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350)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包维楷周卫生吴宁刘鑫闫晓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早熟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青藏高原东部
  • 1篇亚高山
  • 1篇亚高山森林
  • 1篇引种
  • 1篇原始林
  • 1篇云杉
  • 1篇苔藓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紫果云杉
  • 1篇自然恢复
  • 1篇晚熟
  • 1篇物种
  • 1篇物种组成
  • 1篇林线
  • 1篇猫尾草
  • 1篇冷地早熟禾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篇吴宁
  • 2篇周卫生
  • 2篇包维楷
  • 1篇闫晓丽
  • 1篇刘鑫

传媒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国青藏高原东部冷地早熟禾生长与潜在的繁殖对降水量缺乏的反应
2012年
在中国青藏高原的东部,2006年生长季节的降雨量比前一年少.为了探索草对干旱年的反应策略,研究了降雨量丰富的2005年与降雨量贫乏的2006年高寒草甸优势种群冷地早熟禾生长与潜在的繁殖变化.在降雨量贫乏的年份,冷地早熟禾生殖枝生物量、地上与地下生物量明显的减少,但地上/地下生物量之比和营养枝生物量增加.在2006年花序C的含量明显增加,但根C的含量明显减少,植株各构件N的含量与C/N比并没有明显的不同.2005年与2006年的有性繁殖没有明显的不同,季节降雨量的缺乏导致更高的早春萌蘖或分蘖死亡.这个结果表明:冷地早熟禾对降雨量缺乏(干旱)表现为更小的植株体,分配更多比例的生物量到地上,分配更多的C到花序,繁殖方式倾向于有性繁殖.
周卫生吴宁
关键词:干旱繁殖冷地早熟禾青藏高原东部
红原县引种早熟与晚熟猫尾草的核型分析
2012年
对红原县引种早熟与晚熟猫尾草(Phleum pratense L.)细胞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研究表明,早熟猫尾草染色体数为2n=28,染色体的核型为K(2n)=2n=4x=28=22m+4sm(SAT)+2st(SAT),其中第5、11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8对染色体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各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8对染色体携带随体;晚熟猫尾草染色体数为2n=42,染色体的核型为K(2n)=2n=6x=42=2M+24m+14sm+2sm(SAT),其中第3、4、6、11、12、13、14、20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8对染色体为正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22号为B染色体,其余各对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1对染色体携带随体.早熟与晚熟猫尾草都属2A核型.
周卫生吴宁
关键词:猫尾草早熟晚熟核型
亚高山次生桦木林地表苔藓组成与多样性被引量:3
2011年
桦木林(Betulaspp.)是我国原始冷杉林(Abiesspp.)皆伐后自然恢复形成的主要次生林之一,为揭示其发育过程中地表苔藓组成与多样性差异,评估其自然恢复状况,我们选择了四川省金川县507林场地形条件基本一致的3个桦木林地以及1个原始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林地,调查了地表苔藓层结构和物种组成。结果显示:(1)桦木林的地表苔藓植物盖度低于原始林,不同年龄的桦木林之间其盖度没有差异(P>0.05),但优势种的组成差异及物种替代明显;(2)桦木林地表苔藓物种丰富度较原始林高,不同年龄相比,9年生和22年生较42年生桦木林地表苔藓种类丰富;(3)未郁闭桦木林(9年生)与郁闭林(22年生和42年生)间的地表苔藓物种组成相似程度(相似性系数为0.24-0.29)低于它与原始林间的相似程度(0.51);22年生和42年生桦木林间地表苔藓物种组成相似程度(相似性系数为0.50)高于它们与原始林间的相似性程度(0.13-0.24),在自然恢复过程中,桦木林与原始林下地表苔藓共有种数量逐渐减少,相似程度降低。原始林下35种地表苔藓植物中只有25种存在于迹地桦木林地。上述分析表明:迹地上自然恢复9-42年的桦木林下地表苔藓多样性虽然较云杉人工林高,但仅保存约71%的原始林下种类,而约有29%的敏感苔藓种类无法通过次生林自然恢复过程得以保育或恢复。
闫晓丽包维楷
关键词:采伐迹地自然恢复亚高山森林
青藏高原东部近林线紫果云杉原始林的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被引量:9
2011年
原始云杉林是青藏高原东部林区近林线森林的重要类型之一,但关于其林分结构与多样性的科学认识到目前为止仍然是贫乏的。为了揭示云杉原始林的层次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维管植物组成特点,选择四川省壤塘县北部日柯沟近林线的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原始林为对象,调查了6个40m×50m样地的乔木层结构,并在样地内采用机械布点的方法设置180个小样方,调查了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层结构以及灌草层物种组成。结果显示:(1)云杉原始林为复层异龄林,乔木层分化明显,可划分为4个亚层;幼树密度不高但集中分布于林窗及其边缘(144±93株/ha);(2)林下灌木盖度与物种丰富度低,层片结构简单,呈明显的斑块状分布;而草本层与苔藓层发达,盖度与物种丰富度均较高;(3)6个样地共发现维管植物124种,隶属于30科68属。其中草本109种,灌木15种,以温带区系成分占优势,特有性缺乏;生活型以地面芽植物为主体(61.29%)。综合分析表明,该林分为藓类云杉林,群落结构完整、稳定,自然更新能力强,与本区域内亚高山或高山林线森林具有相似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点,但群落结构则明显不同。
刘鑫包维楷
关键词:群落结构青藏高原东部原始林物种组成林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