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ZCX1-Y-02)

作品数:19 被引量:619H指数:13
相关作者:周成虎骆剑承张树文张养贞黄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5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土地利用
  • 7篇遥感
  • 5篇GIS
  • 4篇信息系统
  • 3篇地理信息
  • 3篇地理信息系统
  • 3篇遥感影像
  • 2篇地学
  • 2篇地学知识
  • 2篇地震
  • 2篇知识
  • 2篇统计分析
  • 2篇土地覆被
  • 2篇驱动力
  • 2篇覆被变化
  • 1篇地理特征
  • 1篇地学分析
  • 1篇地震事件
  • 1篇地震信息
  • 1篇地震信息系统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6篇周成虎
  • 5篇张树文
  • 5篇骆剑承
  • 4篇张养贞
  • 3篇裴韬
  • 3篇刘湘南
  • 3篇黄方
  • 3篇吴世新
  • 2篇乔木
  • 2篇梁怡
  • 2篇杨涵
  • 2篇王芳芳
  • 2篇叶宝莹
  • 1篇严登华
  • 1篇蔡强
  • 1篇赵晓丽
  • 1篇邓伟
  • 1篇陈锦标
  • 1篇李全林
  • 1篇杨艳

传媒

  • 3篇中国图象图形...
  • 2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东北师大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7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时空数据智能化处理与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被引量:19
2001年
首先回顾了时空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发展历史 ,探讨了开展智能化研究的必要性 ,并提出了具有层次结构的时空数据智能化处理和分析的体系结构 .结合第四代基于特征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和技术 ,提出发展地理智能系统需要着重解决几个关键问题 :地学知识的表达与推理 ;建立多尺度时空数据融合模型 ;时空数据统计特性的模型化表达 ;引进人工智能领域最新方法 ,设计有效、快速的时空数据的特征表达、分析、数据挖掘、知识发现等算法 ,形成一系列时空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和分析功能 .
骆剑承周成虎梁怡裴韬
关键词:时空数据智能化地学知识地理信息系统时空数据库地理特征
基于遥感和GIS的三江平原农业景观空间格局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结合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特征,通过分析景观类型的斑块大小、数量与形状特征以及主要景观要素间的转化关系,定量反映了1996~2000年三江平原景观数量结构与空间格局的变化。研究表明,该时期人类活动的强度较大,耕地面积显著增加和林地、沼泽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相对应,林地、草地和沼泽湿地向较分散小块分布发展,景观整体呈现破碎化的趋势。
叶宝莹祝艳季玮张养贞张树文
关键词:三江平原景观格局变化遥感
基于分形理论的新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被引量:24
2009年
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提取基于遥感影像的新疆土地利用空间数据,通过分形模型,计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末和2005年3个时期各土地类型的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定量分析其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探讨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同时结合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度指数,探讨新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80年代末至2005年水域分形维数逐年增大,土地利用斑块形态不规则程度递增,并在空间上呈扩张趋势;但其稳定性呈逐年下降趋势。除水域外的其他各大土地利用类型,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其分形维数呈递增趋势,复杂性递增且达到最高点,土地利用斑块形态趋于不规则,空间上呈扩张趋势;而稳定性递减且达到最低点。90年代末至2005年分形维数呈递减趋势,土地利用斑块形态趋于规则,空间上呈缩小趋势,其稳定性呈逐渐增强趋势。
杨涵王芳芳吴世新周华荣
关键词:土地利用稳定性GIS
遥感影象统计分析及其扩展模型被引量:6
2001年
首先对遥感影象统计分析方法模型进行了回顾和综述 ,并分析了传统统计分析模型存在的缺陷 ,然后分别从传统的地学分析方法、神经计算模型、进化计算模型、稳健统计理论等几个不同的角度 ,提出了遥感数理统计分析模型扩展的方向 。
周成虎骆剑承
关键词:地学分析统计分析地学知识GIS
我国地震信息系统建设发展方向探讨被引量:7
2003年
 地震信息系统为我国的地震预报研究和趋势分析提供了必要和及时的客观和科学的依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综述现今地震信息系统种类与发展状况基础上,探讨地震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问题,提出我国地震信息系统建设发展应注重以下几个方向:准确完善的源数据、网络化建设与规范化、高效实用的应用、多专业信息综合集成、GIS及SDE功能的应用以及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思想的引入等.
韩志军王桂兰周成虎裴韬蔡强汪闽
关键词:地震信息系统数据挖掘知识发现
利用TM监测中国西部沙漠化进程被引量:11
2004年
利用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1986年和2000年的TM数据,通过全数字化解释,得出了土地利用/覆盖在14a内的变化情况。研究工具采用了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通过图像的增强、假彩色合成、几何精纠正、镶嵌、分幅,以及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建立,分县统计出了6省的TM目视解释结果。土地利用/覆盖采用了3级分类体系,第1级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6大类。2000年,这6省沙漠、沙地和沙漠化土地面积为85425467hm2,占该地区总面积的26%,大多数位于新疆、内蒙古西部、青海和甘肃,新疆最多,为52035232hm2,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32%。14a来,6省新增沙漠化土地面积1610062hm2,已沙漠化土地重新被利用面积为291776hm2,净增1318286hm2,占总面积的0.40%。6类土地类型中,草地沙漠化最严重,达到797081hm2,占到了新增沙漠化土地的50%。
卫亚星王莉雯王一谋
关键词:沙漠化
梭磨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1 梭磨河流域概况梭磨河属于长江流域大渡河青衣江水系,是脚木足河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四川省红原县壤口乡文部沟,全长182.5km,流域面积3015.6km,地跨马尔康和红原两县。上游在红原县境内,河长88km,河流平均比降...
陈军锋
文献传递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模型研究——以嫩江中上游地区为例被引量:17
2002年
通过遥感手段获取嫩江中上游地区 1 995年和 2 0 0 0年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图及其变化图 ,在GIS支持下 ,生成两个时段该区的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图 ,分析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的驱动力 .选取的自然因子主要为高程 (e)、坡度(s)、人口 (Δp)、大牲畜头数 (Δl)、农业机械力投入量、土地覆被类型变化区距嫩江干流和居民点的最短距离等 ,利用空间相关分析筛选出主要影响因子为高程、坡度、人口、大牲畜头数 .利用空间多元线性回归函数求得本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ΔLa=1 1 .0 3 7-4 .51 2 e -0 .2 98 s + 0 .2 92 Δp + 2 .596 Δl.
叶宝莹黄方刘湘南张树文张养贞
关键词:土地利用程度GIS遥感
新疆地区近1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与动因分析被引量:73
2005年
通过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获取了新疆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数据,并对其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近10年来新疆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新疆地区近10年来耕地总面积增加明显;草地总面积减少明显;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扩张显著;林地、水域面积有所增加;未利用土地各种类型面积有增有减,其中沙地面积平均每年扩大84.5km2,其扩展速率比20世纪50至70年代下降了一半,新疆局部荒漠地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新疆地区耕地面积的普遍开垦扩大与撂荒弃耕现象并存,使得新疆绝大部分地区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区划中“西北农田开垦与撂荒交错区[1]”的重要部分,农田的开垦与撂荒成为新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显著时空特征。政策、经济及气候变化是导致新疆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吴世新周可法刘朝霞张琳乔木岳健张雪艳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撂荒动因分析沙地荒漠地区
基于3S技术的新疆耕地盐渍化状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1
2009年
在资源环境遥感调查信息平台的支持下,以2004-2005年度中巴资源卫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结合多层环境要素数据库、野外定点调查分析等数据,采用多要素综合分析的解译方法,通过人机交互式解译,综合判断并提取了新疆盐渍化耕地的空间分布数据,并在已有资源环境背景数据库、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支持下进行了空间分析。盐渍化耕地的空间信息提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多要素综合分析的方法可以进行盐渍化耕地的宏观快速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灌区盐渍化耕地面积占新疆灌区耕地总面积的32.07%,近20年来盐渍化耕地所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变化不大。盐渍化耕地大部分市县均有分布,南疆重于北疆。盐渍化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的中下部、河流中下游、地势平缓低洼等区域。新开垦的耕地中,土壤盐渍化现象普遍。
王芳芳吴世新乔木李和平杨涵李义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