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200405142)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于兰芳王水云金安民于振东郑绮雯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搏
  • 1篇心搏骤停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预后
  • 1篇骤停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因子
  • 1篇复苏后
  • 1篇变化及意义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1篇王娘娣
  • 1篇郑绮雯
  • 1篇于振东
  • 1篇金安民
  • 1篇王水云
  • 1篇于兰芳

传媒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心搏骤停复苏后不同预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心搏骤停复苏(CPR)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7例CPR自主循环(ROSC)还真分为复苏失败组(A1)19例和存活出院组(A2)8例,22例死亡者做对照组(B),用ELISA法动态检测CPR时、24、48、72h、7d患者血清IL-4、IL-8、IL-10、IL-8水平变化。结果B组CPR时TNF-α含量高于A1组、A2组(P〈0.05),IL-1β、IL-4、IL-8、IL-10水平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复苏后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病高于A2组(14/19,2/8,P〈0.05),ROSC 24h TNF-α水平高于其CPR时和A2组(P〈0.05),ROSC 48h TNF—α、IL-8水平达峰值,且高于A2组,IL-4、IL—10水平高于其CPR时(P〈0.05),与A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SC 72h TNF-α水平下降,IL-4高于A2组(P〈0.05)。结论细胞因子异常释放参与复苏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过程,选择时机干预其失衡,提高复苏存活率,改善预后。
于兰芳于振东王娘娣郑绮雯王水云金安民
关键词: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细胞因子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