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4061)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高星王伟侯献华杨飞陈立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
  • 2篇地幔
  • 2篇地幔动力学
  • 2篇岩石
  • 2篇岩石圈
  • 2篇震源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驱动力
  • 2篇联合模拟
  • 1篇地壳
  • 1篇地壳结构
  • 1篇地壳结构特征
  • 1篇地震采集
  • 1篇地震剖面
  • 1篇地震灾害
  • 1篇地震震源
  • 1篇地震震源机制
  • 1篇地震震源机制...
  • 1篇动校正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震局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4篇高星
  • 2篇王伟
  • 1篇张小艳
  • 1篇刘红兵
  • 1篇赵俊猛
  • 1篇王信国
  • 1篇姚振兴
  • 1篇杨飞
  • 1篇郭志
  • 1篇张金海
  • 1篇王伟
  • 1篇裴顺平
  • 1篇侯献华
  • 1篇陈立春
  • 1篇高星
  • 1篇侯志伟
  • 1篇张英慧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地质
  • 1篇Applie...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 1篇地球科学期刊...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和邻近地区大规模变形的驱动力:岩石圈和地幔动力学联合模拟
<正>自从1975年Molnar and Tapponnier[1]描述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大规模变形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外科学家对该地区大规模变形的力源进行了研究。然而,迄今为止,造成这一地球上最大规模变形的驱动力还没有完...
王信国William E.HoltAttreyee Ghosh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M7.0和9日新疆精河M6.6地震震源机制解被引量:7
2018年
文中利用地震学联合研究会(IRIS)数据管理中心提供的全球地震事件波形资料,基于W-Phase震相资料,采用矩张量反演方法研究2017年8月8日和9日分别发生在四川省九寨沟的M7. 0地震和新疆精河M6. 5地震的震源机制。反演结果显示2017年8月8日发生的四川省九寨沟M7. 0地震的2个节面分别为走向152. 7°、倾角61. 4°、滑动角-4. 8°和走向245. 0°、倾角85. 8°、滑动角-151. 3°,震源深度为14km,该结果表明九寨沟地震以走滑型为主,2个节面分别呈NW向和SE向展布。2017年8月9日发生的新疆精河M6. 6地震的2个节面分别为走向100. 6°、倾角27. 5°、滑动角114. 1°和走向253. 9°、倾角65. 1°、滑动角78. 0°,震源深度为16km,该结果表明精河地震为以逆冲型为主的地震破裂事件,2个节面均为近EW向,震源性质与区域地震构造背景一致。
郭志陈立春李通高星
关键词:矩张量反演
公众参与式地震灾情信息服务平台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由政府等权威机构监测、采集地震灾情信息后,向公众通告并指导公众采取应对措施,是当前防震减灾过程中的主要信息流通模式。然而,在这种信息单向流动模式中,公众缺少主动查询获取和反馈灾情信息的渠道,不利于防震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本文针对现有地震信息系统在公众信息服务方面的不足,首先分析了公众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ublic Particip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PPGIS)的特点及应用,从地震灾害管理的整个周期出发,将地震灾害信息分为4大类,进行平台数据库和功能设计;随后,探讨了基于PPGIS的大众地震信息服务平台,在公众主动获取多源地震灾情和地震知识、提交和反馈灾情信息与救助需求,以及参与灾后重建等方面的作用,并分析了该平台中用户数据质量及质量控制流程;最后,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PPGIS的大众地震灾情信息服务平台原型系统,为解决公众地震灾情获取和反馈提供了可行性方案,为类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参考。
高方红侯志伟高星
关键词:公众参与地震灾害信息平台
基于Padé逼近的各向同性介质长偏移距动校正(英文)被引量:1
2016年
动校正对于长偏移距地震资料尤其是深层反射的地震资料十分重要。基于短偏移距假设的传统双曲动校正方法或者基于连分式展开的动校正方法在长偏移距会失效。本文基于Padé逼近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各向同性介质的长偏移距动校正新方法。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长偏移距的动校正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已知的动校正方法。传统动校正方法在偏移距与深度比值为2时误差超过5ms,该比值为3时误差超过10ms。相比之下,[3,3]阶Padé逼近动校正方法在偏移距与深度比值为3时的误差不超过5ms。在Cooper盆地Tirrawarra井数据合成的平层模型实验中,[3,3]阶Padé逼近动校正方法的偏移距与深度比值有效范围是其他动校正方法的两倍以上。[7,7]阶Padé逼近动校正方法的精度较[3,3]阶Padé逼近具有更进一步的提升。
宋汉杰张金海姚振兴
关键词:PADE逼近动校正各向同性
青藏高原和邻近地区大规模变形的驱动力:岩石圈和地幔动力学联合模拟
<正>自从1975年Molnar and Tapponnier[1]描述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大规模变形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外科学家对该地区大规模变形的力源进行了研究。然而,迄今为止,造成这一地球上最大规模变形的驱动力还没有完...
王信国William E.HoltAttreyee Ghosh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樟木-双湖宽频带地震剖面地壳结构特征
2014年
本文对青藏高原中部樟木一双湖宽频带数字台站探测剖面资料用接收函数共转换点叠加、H-K扫描方法处理,得到清晰的莫霍面结构特征:雅鲁藏布缝合带以南莫霍面北倾,莫霍面明显错断,断距达10公里;班公-怒江缝合带以北莫霍面南倾,缝合带附近莫霍面具有间断特征;莫霍面埋深在喜马拉雅地体最浅(50-60公里),拉萨地体达到最深(80公里),在羌塘地体为70公里。沿剖面青藏高原地壳平均泊松比为0.26—0.29,整体都较高并探讨了莫霍面间断、错断与地壳、地幔物质交换关系。
王伟赵俊猛高星琚长辉刘红兵裴顺平
关键词:接收函数偏移成像莫霍面缝合带
隧道工程勘察中的超前预报成像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针对地下工程领域隧道超前预报地震波波场传播与成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数值模拟,构建二维含低速异常的隧道介质模型,研究隧道弹性波场传播规律和异常体边界成像准确性.首先,利用一阶速度-应力波动方程和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计算方法,导出隧道超前预报数值模拟的稳定性条件和边界条件,对上述隧道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识别波场特征;其次,利用叠前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对压制噪音干扰后的波场在互相关成像条件下,对隧道模型中的异常体边界进行逆时偏移成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正演获得异常体边界清晰的反射波和角点产生的散射波;逆时偏移算法获得隧道内异常体准确成像结果,从而大大提高隧道超前预报的分辨率与准确性;靠近掌子面单一震源、多道接收观测系统对异常体成像效果最佳,为隧道内高效数据采集提供理论依据.
查欣洁高星王伟侯献华杨飞张小艳
关键词:交错网格逆时偏移
复杂山区高分辨率地震采集分析与应用-以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震源药柱激发因素选择是影响地震资料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南方复杂山区高分辨率地震采集中合理选择激发岩性、井深、药量等激发因素尤为重要.本文根据复杂山区地震地质条件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从理论上分析了地震激发机理、井深、药量、虚反射效应、岩性与药柱长度等对激发子波的影响,开展了基于适应近地表结构特征的动态井深设计、双微测井和综合表层结构调查(微测井和高密度电法联合)等,结合四川盆地及周缘等地区不同地震地质条件下进行了采集试验研究,获得了高品质单炮记录.
王伟高星张小艳查欣洁张英慧李桂林
关键词:地震采集微测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