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409055)

作品数:19 被引量:365H指数:9
相关作者:高吉喜邹长新田美荣杨兆平张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生态
  • 3篇生态恢复
  • 3篇生态系统
  • 3篇功能区
  • 2篇蒸发
  • 2篇蒸发量
  • 2篇植物修复
  • 2篇沙漠化
  • 2篇沙漠化防治
  • 2篇生态安全
  • 2篇生态保护
  • 2篇生态功能区
  • 2篇生态系统服务
  • 2篇生态修复
  • 2篇土壤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青海湖流域
  • 2篇环境因子
  • 2篇浑善达克

机构

  • 18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环境保护部南...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 1篇大自然保护协...

作者

  • 10篇高吉喜
  • 4篇邹长新
  • 4篇田美荣
  • 3篇杨兆平
  • 3篇曹学章
  • 3篇张明
  • 2篇徐德琳
  • 2篇沈润平
  • 2篇陈圣宾
  • 2篇钱金平
  • 2篇周可新
  • 2篇沈渭寿
  • 2篇张明
  • 2篇徐梦佳
  • 2篇王燕
  • 2篇杨姗姗
  • 1篇白淑英
  • 1篇陈文德
  • 1篇高志球
  • 1篇安树青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保护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新疆环境保护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林业资源管理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植物研究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3篇201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RS和GIS的江西省区域生态安全动态评价被引量:4
2015年
应用RS和GIS技术,以栅格为评价单元,结合已有生态安全评价和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从生态环境状况、生态系统结构与稳定性、景观结构和外界干扰这4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江西省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应用变异系数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统评价分析了江西省2000—2010年时间段内生态安全变化状况。评价结果显示:2000—2010年,江西省生态安全指数从63.0794升至63.2933,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值较大,处于较安全等级,且整体生态状况有所好转。对江西省11个地级市2000—2010年的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分析发现:总体上抚州市、景德镇市、吉安市、鹰潭市和宜春市生态安全水平相对较高,而萍乡市、南昌市、新余市、九江市、上饶市以及赣州市的生态安全水平则相对较低。
杨姗姗邹长新沈渭寿沈润平左慧婷李忠良
关键词: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栅格RSGIS
中国瓢虫体型的地理分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生物体的外在形态(个体大小及异速生长)不仅是分类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功能性状。昆虫体型的地理分异及其机制是昆虫生物地理学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中国省级行政区的瓢虫体型、分布和环境因子数据,运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探索了中国瓢虫体型(体长、体宽与长宽比)的纬度地带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了确定营养级对瓢虫体型特征的影响,我们对全部瓢虫、植食性瓢虫和捕食性瓢虫分别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瓢虫的体型大小具有显著的纬度地带性,即纬度越高,瓢虫的体长或体宽越大,符合贝格曼法则。与温度相关的环境因子是导致瓢虫体型大小地理分异的主要环境因素,因为瓢虫以成虫越冬,体型越大则能量储存越多,冬眠期间的耐饥力越强;(2)由于食性和食物空间分布的差异,在各个纬度上,植食性瓢虫体型总是大于捕食性瓢虫;捕食性瓢虫的长宽比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即纬度越高,瓢虫体型越狭长;而植食性瓢虫的长宽比与纬度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捕食性瓢虫的长宽比与年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因为年降水量降低导致植被的斑块化增加,引起捕食对象分布更为分散,从而要求瓢虫具有更强的飞行能力,即更大的长宽比。综上所述,在省级尺度上,温度和降水分别主要影响瓢虫的大小和长宽比,其效应随营养级(食性)的变化而变化。
毕孟杰沈梦伟周可新毛岭峰陈圣宾彭培好
关键词:瓢虫体型环境因子体长长宽比
关于生态恢复监测的探讨
2016年
监测是生态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调整恢复计划、评价恢复效果、纠正环境政策偏差具有重要作用,是保障恢复计划有效实施的手段。当前,生态恢复的监测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文中对生态恢复监测的作用进行探讨,提出了生态恢复的监测步骤;认为开展生态恢复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构建生态恢复监测网络、制定生态恢复监测规范是提升当前我国生态恢复监测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我国生态恢复工程的实施与评价。
杨兆平高吉喜
关键词:生态恢复监测网络
生态功能恢复:中国生态恢复的目标与方向被引量:61
2015年
为了遏制生态系统不断退化的趋势,我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恢复工程,这些工程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过去的生态工程基本以生态问题为导向,对生态功能的重视不够,导致局部生态恢复与区域协调发展结合不紧密,生态工程的实施未能发挥出最大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的生态恢复应从以生态问题为导向转向以生态功能为导向,将生态功能作为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为了提升生态恢复效益,切实增强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应整合分散于各部门的生态恢复工程,建立生态恢复工程的科学决策机制,构建以生态功能恢复为目标的生态工程实施评价体系。
高吉喜杨兆平
关键词:生态工程生态产品
区域生态恢复规划及其关键问题被引量:11
2016年
生态恢复是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生态建设措施,需要有区域性整体规划与长期维持的具体安排。目前,区域生态恢复规划却未受到足够的关注。重点讨论了区域生态恢复规划的内涵、理论基础、规划原则及关键问题,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提升生态恢复效率,增强生态恢复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区域生态恢复规划从宏观整体性的角度对区域内所实施的生态恢复工程进行统筹规划,对区域内实施的具体恢复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区域生态恢复以不同生态功能区的主导生态功能为恢复目标。在退化生态系统诊断的基础上,确定在哪里恢复。通过局地恢复治理与区域调控相结合的恢复策略,实现生态链与产业链的结合,其本质则是实现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杨兆平高吉喜杨孟姚森
青海湖流域近50年气候变化与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青海省天峻气象站、刚察气象站、海晏气象站和共和气象站建站以来到2010年的观测数据,以及青海省布哈河口水文站、刚察水文站和下社水文站多年来的观测数据,从降水、气温和蒸发量的多年变化分析了青海湖流域近5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多年降水主要存在一个2~3年和3—4年的变化周期;近53年来,流域内及其周边地区年均气温增加显著,整个流域从1987年左右开始显著增温,线性升温率约为0.3℃/10a,多年平均气温以2—3年的变化周期为主;青海湖流域蒸发的多年变化情况和降水类似,处于波动状态,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综合近53年流域降水、气温和蒸发的年际变化情况,青海湖流域从1958-2010年气候由冷干逐渐向暖湿变化。
张明曹学章
关键词:气候变化降水量气温蒸发量
生态保护红线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关系探讨被引量:10
2016年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国土空间开发的基础依据和行动纲领。生态保护红线是保障和维护生态安全的最基本要求,是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有效载体和保障。本文分析了生态保护红线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关系,认为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对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禁止开发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落实均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通过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可有效地协调和促进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高吉喜王燕徐梦佳邹长新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规划禁止开发区
生态修复区植物群落土壤粒径的分维特征被引量:20
2017年
土壤粒径分布及其分维特征是反映土壤质地与肥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土壤分形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多伦县防风固沙区生态修复植物群落下土壤颗粒的分形维数及其在土壤剖面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生态修复区不同植物群落下的土壤粒径分布特征不同,其分形维数在1.962~2.260,依次为:荒草地<柠条林<白桦林<杨树林<樟子松林<黄柳和旱柳混交林<榆树林<山杏林。(2)分形维数与不同粒级含量的相关性具有明显差异,其中分形维数与<0.002、0.002~0.1 mm粒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0.25~0.5 mm粒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0.1~0.25、0.5~2 mm的粒径含量相关性不明显。(3)研究区0~20 cm土壤的分形维数较大,浅层土壤得到较好的改善,20 cm以下深层土壤改良的效果并不明显。本研究说明,多伦县防风固沙区经过十几年的生态修复,不同生态修复植物群落下土壤粒径分布具有不同特点,与未修复的荒草地相比分形维数偏大,土壤质地有所改善。
刘志强高吉喜田美荣栗忠飞王亚萍童明坤
关键词:生态修复粒径分布分形维数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其生态资产变化研究被引量:25
2017年
运用3S技术,基于2000、2010年遥感、气象数据和统计数据等,通过模型评估及处理,确定了淄博市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在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基础上,评估了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资产价值及变化状况.结果表明:淄博市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1132.26km^2,占全市面积的18.98%,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地区;2000~2010年,生态保护红线内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以林地为主,其面积占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的52.91%(2000年)、54.65%(2010年),林地、湿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均有所增加,农田、草地和水域面积有所减少;10年间,生态保护红线生态资产价值减少2313.18万元,减少率为3.60%,表明该区生态保护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服务功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王燕高吉喜邹长新王丽霞吴丹徐德琳徐梦佳林乃峰
关键词:生态资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变化
青海湖流域水资源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青海省天峻、刚察、海晏和共和气象站建站到2010年的观测数据,以及布哈河口、刚察和下社水文站多年的观测数据,从降水量、气温、径流量和蒸发量的多年变化分析青海湖流域的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历年年平均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处于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而气温变化则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青海湖水位变化与降水量、气温关系密切。
张明曹学章
关键词:气候变化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