为系统发育的信息位点。以嵩柳和极地柳为外类群,分别用邻接法和UPGMA方法构建了杨属主要栽培树种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系统进化分析显示:1)白杨派能聚类形成一个单独分支,而黑杨派亚支与青杨、胡杨派亚支聚类形成另外一个主要的分支,其中胡杨派和青杨派不能区分开;2)青杨派的藏川杨独立于杨属其他种形成一个单独分支,而冬瓜杨却与白杨派聚类在一起;3)白杨派为单系起源,黑杨派和青杨派为多系起源,胡杨派可能也是多系起源。研究结果在分子水平上为杨属树种的起源和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证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实践价值。
卫尊征郭丽琴张金凤李百炼张德强郭华
关键词:杨属系统发育
毛白杨纤维素合酶基因PtCesA4的克隆、表达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组合利用生物信息学和RT-PCR方法,首次从毛白杨未成熟木质部cDNA中分离出PtCesA4cDNA全长,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毛白杨PtCesA4 cDNA片段总长为3757bp,基因内部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大小为3129bp,可编码长度为1042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所推导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AtCesA4、水稻OsCesA1和火炬松PtCesA2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0.3%,78.9%和75.6%。组织特异性Realtime-PCR结果显示,PtCesA4基因在杨树根、茎、叶片和顶端分生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其表达模式却不同:PtCesA4在成熟叶片、未成熟木质部和成熟木质部中表达丰度最高,在根部和顶端分生组织表达丰度中等,在树皮和韧皮部有少量表达,在形成层中表达丰度最低。在此基础上,组合利用MEGA3.1和DnaSP4.50.4软件对毛白杨40株基因型个体的PtCesA4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检测到15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SNP频率为1/35bp,多样性指数π为0.00502。其中51个是常见SNPs,102个为罕见SNPs。在这些SNPs中,有118个属于转换,35个属于颠换。在外显子区域,共检测到69个SNP位点,其中59个为同义突变,10个为错义突变。对PtCesA4基因内SNPs进行的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核苷酸序列长度的增加,SNPs的连锁不平衡在基因内部迅速衰退,因此,在毛白杨中,基于PtCesA4基因的连锁不平衡作图是可行的,而基于整个杨树基因组的连锁不平衡作图是不可行的,也是不必要的。研究结果为毛白杨PtCesA4基因的连锁不平衡作图及其基因辅助毛白杨木材纤维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徐煲铧杨晓慧李百炼张志毅张德强
关键词:毛白杨木质纤维素纤维素合酶单核苷酸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