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3004-01)

作品数:18 被引量:133H指数:8
相关作者:杨再学郭永旺郑元利胡支先李大庆更多>>
相关机构:余庆县植保植检站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经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生物学
  • 1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种群
  • 6篇种群数量
  • 5篇姬鼠
  • 5篇繁殖
  • 4篇种群动态
  • 4篇种群繁殖
  • 4篇种群组成
  • 3篇黑线姬鼠
  • 3篇TBS
  • 2篇鼠情
  • 2篇鼠情监测
  • 2篇年龄鉴定
  • 2篇年龄组成
  • 2篇农区
  • 2篇农田害鼠
  • 2篇种群数量动态
  • 2篇围栏
  • 2篇繁殖参数
  • 2篇肥满度
  • 2篇高山姬鼠

机构

  • 15篇余庆县植保植...
  • 8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遵义市农业科...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15篇杨再学
  • 8篇郭永旺
  • 6篇郑元利
  • 2篇胡支先
  • 1篇常文英
  • 1篇潘开忠
  • 1篇侯玉
  • 1篇杨新根
  • 1篇李大庆
  • 1篇王庭林
  • 1篇宁振东
  • 1篇邹波
  • 1篇郭学林

传媒

  • 7篇山地农业生物...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四川动物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医生
  • 1篇亚热带农业研...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瓮安县黑线姬鼠种群繁殖参数变化规律被引量:8
2013年
对贵州省瓮安县1996 ~2012年稻田、旱地耕作区黑线姬鼠种群繁殖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度、不同月份、不同季节之间种群繁殖参数存在明显差异,种群总性比为0.85,雌雄个体数量存在显著差异,主要繁殖期为3 ~11月,多年平均怀孕率为34.27%,平均胎仔数为5.24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59.48%,平均繁殖指数为0.82.一年中在4~5月和8~9月出现2次怀孕高峰期,平均怀孕率分别为43.96% ~44.74%和47.92% ~59.78%,呈典型的双峰型曲线,不同月份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与怀孕率变化呈同步变动趋势.春季、夏季和秋季是黑线姬鼠的主要繁殖季节.每年3月和7月为当地黑线姬鼠的最佳防治时期.
李恩涛杨再学周全忠李跃辉余文芹
关键词:黑线姬鼠繁殖参数
TBS技术监测及控制农田害鼠效果初报被引量:29
2012年
通过2010~2011年在贵州省余庆县开展TBS技术监测及控制农田害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共设置TBS围栏3个,捕获鼠类124只,鼠种种类有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臭鼩4种,鼠种种类及鼠种组成与历年鼠夹法调查结果相吻合。每个TBS围栏平均捕鼠数为24.80只,前2~3个月的捕鼠数明显多于后5~6个月的捕鼠数。对玉米地、水稻田害鼠的控制效果为53.13%。TBS技术在农田害鼠防治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并可用于开展鼠种普查和鼠情监测。
杨再学郭永旺金星刘晋郑元利李大庆潘开忠胡支先
关键词:农田害鼠
应用胴体重鉴定高山姬鼠种群年龄被引量:8
2011年
为完善贵州省农区主要害鼠种群年龄鉴定划分标准体系建设内容,对2008-2010年贵州省大方县捕获的285只高山姬鼠(雌鼠138只,雄鼠147只)胴体重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山姬鼠平均胴体重为(16.29±3.41)g。根据胴体重的频次分配特征,参照繁殖状况,将高山姬鼠划分为5个年龄组,制定了各年龄组的胴体重划分标准:幼年组(Ⅰ)(≤12.0 g);亚成年组(Ⅱ)(12.1-16.0 g);成年Ⅰ组(Ⅲ)(16.1-20.0 g);成年Ⅱ组(Ⅳ)(20.1-24.0 g);老年组(Ⅴ)(〉24.0 g)。不同年龄组胴体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参与种群繁殖的主要群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和老年组,平均怀孕率为41.27%,平均睾丸下降率为97.78%,平均繁殖指数为0.7656。种群年龄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杨再学金星郭永旺刘晋龙贵兴
关键词:高山姬鼠年龄鉴定胴体重繁殖年龄组成
贵州省1984—2010年农区鼠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9
2011年
为研究农区鼠类种群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并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1984—2010年贵州省30个县(市、区)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鼩鼱科)18种,主要集中于鼠科,占总种数的77.78%,在区系组成上以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66.67%。褐家鼠、黄胸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分别占总鼠数的51.26%、29.16%,小家鼠为常见种,占总鼠数的16.80%;黑线姬鼠为农田区(稻田、旱地)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2.57%,褐家鼠、黄胸鼠为常见种,分别占总鼠数的12.29%、14.73%,在部分地区为农田害鼠优势种,高山姬鼠为黔西北部分地区优势种。贵州省农区灭鼠的重点是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5种害鼠,应将其列为贵州省主要的监测对象。住宅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农田区,种群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年度、不同时期、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贵州省多年来的农区鼠害测报及防治实践,明确了农区鼠害监测及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农区鼠害监测技术和综合防治配套技术。
杨再学金星刘晋郑元利雷邦海潘世昌周朝霞龙贵兴
关键词:种群动态农区鼠害
四川短尾鼩的种群数量动态及繁殖特征变化被引量:6
2013年
为测报及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利用1995-2012年贵州省大方县系统监测的四川短尾鼩种群生态数据,对其种群数量动态及繁殖特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短尾鼩在住宅、稻田和旱地耕作区均有分布,占总捕获兽类数的6.68%,为当地农区常见害兽之一。不同年度、月份和季节种群数量具有明显差异,多年平均捕获率为0.25%,全年种群数量在3-4月和9-10月出现2个高峰,平均捕获率分别为0.23%~0.24%和0.49%~0.54%,后峰明显高于前峰。种群总性比1.46,繁殖期为3-10月,平均怀孕率24.26%,平均胎仔数5.06只,平均睾丸下降率41.94%,平均繁殖指数0.73。不同月份和季节种群繁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在4-5月和9-10月出现2个繁殖高峰,怀孕率分别为30.77%~33.33%和29.17%~57.14%,呈典型的双峰型曲线;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季节变化规律与怀孕率季节变化一致,呈同步变动趋势,春季和秋季是四川短尾鼩的主要繁殖季节。每年3月和8月为四川短尾鼩的最佳防治时期。
杨再学龙贵兴金星郭永旺刘晋
关键词:种群组成种群动态种群繁殖
四川短尾鼩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肥满度的变化被引量:5
2013年
为弄清四川短尾鼩不同性别、生境、年龄和季节等条件下的肥满度变化,采用数理统计对比方法,对贵州省大方县1996-2012年捕获的134只四川短尾鼩的肥满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短尾鼩平均肥满度为(2.96±0.63)g/cm3,雌、雄两性之间肥满度差异不显著,住宅、稻田和旱地不同生境之间肥满度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组之间肥满度差异极显著,且随种群年龄的增长,肥满度不断增加,不同季节之间肥满度差异极显著,其季节变化趋势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肥满度与种群密度和种群繁殖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杨再学龙贵兴金星郭永旺刘晋
关键词:肥满度
针毛鼠的形态及其种群生态特征被引量:4
2014年
为丰富针毛鼠种群生态学资料,给其测报及防治提供依据。对贵州省余庆县、岑巩县、雷山县、凯里市1984~2013年针毛鼠的形态及其种群生态特征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雌、雄鼠形态特征无显著性差异。该鼠主要栖息于旱地耕作区,占总鼠数的3.84%,平均捕获率为0.19%。不同年度之间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全年种群数量在5月和10月出现2个数量高峰,平均捕获率均为0.27%,春季、夏季和秋季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冬季。种群总性比为0.82,平均怀孕率为27.92%,平均胎仔数为5.12只,平均子宫斑数为5.36只,平均睾丸下降率为59.89%,平均繁殖指数为0.65。3~9月为主要繁殖期,其间在3~4月和7~8月出现2个种群繁殖高峰,春季和夏季为主要繁殖季节。每年4月和8月是防治该鼠的最佳时期,防治重点区域为旱地耕作区。
杨再学雷邦海金星郑元利田勇文炳智
关键词:种群数量种群繁殖
高山姬鼠胴体重长指标的变化规律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胴体重与体长的比值作为胴体重长指标KWL'。对2008—2010年贵州省大方县捕获的285只高山姬鼠(雌鼠138只,雄鼠147只)胴体重长指标进行分析表明,高山姬鼠胴体重长指标在1.38~3.32g/cm之间,平均为(1.90±0.32)g/cm,雌雄鼠之间差异极显著。不同生境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且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胴体重长指标不断增加。不同季节、不同月份之间差异显著,胴体重长指标季节变化趋势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胴体重长指标与种群繁殖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种群数量变动的参考依据之一。
杨再学金星郭永旺刘晋龙贵兴
关键词:高山姬鼠
四川短尾鼩种群年龄鉴定的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为给四川短尾鼩年龄鉴定提供科学合理的鉴定方法,对1996~2012年贵州省大方县捕获的134只四川短尾鼩(雌性86只,雄性48只)体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短尾鼩平均体重为(31.12±6.48)g。根据体重的频次分配特征,参照其繁殖状况,将四川短尾鼩划分为5个年龄组,制定了各年龄组的体重划分标准:幼年组(Ⅰ)体重≤23.0g,亚成年组(Ⅱ)23.1~28.0g,成年Ⅰ组(Ⅲ)28.1~33.0g,成年Ⅱ组(Ⅳ)33.1~38.0g,老年组(Ⅴ)>38.0g。体重与胴体重、体长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依据体重与胴体重的回归方程,制定了各年龄组的胴体重划分标准:幼年组(Ⅰ)胴体重≤15.0g,亚成年组(Ⅱ)15.1~19.0g,成年Ⅰ组(Ⅲ)19.1~23.0g,成年Ⅱ组(Ⅳ)23.1~27.0g,老年组(Ⅴ)>27.0g。不同年龄组体重、胴体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不同年龄组种群繁殖力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种群年龄的增长,种群繁殖力不断增加,参与种群繁殖的主要群体为成年Ⅰ组、成年Ⅱ组和老年组,平均怀孕率为37.10%,平均睾丸下降率为72.00%,平均繁殖指数为1.39。种群年龄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杨再学龙贵兴金星郭永旺刘晋
关键词:年龄鉴定年龄组成
瓮安县TBS围栏控制农田害鼠试验效果被引量:4
2015年
2013—2014年在瓮安县开展TBS围栏控制农田害鼠试验。结果表明,2个TBS围栏共捕获鼠类374只。鼠种种类有黑线姬鼠、小家鼠、褐家鼠等3种,以黑线姬鼠和小家鼠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捕鼠数的56.68%和37.97%,鼠种种类及种群组成与历年鼠夹法调查结果相接近。捕鼠高峰在6月和9月。开放式TBS围栏捕鼠数量明显多于封闭式。水稻田、玉米地害鼠平均控制效果为56.67%。
余文芹李恩涛周全忠杨昌祥余文敏
关键词:农田害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