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ZW135)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林祁林红张雪雁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学

主题

  • 5篇作家
  • 4篇华侨
  • 3篇女作家
  • 3篇华人
  • 2篇新华侨华人
  • 2篇叙事
  • 2篇女性
  • 2篇文化
  • 2篇文学
  • 2篇华侨华人
  • 1篇新时期文学
  • 1篇新文学
  • 1篇艺术
  • 1篇艺术价值
  • 1篇臆想
  • 1篇战争
  • 1篇战争创伤
  • 1篇中国新时期文...
  • 1篇身体
  • 1篇神崇拜

机构

  • 5篇厦门理工学院
  • 4篇厦门大学
  • 3篇华侨大学

作者

  • 5篇林祁
  • 2篇林红
  • 1篇张雪雁

传媒

  • 4篇湘潭大学学报...
  • 2篇中州大学学报
  • 1篇文艺争鸣
  • 1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职大学报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6
  • 3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女神崇拜到男尊女卑——中日古代女神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中日两国对女神和女性的观念经历了由最初的“女神崇拜”到“男女有别”、到“男尊女卑”及至“重男轻女”的变化,其原因与儒家观念的影响有关。中日两国对于女性问题和女权主义的看法也截然不同。对中日原始时期古书记载中的女神形象和神话故事进行分析,宏观把握中日女神形象在古代的演变,着重分析女神地位反映出的女神文化,以及儒家等级观念对于中日女神文化和女性文化的重大影响。
林祁薛晨
关键词:女神崇拜男尊女卑女娲
从“无性”到“性无”——评日本新华侨华人母女作家及其小说被引量:2
2016年
日本新华侨华人母女作家孟庆华与清美是战争遗孤的配偶及女儿,属于另类日本人。母女两代皆以华语写就长篇小说,从母亲"无性"的叙述《告别丰岛园》,到女儿遭遇的"性无"《你的世界我不懂》,试图从契入女性生命体验的、浸透记忆和想象的日常生活出发,对国家的"他者"、历史的女性、性爱之救赎等进行深入探讨,从而获得女性自述体小说的历史纵深与现实意义,也为世界华文文学提供了新的视界与空间。
林祁
关键词:私小说
身体·性·忏悔——评日本新华侨女作家陈永和《一九七九年纪事》被引量:5
2016年
日本新华侨女作家陈永和以"女扮男装"的"我"叙述历史,通过"身体"书写特殊时期底层人物的命运,审视身体与身份、权力、性的重重纠葛,特别是揭示了从性虐到享虐的女性悲剧。不同于往常灵魂深处闹革命的《一九七九年纪事》,以身体性忏悔的冷静,对当今社会具有现代性意义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可以说这是日本华文文学对中国文学所奉献的一点"收获"。
林红
关键词:身体权力忏悔
从“崛起”到“漂流”——日本新华侨华人诗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主题是"崛起",新的美学原则也在崛起(1)。"三个崛起"论(2)(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为朦胧诗摇旗呐喊,在横遭围攻之中,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扫清了理论障碍,轰轰烈烈且意义深远。
林祁
关键词:美学原则中国新时期文学五四新文学诗歌研究诗歌精神
日籍华人女作家弥生笔下的中国形象——评弥生诗集《之间的心》
2019年
日籍华人女作家弥生诗集《之间的心》通过东瀛日本的痛苦体验与浓烈的乡愁,抒写沧桑而美丽的中国形象;通过记忆中的母爱,生成母亲般慈爱、包容的中国形象;立于中日“之间”,从审视他者中自我反思,关注“活的中国”与现代世界的互动,抒发对祖国绵绵不尽的诗意回望。弥生笔下的中国形象和华人作家在中日之间共有的“间性”写作,具有独特的异质审美价值,既与本土文化对话,又与全球语境对话,是一种走向“间性哲学”的跨文化研究。
林祁苗田
跨文化视域中的日本华文文学女性书写被引量:1
2020年
改革开放是我们的时代精神与创举。这一精神推动了跨文化之举,催生了世界华文文学,日本华文文学的女性书写也由此产生并发展。身处中日性别文化的夹缝中,日本华文文学的女性书写历经交错渐变的三个时期,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间性”文学。笔者通过女性成长的跨与痛;女性叙事的边缘“性”;女性表现与日本物哀;女性身体与日本式中毒,探讨其“如何现代、怎样文学”,进而探讨当代文化研究中的性别、族裔与文化身份等重要议题,可为跨文化视域打开新的讨论空间。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活跃在中日之间的华文女性书写正实践并探讨着这一理念,为新型国际关系作出犹如日本汉字“一生悬命”所言的辛勤努力。
林祁
关键词:跨文化女性叙事
《九歌》的“巫”文化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巫文化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之一,《楚辞·九歌》乃为我国巫文化的杰出代表作品。本文将《九歌》置于远古巫文化的视野中重读,从"巫神形象""巫与祭""群众狂欢""乐与舞"四个方面梳理《九歌》与"巫"文化,阐述与辨析其艺术价值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林祁张雪雁
关键词:巫文化《九歌》艺术价值
知日小说与“被囚禁的果实”——日本华文作家亦夫论被引量:1
2021年
改革开放以来,日本华文作家李长声、姜建强、万景路等,上承鲁迅东瀛文脉,构建了成就斐然的知日随笔,继而知日小说厚积薄发于21世纪初年,有三元里子、黑孩、哈南、亦夫1等,以留学、留日等方式,体验日本,感知日本,并以小说的方式呈现日本。知日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角度,是进入其内的写作,而不是外在的臆想话语。从他们笔下,可以读到一个相对真实的日本并含有深刻的反思。
林祁
关键词:华文作家黑孩厚积薄发臆想
女性身体与战争创伤的另类叙事——重读山崎朋子《望乡:底层女性史序章》
2019年
日本女作家山崎朋子《望乡:底层女性史序章》是战争创伤的另类叙事,它为背对祖国"望乡"的日本海外妓女魂鸣冤,把批判锋芒直指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通过阿崎婆等底层女性个人史,审视女性身体与国家权力及现代性,控诉侵略扩张。40年来,这一边缘叙事曾通过电影热播及译著的畅销,突破中日之间既有的政治纠葛及共有的男权意识形态,为中日文学关系增添了不可替代的一页。201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周年,重读这部战争创伤的另类叙事,进行更深层的反思,无疑将推进更为贴近历史、深入人心的国际文化交流。
林祁
关键词:女性身体
双乡之间与双语写作——日本新华侨田原诗论被引量:3
2014年
活跃于双乡之间的田原,在两种语言之间锤炼独特的诗歌语言,是母语的,又是超越母语的,其意义并不仅是华文文学在海外的拓展,而是中国新诗自身在海外的深入或者叫"生长"。由于他和他的诗成长在日本,在这块让中国人情感极其纠结,让中国诗人的痛永远新鲜的地方,纠结之痛,使其诗具有独特的异质审美价值。笔者把这些旅日诗人定位于"之间":在中日两国之间,在两种文化之间,在历史与现代之间,在昼夜之间,在男女之间……"之间"是一种不安定的变化状态。在"之间"碰撞,彷徨,焦虑。但"之间"促使思与诗成长,生命的陌生化带来了语言的陌生化效果。
林祁
关键词:陌生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