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核技术研究所预研基金

作品数:18 被引量:74H指数:5
相关作者:孙铁平丛培天黄涛盛亮曾正中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核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核科学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电气工程
  • 4篇核科学技术
  • 4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气体开关
  • 8篇多间隙气体开...
  • 6篇直线脉冲变压...
  • 3篇驱动源
  • 3篇击穿
  • 2篇自击穿电压
  • 2篇微分环
  • 2篇开关
  • 2篇放电
  • 2篇触发特性
  • 1篇单级
  • 1篇丁腈
  • 1篇丁腈橡胶
  • 1篇动态范围
  • 1篇抖动
  • 1篇氧化钛
  • 1篇直流
  • 1篇闪烁体
  • 1篇数据融合
  • 1篇条纹

机构

  • 18篇西北核技术研...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1篇孙铁平
  • 10篇丛培天
  • 9篇盛亮
  • 9篇黄涛
  • 8篇曾正中
  • 8篇王亮平
  • 6篇张国伟
  • 6篇李阳
  • 6篇王培伟
  • 5篇彭博栋
  • 5篇袁媛
  • 5篇魏福利
  • 4篇郭宁
  • 4篇张美
  • 4篇李岩
  • 4篇吴撼宇
  • 3篇罗维熙
  • 3篇韩娟娟
  • 3篇乔开来
  • 2篇呼义翔

传媒

  • 13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核电子学与探...
  • 1篇物理学报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199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闪烁光激励下大芯径阶跃光纤系统的时间响应研究
2009年
引入材料色散和漏泄模式光线的传输效应,对D.Gloge多模光纤脉冲响应公式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公式数值计算了在闪烁光激励下纤芯半径为0.1mm、长50m的石英阶跃光纤的冲击响应波形,该波形近似一高斯函数,半高宽为3ns,前沿比后沿慢0.8ns,且后沿存在拖尾。用该响应波形通过数值方法得到了闪烁体-光纤系统时间响应波形,与实验结果相比较,两者基本吻合。
张美王奎禄魏福利邱孟通彭博栋袁媛王培伟
多间隙气体开关绝缘子寿命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设计的一种堆栈式结构多间隙气体开关,分析了绝缘子污染对开关寿命的影响机理。对绝缘子表面电场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实验研究了绝缘子污染对开关自击穿电压的影响,得到了开关自击穿电压和绝缘子表面绝缘电阻的变化规律,开关在放电电流32kA实验条件下工作13 000次后,自击穿电压平均值由171.5kV降低至130.8kV,绝缘子表面绝缘电阻由200GΩ下降至22.6GΩ,绝缘子已无法正常使用。同时提出了提高绝缘子抗污染能力、延长绝缘子寿命的措施和方法。
孙铁平丛培天曾正中黄涛王亮平
关键词:多间隙气体开关自击穿电压绝缘子
小波边缘检测算法在平面丝阵Z箍缩图像1维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选择尺度融合的小波边缘检测算子对平面丝阵Z箍缩条纹相机图像进行处理,分析了影响边缘检测效果的参数。处理结果显示:如果边缘像素比例取合适值(4%~7%),若尺度取较大值时边缘定位不够精确,取较小值时受噪声影响较大;尺度融合的小波边缘检测算子则能精确判断图像边缘位置,同时受噪声影响较小;与直接判读方法相比,通过尺度融合的小波边缘检测算法判读的数据更稳定平滑,更能抵抗噪声的干扰。
李阳盛亮张美彭博栋王培伟袁媛
关键词:数据融合
多间隙气体开关紫外光预电离结构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一种用于快前沿直线脉冲变压器驱动源的多间隙气体开关,设计了针式和孔式两种预电离触发结构,获得了两种预电离结构下开关的自击穿特性和触发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增加预电离针后,开关静态特性没有明显变化,开关自击穿电压平均值变化幅度小于3%;开关触发特性明显改善,开关工作电压150kV、触发电压60kV时,触发抖动减小约20%,触发阈值降低5~10kV。对于针式预电离结构,实验研究了不同触发电压、工作气压、电离间隙距离时紫外光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电离间隙距离1.5~3.0mm时,开关触发抖动小于2.0ns,预电离效果明显。
孙铁平丛培天盛亮黄涛张国伟郭宁韩娟娟吴撼宇李岩李阳罗维熙王亮平曾正中
关键词:多间隙气体开关自击穿电压
小型方波脉冲磁场装置的研制被引量:4
2012年
完成了小型方波脉冲磁场装置的双线圈负载设计,在一定区域内获得了近似匀强磁场。采用阻抗2Ω的6级脉冲形成网络作为初级储能和脉冲形成单元,对匹配电阻放电产生了方波脉冲电流波形。研制了一种场畸变气体火花间隙作为主放电开关,有效减小了装置的动作时延和分散性。实验结果表明:负载中心峰值磁感应强度达到0.04T,方波磁场平顶时间约3μs,平顶度小于5%,上升前沿(磁感应强度峰值10%~90%)小于0.5s,装置的动作时延抖动小于10ns(标准偏差)。
黄涛张信军曾江涛李岩郭宁丛培天呼义翔孙铁平罗维熙
关键词:脉冲形成网络脉冲磁场磁感应强度
平面丝阵负载Z箍缩内爆动力学一维图像诊断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可见光条纹相机对单排和双排平面丝阵内爆动力学过程诊断中的初步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单排平面丝阵相邻单丝等离子体之间并不是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部分等离子体会越过丝阵平面在中心形成先驱等离子体柱;双排平面丝阵中流过外部丝的电流要比内部丝大,烧蚀过程占整个内爆时间约65%,且只有部分质量参与了内爆过程.
盛亮王亮平李阳彭博栋张美吴坚王培伟魏福利袁媛
关键词:条纹相机Z箍缩
多间隙气体开关光纤诊断被引量:2
2012年
介绍了一套用于多间隙气体开关光学诊断的光纤探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光纤阵列探测器和沉入式日盲型光纤探测器构成。用该系统研究了多间隙气体开关的详细击穿过程,并分析触发电压、气压及紫外光预电离对开关性能的影响。光纤阵列探测器定时精度小于0.6 ns,脉冲响应3.2 ns;日盲型光纤探测器光谱响应为260~320 nm,通过实验可知,气体开关击穿次序为:3#-2#-1#-4#-5#-6#,统计时延和过压击穿时延占主要部分;提高开关的触发电压、降低开关的工作气压,主要影响开关击穿过程的前半部分,从而降低开关的击穿抖动;如果能够产生强度稳定的紫外光,可以改善开关的抖动性能。
李阳孙铁平盛亮张美岳志勤魏福利王培伟
关键词:多间隙气体开关光学诊断
多间隙气体开关触发特性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触发脉冲幅值、气体压强和紫外光照射3个因素对多间隙气体开关触发特性的影响规律开展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触发电压由50kV提高到70kV时,开关触发时延的抖动降低约40%,统计时延的抖动降低约44%,形成时延的抖动变化不大。触发电压继续升高,触发抖动降低的趋势明显减缓。开关工作气压由0.16MPa提高到0.28MPa,开关触发时延的抖动增大约1.6倍,统计时延和形成时延的抖动均显著增大。紫外光辐照时间增长,开关触发抖动显著减小,最佳的辐照时间为80~140ns,开关触发时延的抖动降低约39%。紫外光辐照可以有效降低开关统计时延的抖动,对形成时延影响不大。
孙铁平丛培天李阳黄涛盛亮曾正中
关键词:多间隙气体开关
强光一号水开关击穿性能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光学诊断和电磁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强光一号"不同结构的水开关的放电特性进行研究,其中包括环-板结构、球-板结构及局部场增强球-板结构。通过理论模拟开关电场分布及"强光一号"加速器水开关击穿电压的实际测量可以分析不同结构的开关工作稳定性,结果表明:环-板结构的水开关具有最稳定的击穿特性,15发放电的时间抖动只有30 ns;局部场增强球-板结构水开关抖动60 ns;球-板结构水开关稳定性最差,抖动达到140 ns。利用纳秒时间分辨可见光分幅相机和光纤传感器对环-板型及局部场增强球-板结构水介质开关进行光学测量,得到了电流通道发展图像以及整个放电过程的光强变化信号。实验结果表明:环-板型水介质开关开始击穿时的平均场强约为190 kV/cm,同时存在多个放电通道,流注呈树枝状分布,其发展速度为几十cm/s。
张国伟丛培天盛亮孙铁平吴撼宇王亮平雷天时黄涛
六间隙串联气体开关触发放电过程被引量:4
2013年
针对堆栈式六间隙串联气体开关,建立了6个放电间隙的光信号测量系统,实验获得了不同触发电压和气压时开关统计时延和形成时延的变化规律。统计时延占总时延约42%,形成时延占总时延约58%,触发电极相邻的两个间隙击穿时延占总时延约75%,是开关触发时延的主要组成部分。利用四分幅纳秒高速相机拍摄开关的放电通道图像,初步分析了放电通道的形成和变化过程,得到了不同实验条件下放电通道数量的变化规律。开关最底部间隙可以形成多通道放电,其他间隙以单通道为主。随着触发电压提高,触发间隙的放电通道数量明显增加,但是其他间隙变化不大。在放电过程中,没有观察到放电通道合并或熄灭的现象,间隙击穿后仍然有可能形成新的放电通道。
孙铁平丛培天李阳黄涛盛亮王亮平曾正中
关键词:气体开关放电通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