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10201120029)

作品数:4 被引量:60H指数:4
相关作者:何正嘉曹宏瑞李兵陈雪峰訾艳阳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3篇轴承
  • 2篇动力学建模
  • 2篇主轴
  • 2篇力学模型
  • 2篇故障诊断
  • 2篇滚动轴承
  • 2篇高速主轴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建模与...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有限元
  • 1篇离心
  • 1篇故障机理
  • 1篇仿真
  • 1篇高速滚动轴承

机构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曹宏瑞
  • 4篇何正嘉
  • 2篇李兵
  • 1篇牛蔺楷
  • 1篇陈雪峰
  • 1篇訾艳阳

传媒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滚动球轴承损伤故障动力学建模与仿真被引量:5
2014年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故障机理研究可深入了解故障出现后滚动轴承的振动响应特征,并可为故障诊断提供依据。构建了滚动球轴承的故障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中每个轴承元件(滚球、内圈及外圈)具有6个自由度,且考虑了元件之间的相对滑动和润滑牵引特性以及基座的动力学特性。在对局部损伤进行建模时,完整考虑了损伤出现后由于材料缺失而引入的额外间隙,以及损伤对赫兹接触刚度及接触载荷作用方向的影响,同时在时域和频域对特定故障模式(外圈和内圈分别具有局部表面损伤)下轴承的振动响应问题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动力学模型考虑了滚球和滚道之间的滑动和润滑牵引,因此计算得到的故障特征频率比基于纯滚动和简单运动学假设以及拟静力学的计算值更为精确和合理。利用已有文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模型的正确性。
牛蔺楷曹宏瑞何正嘉
关键词: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故障诊断故障机理
高速主轴离心膨胀及对轴承动态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1
2012年
以高速主轴系统为对象,将主轴转子和轴承内圈分别等效为等截面梁和空心圆盘,计算离心力作用下主轴转子和轴承内圈的径向弹性变形,并分析主轴转子与轴承连接状态随转速升高的变化趋势。考虑旋转部件的离心膨胀变形,建立高速主轴轴承动力学模型并进行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离心效应对主轴轴承径向预紧状态的影响,揭示高速主轴轴承动态特性随转速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离心力引起的径向膨胀变形使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圈之间的接触角减小,接触力增加。主轴轴承的轴向刚度和径向刚度均随转速的升高而降低。轴承内圈的离心膨胀变形对轴承轴向刚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轴承的径向刚度。
曹宏瑞李兵陈雪峰何正嘉
关键词:高速主轴轴承
高速主轴动力学建模及高速效应分析被引量:22
2012年
考虑高速旋转部件的离心力和陀螺力矩效应,利用Timoshenko梁单元和转盘单元建立主轴转子、转盘、主轴箱等部件有限元模型,并对Jones轴承模型进行扩展建立高速滚动轴承非线性模型。将各子部件模型进行集成,得到整个高速主轴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并进行试验验证。分别从转子陀螺力矩、转子离心力和轴承软化这三个角度,系统地研究高速旋转状态下主轴-轴承系统内部的速度效应及其对整个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系统存在较大的阻尼比(1%~5%)时,陀螺力矩对系统的直接频率响应函数影响不明显,但是对交叉传递函数的影响显著;随着主轴转速的升高,主轴转子的离心力效应会逐渐削弱主轴系统的刚度,最终使整个高速主轴系统的固有频率降低;必须综合考虑主轴转子的离心力效应和轴承的软化效应,才能比较准确地仿真高速主轴系统的动力学特性。
曹宏瑞李兵何正嘉
关键词:高速主轴动力学有限元
高速滚动轴承力学特性建模与损伤机理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滚动轴承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转子、高速数控机床主轴、高速列车轮对等高速旋转机械系统中,其力学特性和运行状态对整个转子系统的精度、可靠性及寿命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当转子-轴承系统在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和陀螺力矩,使轴承负荷增加,高速旋转的轴承内圈还将发生径向离心膨胀变形;另外,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工作温度将升高,转子、轴承等部件会发生热变形。在离心惯性力和工作温升的综合作用下,轴承结构元件的几何位置关系会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轴承的刚度、应力、应变等动态特性。考虑了旋转内圈离心膨胀和热膨胀变形对轴承内部几何位移的影响,对Jones提出的轴承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一种高速滚动轴承力学模型,可以预测滚动体与内圈、外圈之间的接触角、接触变形以及接触载荷等参数,并计算轴承刚度。在该轴承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静载荷、动态载荷及高转速等工况下滚动轴承内部接触载荷、接触位置的变化规律,并基于材料疲劳失效理论对轴承的损伤机理和早期损伤部位进行了分析,为高速滚动轴承的损伤识别和故障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曹宏瑞何正嘉訾艳阳
关键词:高速滚动轴承力学模型故障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