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2011-01)

作品数:4 被引量:43H指数:3
相关作者:汪阳东陈益存田胜平占志勇斯林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山苍子
  • 2篇聚类分析
  • 1篇叶片
  • 1篇引物
  • 1篇引物筛选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 1篇天然种群
  • 1篇柠檬
  • 1篇种群
  • 1篇种实性状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精油
  • 1篇精油含量
  • 1篇居群
  • 1篇挥发油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组

机构

  • 4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陈益存
  • 4篇汪阳东
  • 3篇田胜平
  • 2篇斯林林
  • 2篇占志勇
  • 1篇田胜尼
  • 1篇韩小娇
  • 1篇张静

传媒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植物资源与环...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4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山苍子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其引物筛选被引量:8
2012年
通过对山苍子幼嫩叶片、顶芽、花蕾3种组织的DNA提取效果分析和对影响酶切及选择性扩增效果的4个主要因素(酶切时间、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的比较研究,建立了适合于山苍子AFLP分析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山苍子的顶芽是较好的DNA提取材料;山苍子基因组DNA经5 U EcoR I和5 U Mse I酶切1 h即可完全酶切;最佳的选择性扩增体系为20μL反应体系中含有1.0 U rTaq聚合酶、2.0μL 10×PCR缓冲液、1.8μL 25mmol.L-1MgCl2、1.4μL 2.5 mmol.L-1dNTP、100 ng.μL-1引物各1.0μL。使用该反应体系获得了清晰、稳定的DNA指纹图谱,并筛选出10对多态性较好的AFLP引物组合,为利用AFLP标记技术进一步开展山苍子种群遗传结构、遗传分化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田胜平汪阳东陈益存占志勇斯林林
关键词:山苍子基因组DNAAFLP
山鸡椒挥发油GC-MS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研究
2012年
为控制山鸡椒挥发油的质量,通过水蒸气蒸馏法分离出山鸡椒挥发油,利用GC-MS建立了山鸡椒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显示16批样本图谱共匹配出27个共有峰,以此27个峰为评价指标,样本的相似度均大于0.98。对27个共有峰中的18个峰进行了定性,以此18个峰为评价指标,方法学考察结果较好,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建立的GC-MS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模式识别显示不同产地间和同一产地内的山鸡椒挥发油都存在差异。
斯林林汪阳东陈益存张静田胜尼
关键词: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山苍子天然种群叶片和种实性状的表型多样性被引量:35
2012年
为揭示山苍子(Litsea cubeba)天然种群叶片和种实性状的表型变异程度及其变异规律,调查了长江以南7个省份共10个天然种群的叶片和种实性状,并对其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山苍子的叶片和种实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存在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各性状表型分化系数(Vst)均值为60.19%,种群表型性状分化以种群间变异为主;2)果实形态、叶片形态、果实重和种子重4类性状的Vst均值分别为51.27%、66.66%、54.57%和72.29%;平均变异系数(CV)分别为6.60%、16.91%、19.71%和13.40%;果实形态的表型分化系数和变异系数最小,表明其性状最为稳定;3)10个表型性状间多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较差;4)系统聚类将10个种群共分为4类,种群间的分类并没有依地理距离而聚类,表型性状的Mahalanobis距离与地理距离的相关不显著(r=0.042,P=0.821),进一步表明山苍子叶片和种实性状的变异在空间上是不连续性的。研究结果为今后山苍子种质资源的保存和育种策略的制定奠定基础。
田胜平汪阳东陈益存韩小娇占志勇
关键词:山苍子天然种群表型多样性
不同居群山苍子果实精油和柠檬醛含量及其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2年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相色谱技术对取自浙江富阳、贵州毕节和织金、湖南永州、福建永安和建瓯、云南景东、四川长宁、江西安远和分宜10个居群的山苍子〔Litsea cubeba(Lour.)Pers.〕果实精油含量和柠檬醛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果实精油含量和柠檬醛含量与地理-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对供试居群进行了聚类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各居群的果实精油含量和柠檬醛含量差异显著,精油含量均值为3.60%,变异系数(CV)为1.54%~10.46%;柠檬醛含量均值为3.52%,CV为24.78%~40.54%;云南景东居群精油含量最高(4.56%)、江西分宜居群最低(3.14%);福建永安居群柠檬醛含量最高(7.01%)、贵州毕节居群最低(1.85%),且柠檬醛含量的表型分化系数为57.87%,说明居群间柠檬醛含量的变异幅度大于精油含量,且居群间柠檬醛含量的变异程度大于居群内。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山苍子果实精油含量与经度和7月均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年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柠檬醛含量与经度和年降雨量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精油含量随经度增大而降低,且受环境水分和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而柠檬醛含量随经度增大而提高,并明显受生境中水分条件的调节。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15处,供试的10个山苍子居群主要分成3类,根据地理位置大体可划分为西南部和东南部2个种质类型,其中福建永安居群较为特殊。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居群山苍子果实精油含量和柠檬醛含量差异与遗传特性、地理分布和生境气候条件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田胜平汪阳东陈益存楼君余文仙
关键词:精油含量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