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07285210010)
-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 相关作者:胡广录赵文智刘鹄李守波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绿洲灌区小麦水分生产率在不同尺度上的变化被引量:12
- 2009年
- 水分生产率是衡量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用水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综合指标。文章根据民乐县洪水河灌区1995-2006 年的气象、灌溉用水量、灌溉面积、作物产量资料,从田间、斗渠、干渠、灌区4个不同尺度分析了小麦灌溉水分生产率年份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尺度上平均灌溉水分生产率不同,田间尺度为1.414 kg/m3,斗渠尺度为1.013 kg/m3, 干渠尺度为1.089 kg/m3,灌区尺度为0.894 kg/m3,并且不同尺度上的灌溉水分生产率在年份间的差异也比较大。2001 年洪水河灌区实施了节水灌溉工程,不同尺度上的平均灌溉水分生产率在2001-2006年较1995-2000年有所提高,田间、斗渠、干渠、灌区分别提高了7.9%、19.4%、16.5%、7.4%,说明目前斗渠、干渠尺度上节水力度大,节水效益明显, 而灌区尺度还有较大的节水潜力,应成为未来农业节水研究的重点。
- 胡广录赵文智
- 关键词:水分生产率灌溉渠道节水工程绿洲灌区小麦
- 内陆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以童子坝河流域为例被引量:5
- 2010年
- 以1987年、2000年、2008年3期LandsatTM影像为信息源,在GIS技术和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支持下,获得了民乐县童子坝河流域研究区不同时期的景观类型信息和描述景观格局特征的8个景观指数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分析了实施综合治理前后流域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在类型水平上,各种草地景观类型的斑块呈现边缘整齐、形状规则的特点,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减小,聚合度增加;特别是高覆盖度草地的斑块数目、平均斑块面积都呈增加趋势,斑块边界形状变得连续、规则,显现出人为干扰的痕迹;河床、河漫滩景观的斑块数目减少,斑块边界形状趋于规整,贯穿连通性增强。②在景观水平上,景观空间格局规整有序,景观多样性提高,异质性增加,破碎化程度减小,空间连接性增强,以高覆盖度草地为主的景观优势显著体现出来。③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对童子坝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是积极有效的,这可为内陆河小流域继续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胡广录赵文智刘鹄李守波
- 关键词:流域综合治理景观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