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200113900018)

作品数:8 被引量:439H指数:6
相关作者:马昌前林广春肖庆辉杨坤光王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花岗岩
  • 3篇构造环境
  • 2篇岩浆
  • 2篇岩浆混合
  • 2篇年代学
  • 2篇中生代
  • 2篇锆石
  • 2篇环斑结构
  • 2篇北秦岭
  • 1篇地壳
  • 1篇地壳生长
  • 1篇地壳演化
  • 1篇地壳运动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定年
  • 1篇新元古代
  • 1篇岩基
  • 1篇岩浆动力学
  • 1篇岩类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长安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成都地质矿产...
  • 1篇国土资源部信...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宜昌地质矿产...

作者

  • 3篇肖庆辉
  • 3篇林广春
  • 3篇马昌前
  • 2篇杨坤光
  • 2篇王晓霞
  • 2篇王涛
  • 1篇张昱
  • 1篇王人镜
  • 1篇续海金
  • 1篇钟玉芳
  • 1篇李再会
  • 1篇王晓地
  • 1篇童劲松
  • 1篇邢作云
  • 1篇伍光英
  • 1篇刘强
  • 1篇明厚利
  • 1篇佘振兵
  • 1篇汪雄武

传媒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岩石学报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华南地质与矿...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南方国土资源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5篇2003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黄陵岩基A型花岗岩的厘定被引量:3
2007年
黄陵岩基A型花岗岩为钾长-二长花岗岩,为准铝质、富SiO2、高碱、低CaO和MgO、高FeO^*/MgO;明显亏损Ba、Sr、P、Ti、Eu,富Nb、Th、Zr、Y等高场强元素,Ga/Al比值高。这些特征与该区Ⅰ型花岗岩有明显的区别,是一种典型的A2型花岗岩。黄陵岩基A型花岗岩形成时代为800~770Ma,表明扬子地块北缘在新元古代处于拉张阶段,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背景有关。
李再会汪雄武王晓地
关键词: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新元古代
江西九岭花岗岩类复式岩基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被引量:108
2005年
江西九岭花岗岩体产于扬子地块东南缘,是我国华南的一个规模巨大的复式花岗岩基.该岩体一直被认为是在晋宁期、海西期和燕山期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在对该复式岩基进行详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锆石SHRIMPUPb年龄测定,过去认为是晋宁期形成的花岗岩样品,测出的206Pb/238U年龄为(9828±8)Ma;而原来认为是海西期形成的甘坊岩体测出的年龄为(820±10)Ma,说明该区不存在海西期的花岗岩,结合其他新的年代学资料推测扬子板块内可能不存在加里东—海西期的岩体;原认为是燕山中期的样品测出的年龄为(151.4±2.4)Ma,研究结果与原来的一致.此外,还获得了1.4~1.9Ga的继承锆石的年龄,可能代表九岭新元古代花岗岩源岩的年龄.
钟玉芳马昌前佘振兵林广春续海金王人镜杨坤光刘强
关键词:SHRIMP锆石U-PB年龄继承锆石
北秦岭老君山和秦岭梁环斑结构花岗岩及构造环境——一种可能的造山带型环斑花岗岩被引量:60
2003年
老君山和秦岭梁岩体产于秦岭造山带商丹缝合带北侧,其岩石普遍发育环斑结构,表现为碱性长石巨晶多为卵球状,有些发育斜长石外壳,有些不发育。这不同于一般花岗岩局部出现的具斜长石外壳自形碱性长石巨晶结构。在地球化学上,该岩石显示I-A型花岗岩过渡特点。区域背景、构造被动定位特点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表明,它们可能定位于后碰撞或后造山环境。这些特征与典型的元古代克拉通非造山环境中的环斑花岗岩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差异,而与巴西造山带中环斑花岗岩较为相似。本文认为,它们不是一般的斑状花岗岩,而是最近注意研究的环斑结构花岗岩,有可能是一种造山带型环斑花岗岩,即产于造山带中的非典型环斑花岗岩。
王晓霞王涛卢欣祥肖庆辉
关键词:环斑结构后碰撞
花岗岩中镁铁质微粒包体研究综述
2003年
花岗质岩石中广泛产出的镁铁质微粒包体的成因是复杂的,文章通过对鄂东铁山、江西九岭等地岩体中镁铁质微粒包体显微结构的观察,认为是岩浆结晶的产物,并详细叙述了其宏观特征及其成因解释。镁铁质微粒包体的显微结构记录了岩浆结晶的历史和岩浆混合作用的信息,并反映了岩浆的流动特性。镁铁质微粒包体的研究,对了解花岗岩成岩环境、岩浆起源及形成演化、岩浆动力学、岩体侵位方式以及成矿作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林广春
关键词:镁铁质微粒包体花岗岩岩浆混合成矿作用岩浆动力学
当代花岗岩研究的几个重要前沿被引量:72
2003年
近 10多年来 ,人们已认识到大多数花岗岩浆的发育和演化受岩石圈上地幔作用过程的制约 ,开创了把壳幔相互作用研究与花岗岩形成演化紧密结合的新方向 ,这个新的研究方向的科学前沿主要是花岗岩形成与大陆生长和深部过程的关系 ;花岗岩形成的深熔作用和热源以及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与构造环境。这些前沿研究试图从大陆生长及大陆动力学的层次去认识花岗岩成因 ,以期能建立起一个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的框架 ,并进一步通过这一框架追索它们形成时热能传递的机理及其体制。因此 ,研究花岗岩不仅可以获得花岗岩物质来源和构造环境的信息 ,而且可以获得壳幔物质运动的状态、过程、动力学等问题的本质、深部能量 (热能 )的传导、转化的重要信息。探索和解译这些信息 ,对于认识大陆生长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 ,是解决当今大陆地质演化 ,建立大陆动力学关键问题之一 ,是继花岗岩物质来源、构造环境研究的花岗岩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的开始 ,因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肖庆辉邢作云张昱伍光英童劲松
关键词:花岗岩大陆地壳生长深熔作用构造环境
北秦岭老君山、秦岭梁环斑结构花岗岩岩浆混合的岩相学证据及其意义被引量:49
2002年
老君山和秦岭梁岩体具有明显的岩浆混合特征。岩体中暗色包体发育,主要类型为细粒闪长质和二长质的岩浆包体,有的岩浆包体具有细粒边,有的和寄主岩石呈过渡关系。包体的矿物组合明显不平衡:出现石英-角闪石眼斑;暗色矿物中有石英包裹体;磷灰石呈针状。在包体、寄主岩石及其边界上广泛出现卵球状的碱性长石斑晶。这些混合特征表明:老君山和秦岭梁环斑结构花岗岩、环斑结构与岩浆混合关系紧密;岩浆作用也具双峰式的特点,表现为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的混合。这为探讨该类花岗岩和环斑结构的成因提供了直接的岩石学依据。同时,也为探讨北秦岭中生代壳幔混合作用和地壳增生提供了新的信息。
王晓霞王涛卢欣祥肖庆辉
关键词:环斑结构环斑花岗岩岩浆混合秦岭造山带中生代
大别山中生代地壳从挤压转向伸展的时间:花岗岩的证据被引量:136
2003年
采用颗粒级锆石U-Ph定年和角闪石-黑云母的Ar-Ar定年方法,测得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内刘家洼高Sr/Y花岗岩的结晶锆石年龄为135.4±2.7Ma,分流铺高Sr/Y花岗岩的角闪石和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分别为139.0±1.0和125.3±0.2Ma。这些岩体侵位之后,又有与伸展作用有关的铁镁质岩体和具负Sr和Eu异常的花岗岩类侵入,其同位素年龄在105~130Ma之间。两类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对比表明,从早到晚,岩石的碱性增强,K_2O含量升高,FeO/(FeO+MgO)比值增大,Sr/Y比值降低,表明从早到晚地壳岩浆房深度变浅。从早白垩世开始的地壳尺度的流变学分层以及地壳岩石的熔融与流动,促进了地壳伸展作用和深埋岩石剥露。形成于135Ma前的高Sr/Y花岗岩,是加厚地壳开始减薄以及地壳从挤压向伸展转换过程的产物。
马昌前杨坤光明厚利林广春
关键词:中生代地壳运动花岗岩锆石U-PB定年同位素年代学
过铝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与构造环境研究综述被引量:30
2003年
概述了过铝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及形成的构造背景 ,特别介绍了过铝花岗岩岩浆的来源及其鉴别标志 ,指出过铝花岗岩岩浆按物质来源可分为壳源、幔源和壳幔混源三种类型 ,是地壳、地幔以及地壳物质与地幔物质相互混合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各种不同类型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地壳源与地幔源之间的连续谱系 ,并简要介绍了 CPG和 MPG两种主要过铝花岗岩的成因机制。提出了过铝花岗岩形成环境的综合判别准则 ,指出过铝花岗岩不仅可以形成于碰撞造山过程中的挤压性构造环境 。
林广春马昌前
关键词:过铝花岗岩岩石成因构造环境地壳演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