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5240)

作品数:20 被引量:85H指数:5
相关作者:刘峰梁平史艳华赵艳管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不锈
  • 10篇不锈钢
  • 5篇电化学
  • 4篇合金
  • 4篇奥氏体
  • 4篇奥氏体不锈钢
  • 3篇点蚀
  • 3篇电化学阻抗
  • 3篇电化学阻抗谱
  • 3篇蠕变
  • 3篇阻抗谱
  • 3篇高氮奥氏体
  • 3篇高氮奥氏体不...
  • 2篇形变
  • 2篇粘附
  • 2篇耐点蚀性
  • 2篇耐点蚀性能
  • 2篇耐蚀
  • 2篇耐蚀性
  • 2篇接头

机构

  • 23篇辽宁石油化工...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肃蓝科石化高...
  • 1篇马钢(集团)...

作者

  • 19篇刘峰
  • 11篇梁平
  • 8篇史艳华
  • 8篇赵艳
  • 4篇管建军
  • 3篇连景宝
  • 3篇赵杰
  • 2篇王秉新
  • 2篇李明娜
  • 2篇逄旭光
  • 2篇马聪
  • 1篇张莹莹
  • 1篇任建民
  • 1篇李俊俊
  • 1篇陈国清
  • 1篇赵阳
  • 1篇武占文
  • 1篇吕柏林
  • 1篇周文龙
  • 1篇章晓玲

传媒

  • 3篇热加工工艺
  • 3篇中国腐蚀与防...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材料保护
  • 2篇腐蚀科学与防...
  • 2篇2018年全...
  • 1篇焊接学报
  • 1篇稀土
  • 1篇电镀与环保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当代化工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合成材料老化...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时效温度对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组织和抗氢氟酸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SDSS)经650~1000℃时效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微观形貌;通过XRD分析了时效后各试样的物相结构;借助动电位极化、电化学阻抗和Mott-Schokkty曲线等方法,考察了时效后的S32750 SDSS在5%(体积分数)HF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当时效温度为650和1000℃时,S32750 SDSS内并没有析出物产生。当温度上升到750~950℃时,开始产生σ析出相;且温度为850℃时,σ析出相最多,抗氢氟酸腐蚀性能最差。这主要是因为析出的σ相造成了材料内Cr和Mo分布的不均匀,促进了腐蚀微电池的形成,加快了不锈钢的溶解。同时,σ相的析出也增大了钝化膜的载流子密度,促进了F-的吸附,增大了钝化膜的溶解速率,降低了钝化膜的稳定性,加快了双相不锈钢的腐蚀。
逄旭光刘润青王文涛史艳华李飞梁平
关键词:氢氟酸Σ相时效温度
水热-还原法合成球形Gd_2O_2S:Pr^(3+)闪烁体粉末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Gd2O3、Pr6O11、H2SO4和尿素为实验原料,通过水热-还原法合成了Gd2O2S:Pr3+闪烁体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DTA-TG)、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致发光(PL)光谱等手段对合成的粉末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尿素与Gd2(SO4)3的摩尔比(m)对前躯体的物相组成和形貌有很大影响,最佳的m值为2.5。最佳的前躯体在流动的90%Ar+10%H2气氛中800℃煅烧1 h能转变成单相的Gd2O2S粉末。所获得的Gd2O2S粉末呈球形,分散性良好,粒径尺寸约为1μm。在307 nm的紫外光激发下,Gd2O2S:Pr3+闪烁体粉末的主发射峰位于516 nm,归属于Pr3+的3P0-3H4跃迁。在Gd2O2S基质中,Pr3+的猝灭浓度为1%(摩尔分数),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四极相互作用引起的。
连景宝梁平王秉新刘峰
关键词:光致发光
Sn粘附的304不锈钢在155℃ MgCl_2溶液中的腐蚀性能
2015年
研究了低熔点金属Sn粘附对304不锈钢腐蚀性能的影响。试验设计了3种样品:即不锈钢、表面完全被Fe-Sn化合物粘附的不锈钢、表面局部被Fe-Sn化合物粘附的不锈钢,在155℃Mg Cl2溶液中腐蚀44d。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化合物和腐蚀产物的显微形貌,X射线衍射仪检测化合物的相成分。结果表明,不锈钢基体几乎未观察到被腐蚀的迹象;完全被Fe-Sn化合物覆盖的不锈钢,化合物转变为腐蚀产物,不锈钢未被腐蚀;局部覆盖Fe-Sn化合物的不锈钢,表面出现蜂窝状的腐蚀坑;低熔点金属Sn粘附,降低了不锈钢基体的耐腐蚀性。
管建军赵艳刘峰赵杰
关键词:不锈钢
镍基高温合金热机械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分别用频率修正法、拉伸迟滞能模型、三参数幂函数能量方法和能量法简化模型对三种镍基高温合金材料的热机械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并对这些方法的热机械疲劳寿命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这些寿命预测方法都能在不同程度上适用于镍基高温合金的热机械疲劳寿命预测,其中能量法简化模型效果最好。热机械疲劳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损伤机制与等温疲劳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从模型寿命预测能力的定量评定可知,只考虑塑性形变的作用时,对反相热机械疲劳寿命的预测效果好于对同相热机械疲劳的预测效果。此外,与其他模型相比,能量法简化模型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且预测效果较好,适用于预测镍基合金的热机械疲劳寿命。
章晓玲刘峰李俊俊
关键词:高温合金热机械疲劳同相反相
拉保持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低周疲劳循环应力响应及损伤机制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在873 K温度下对316L奥氏体不锈钢母材和焊缝分别进行连续和拉保持低周疲劳试验,使用光学显微镜(OM)和透射电镜(TEM)对试样位错微观结构和裂纹扩展形貌进行观察,分析拉保持对母材和焊缝低周疲劳循环应力响应及损伤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材在连续和拉保持低周疲劳试验初期都发生循环硬化,焊缝在连续低周疲劳试验中发生连续循环软化,而在拉保持试验后期则出现明显循环稳定阶段;母材和焊缝试样拉保持低周疲劳寿命低于其连续低周疲劳寿命;母材和焊缝在连续低周疲劳试验中裂纹主要以穿晶方式扩展,而在拉保持试验中焊缝是以沿晶或混合方式扩展.
李明娜刘峰
关键词:奥氏体不锈钢低周疲劳循环应力响应
含氯融雪盐对汽车用镀锌钢腐蚀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前,对热镀锌钢板在含氯融雪盐雪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不多。为此,采用浸泡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汽车用镀锌钢板及裸钢在不同氯离子含量的模拟融雪盐雪水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含氯融雪盐的雪水溶液比纯雪水具有更强的腐蚀性,随着融雪盐含量的增加,汽车用镀锌钢腐蚀速率增加缓慢,腐蚀速率较祼钢降低了约1倍,耐蚀性显著提高。汽车用镀锌钢在含1%Cl-的雪水中发生腐蚀,表面沉积一层由Zn(OH)2和ZnO组成的二次腐蚀产物膜,对镀锌层的溶解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但融雪盐中的Cl-破坏了膜的稳定性,使镀锌钢在成膜-破坏-再成膜-再破坏的反复中发生腐蚀。
史艳华梁平刘峰
关键词:镀锌钢板浸泡电化学性能
面心立方金属晶界特征分布优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5年
对近年来面心立方金属晶界特征分布优化研究进行了总结,从提高低ΣCSL晶界比例的工艺方法及影响因素、低ΣCSL晶界的形成机制和低ΣCSL晶界的比例对面心立方金属性能的影响机理3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其中的一些参数和理论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并提出了未来面心立方金属GBCD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马聪刘峰连景宝姚亮亮
关键词:面心立方金属
焊后热处理对308L不锈钢焊缝δ-铁素体形态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3年
对308L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在650、750和900℃三种温度下进行焊后热处理(PWHT),研究PWHT对焊缝δ-铁素体形态变化的影响。使用光学显微镜对焊态和焊后热处理试样中的δ-铁素体组织结构演变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经高温PWHT焊缝金属中的δ-铁素体网状枝晶结构被打破,由连续的网状结构变为不连续的岛状结构;试样的蠕变-疲劳寿命随PWHT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李明娜刘峰于洪淼
关键词:不锈钢Δ-铁素体
镀液pH值对Ni-Fe-P合金镀层抗氢氟酸腐蚀性能的影响
2018年
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镀液pH值对Ni-Fe-P合金镀层抗氢氟酸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物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弱酸性(pH值为5.45)镀液中制得的镀层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高,镀层表面质量好,腐蚀介质和基体接触的通道少,耐氢氟酸腐蚀性能最好。
安朋亮梁平刘峰史艳华赵艳逄旭光
关键词:电化学阻抗谱
石墨摩擦学性能、润滑机理及改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5年
综述了环境气氛、温度、载荷、晶粒度、电流和磁场等因素对石墨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以及浸渍处理、硅化处理、层间插入处理等对石墨材料性能的改善和各种润滑机理,指出石墨材料性能还存在缺陷和不足,提出对石墨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润滑机理和改性处理方面还需深入研究。
吕柏林崔跃高学朋吴敏刘峰苏辉周文龙陈国清
关键词:石墨摩擦磨损行为润滑机理改性浸渍处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