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2005DIB5J034)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罗礼智张庆问锦曾孙延勇雷仲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研究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红火蚁
  • 1篇使用量
  • 1篇饲养
  • 1篇田间
  • 1篇田间防治
  • 1篇田间防治效果
  • 1篇人工饲养
  • 1篇保幼激素
  • 1篇保幼激素类似...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3篇罗礼智
  • 2篇张庆
  • 1篇王音
  • 1篇雷仲仁
  • 1篇孙延勇
  • 1篇问锦曾

传媒

  • 3篇植物保护
  • 1篇昆虫知识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氟磺酰胺毒饵使用量对红火蚁防治效果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在确定了氟磺酰胺毒饵对红火蚁控制效果的基础上,就氟磺酰胺毒饵的使用量对红火蚁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25 g/巢的范围内,氟磺酰胺毒饵都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防治效果及蚁巢的死亡程度会因施药量的不同而异。5 g/巢的剂量可在40 d内获得平均为96.7%的防效,但不能将所有的蚁巢杀死。10-25 g/巢的剂量可以在30-40 d内使蚁巢死亡,但蚁巢100%死亡所需的时间会因剂量的减少而延长。工蚁数量下降的程度不会因氟磺酰胺毒饵的使用量而产生差异。为此,建议在使用氟磺酰胺毒饵防治红火蚁时,可在10-25 g/巢的范围内根据蚁巢大小调整使用量。
罗礼智黄家善张海翔陈景成彭熙棉
关键词:红火蚁使用量
红火蚁的人工饲养方法被引量:4
2007年
以石膏和沙子为主要材料,建立了红火蚁人工蚁巢。结果表明,经过1个月的人工饲养,红火蚁能够在这两种人工蚁巢中存活、发育,以及产生有翅性蚁,其死亡率为17%~19%,与自然蚁巢相比无显著差异。同时人工饲养蚁对毒死蜱的敏感性与自然蚁也无显著差异。种群数量随饲养周期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可以为红火蚁研究提供大量均一的试虫。
孙延勇王音雷仲仁问锦曾
关键词:红火蚁人工饲养
保幼激素类似物对红火蚁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我国发现红火蚁已有4年,但防治技术、产品依然匮乏。为了改善、提高我国红火蚁的防治技术水平,本文就保幼激素类似物(JHA)对红火蚁的作用表现和防治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JHA可以造成蚁后卵巢萎缩、产卵量减少,导致发育畸形和蚁群等级比例失调,如工蚁数量减少、生殖型幼虫比例以及处女蚁后数量增加等,并最终导致整个蚁群死亡。JHA杀虫剂活性高、低残毒、对环境污染小,在田间防治红火蚁效果彻底,并可有效地防止防治区红火蚁种群的再入侵(re-invasion),但JHA毒饵也存在着防治效果缓慢等问题。本文就克服此类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张庆罗礼智黄绍宁
关键词:红火蚁
氟磺酰胺复配毒饵对红火蚁的田间防治效果被引量:2
2010年
在深圳市龙岗区和宝安区对氟磺酰胺复配毒饵进行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15d,龙岗实验区蚁巢周围均有死亡工蚁陆续出现。第7d时,0.75%氟磺酰胺复配毒饵防治效果为16.99%,第28d时防治效果达47.43%,在试验结束的第140d时防治效果达97.93%;对照药剂0.5%氟磺酰胺毒饵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防除效果迅速,在第7d防治效果达50%以上。在宝安实验区,蚁巢的防治效果也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第28d的防治效果为51.65%,试验结束时防治效果达到94.72%;对照药剂0.5%氟磺酰胺毒饵42d防治效果达最大值为92.88%。上述结果显示,0.75%氟磺酰胺复配毒饵具有较快压低红火蚁种群密度,持效控制实验区红火蚁种群的特点。
张庆罗礼智黄绍宁
关键词:红火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