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60479)
-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5
- 相关作者:杨立宏李靖刘浩李寅辉周铭心更多>>
- 相关机构:新疆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乌鲁木齐地区老年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膳食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调查和分析乌鲁木齐地区老年维吾尔族T2DM的膳食危险因素,为本地区T2DM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病例对照方法在体检人群中选取新诊断的T2DM病例和对照,每组126例,进行膳食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血清生化及一般体格检查,分析两组间各变量差异,分析T2DM膳食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每日摄入能量(2867.75±748.04)kcal、脂肪(95.99±19.85)g、蛋白质(100.59±29.85)g、膳食胆固醉(334.92±94.63)m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TG、SBP和DBP均高于对照组(P<0.05);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1);两组糖类每日摄入量、血清TC、HDL-C'和LDL-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鲁木齐地区老年维吾尔族人群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膳食脂肪、维生素A、TG及遗传,独立保护因素包括膳食纤维、维生素E、维生素B1、钙摄入和运动。
- 刘浩李凯利李晶李莉郝拥玲朱建红刘扬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膳食病例对照
- 糖尿病中医证候与分子生物学理论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中医证候与分子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378例,将糖尿病分为阴虚热盛(94例)、脾虚痰湿型(96例)、气阴两虚(93例)、阴阳两虚(95例)四大类型。对分子生物学中β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抵抗作为研究对象,以HOMA-β评价β细胞基础分泌功能,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评价糖负荷后的胰岛素早期分泌功能,探讨糖尿病中医证候与分子生物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脾虚痰湿组空腹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高于气阴两虚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HOMA-β值脾虚痰湿组高于气阴两虚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气阴两虚证糖尿病患者与β细胞功能障碍的关系更加密切。分子生物学作为预防及治疗糖尿病疾病的新技术会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 李靖刘浩杨立宏周铭心
-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证候分子生物学胰岛素抵抗
- 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对糖尿病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将近几年2型糖尿病辨证分型及其代谢特征研究综述如下。
- 范姣刘浩杨立宏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证候特征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被引量:6
- 2016年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中医药治疗DPN的手段是多样的,西医治疗DPN多应用营养神经、改善神经微循环、抗氧化等药物,多种方法在DPN的治疗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就近几年来DPN的治疗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 楚慧慧刘浩
- 关键词:中西医治疗
-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组方规律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剂药物性味、归经的用药特征,从而中西医治疗奠定治疗甲状腺结节奠定相应的基础。方法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通过万方、CNKI以及维普等数据库,对检索到的近现代医家采用中医药的方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原始文献进行检索与分析,结合中医中药的理论与方证对应法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内治方药的组方以及用药规律。借鉴循证医学、中医中药理论以及方证对应法分析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组方规律。结果通过检索共收集共收集甲状腺结节内治方剂137首,用药729味,其中频次最高的前十味中药分别是柴胡、郁金、香附、茯苓、白芍、夏枯草、枳壳、贝母、青皮、法半夏。对所涉及到"药性"进行描述统计发现甲状腺结节用药主要是寒性药物,寒性及微寒药物占到了49.4%,其次是平性和温性药物,平性和温性占全部用药药性的36.3%;此外,甘味用药所占比例最大为35.8%,其次为苦、辛味药,比例经计算后为全部用药的50.7%,其他药味会产生较低的频次,而主要药物为归经药物,占24.7%,而后是胆经和心、肺、脾经的药物,以上三类归经占到了全部用药归经的77.9%。结论通过对药物性味归经的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发现甲状腺结节方剂用药其病位在肝,以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本,气滞血瘀痰凝为该病最关键的致病因素的病因病机。
- 李莉祁燕刘浩李晶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组方规律性味归经
- KCNQ1、SRR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及汉族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 探讨KCNQ1基因rs231362,rs2237892位点,SRR基因rs39130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维吾尔族、汉族T2DM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T2DM患者577例作为病例组,其中维吾尔族284例,汉族293例。从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中选取正常对照组307名,其中维吾尔族99名,汉族208名。用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样本群体代表性,采用imLDRTM多重SNP分型技术检测KCNQ1基因rs231362、rs2237892位点,SRR基因rs391300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结果 维吾尔族病例组KCNQ1基因rs231362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OR(95%CI)0.34(0.25~0.48),P<0.001];KCNQ1基因rs2237892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OR(95%CI)2.00(1.12~3.56),P<0.05];KCNQ1基因rs2237892位点在维吾尔族女性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OR(95%CI)2.59(1.13~5.93),P<0.05];维吾尔族男性病例组SRR基因rs391300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OR(95%CI)0.59(0.36~0.96),P<0.05]。结论 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初步观察到KCNQ1基因rs231362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是发生T2DM的保护因子,KCNQ1基因rs2237892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发生T2DM的易感因子,对于维吾尔族女性亦如此;SRR基因rs391300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是维吾尔族男性的保护因子。
- 李寅辉张婷婷刘浩
- 关键词:KCNQ1SRR多态性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与分子生物学理论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与分子生物学的相互关系。方法:将12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中医证候分布将患者分为气阴两亏证(45例)、脾肾阳虚证(38例)、气虚血瘀证(40例),选择同时期45例正常健康人群胃黏膜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患者胃黏膜组织样本和血清中EGF含量及EGFRmRNA的表达量,探讨中医证候与分子生物学表达的关系。结果:对照组与其他3组中医证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亏组患者胃黏膜组织样本血清中EGF含量和EGFRmRNA水平的表达下调,其下调指数与脾肾阳虚证组、气虚血瘀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基本病因病机以气阴两亏为主,通过测定血清EGF含量及EGFRmRNA表达量可以判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不同证候,因此通过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可以进一步判定不同中医证候。
- 李靖杨立宏曾斌芳
-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子生物学
-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药理作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系统评价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理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4年第3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维普数据库资源系统、Elsevier-Science Direct、牛津期刊数据库、英国医学期刊、Pub Med、医学文摘资料库、循证医学等中英文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2006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集关于西格列汀的药理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3 2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西格列汀组相比安慰剂组,能够轻度增加患者体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0.26,95%可信区间(-0.10,0.62),P=0.16];西格列汀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效果优于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数差11.02,95%可信区间(7.96,14.09),P<0.000 01];西格列汀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危险度0.95,95%可信区间(0.69,1.29),P=0.73]。结论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增强胰岛β细胞活性,没有明显的增加体重作用,且无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它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合理的选择。
- 李寅辉李凯利刘浩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 TCF7L2基因rs290487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2型糖尿病中医基本证候关系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分析TCF7L2基因rs290487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2型糖尿病中医基本证候的相关性,以指导辨证分型。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288例、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2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聚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进行TCF7L2基因rs290487位点多态性分析,同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调查分析,再关联分析中医证候与TCF7L2基因rs290487位点多态性的交互作用。结果维吾尔族和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中均以脾虚痰湿证分布最多,其次为气虚血瘀证,其他证型分布最少。不同族别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F7L2基因rs290487位点基因型在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各中医证型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02、4.238,P=0.031、0.042);维吾尔族患者中脾虚痰湿证与气阴两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2,P=0.037),汉族患者中气虚血瘀证与其他证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93,=0.010)。结论维吾尔族和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型与TCF7L2基因rs290487多态性位点均有内在关系。
- 李靖刘浩杨立宏杨立宏史红
- 关键词:糖尿病基本证候TCF7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