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74046)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宣丽彭增辉阮圣平于涛邓舒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日本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委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液晶
  • 1篇动力学
  • 1篇动力学研究
  • 1篇多层膜
  • 1篇衍射
  • 1篇衍射效率
  • 1篇液晶分子
  • 1篇液晶器件
  • 1篇铁电液晶
  • 1篇取向度
  • 1篇自组装
  • 1篇自组装多层膜
  • 1篇自组装膜
  • 1篇望远镜
  • 1篇向列型
  • 1篇向列型液晶
  • 1篇光控取向
  • 1篇光敏
  • 1篇光束
  • 1篇反应动力学

机构

  • 4篇中国科学院长...
  • 1篇日本东北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4篇宣丽
  • 2篇于涛
  • 2篇阮圣平
  • 2篇彭增辉
  • 1篇欧家鸣
  • 1篇邹忠飞
  • 1篇唐先柱
  • 1篇张平珍
  • 1篇刘永刚
  • 1篇李静
  • 1篇李文萃
  • 1篇邓舒鹏

传媒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昆明师范高等...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摩擦处理的取向膜表面液晶分子取向度被引量:3
2002年
液晶取向问题是液晶器件中的最关键问题.定量分析了摩擦取向处理后,取向膜表面的液晶分子取向度,用红外二向色性吸收实验证实了取向膜表面的液晶分子取向度是液晶体内部的1/3~1/2.
宣丽乌日娜彭增辉于涛张力阮圣平内田龙男
关键词:液晶分子取向度液晶器件
半“V”字形铁电液晶器件的制备被引量:1
2008年
实验研究了N*-Sc*相变时施加直流电压的强度对铁电液晶分子层排列和电光性能的影响,由此筛选了合适的直流电压强度,并研制了可实现连续灰度级的半"V"字形铁电液晶样品.实验说明N*-Sc*相变时施加直流电压强度大有利于获得性能良好的器件.采用N*-Sc*相变施加4V/μm直流电压,制备半"V"字形铁电液晶器件,经测试器件饱和电压为5V,对比度为112.8,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分别为622.14μs和374.7μs.
李静邹忠飞唐先柱宣丽
光敏自组装多层膜用于向列型液晶光控取向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合成了含有光敏基团、双端为季铵阳离子的有机铵盐 .将这种季铵盐与聚乙烯基苯磺酸钠用 LBL(Layer-by-layer)方法组装成多层分子沉积膜 ,紫外光谱证明 ,这个过程为逐层、均匀沉积过程 .在偏振紫外光照射下 ,多层膜中和光矢量方向匹配的光敏基团发生 [2 +2 ]环加成反应 ,形成表面张力各向异性膜 .用该薄膜作向列相液晶的取向膜制成反平行液晶器件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 ,发现取得均一、稳定的取向效果 .
彭增辉于涛阮圣平宣丽
关键词:自组装膜液晶光控取向
NVP在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光栅中的反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为了提高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简称HPDLC)光栅的衍射效率并得到良好的光栅表面形貌,在制备光栅的反应体系中添加了具有吡咯烷酮结构的单官能度小分子NVP,并进一步阐述了NVP对HPDLC光栅在反应动力学方面的影响。分析表明,NVP的添加显著增加了预聚单体的聚合速率,并且能使原本被困在聚合物网络当中的双键继续发生反应,从而大大提高了反应体系的双键转化率;另外,NVP的添加使得光栅的相分离更加彻底,在获得良好的表面形貌的同时也增大了光栅的折射率调制度,从而提高了HPDLC光栅的衍射效率。总之,在添加了NVP之后,体系的聚合速率和预聚单体的反应度都大大提高,从而使得光栅的表面形貌和衍射效率也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衍射效率提高到96.36%。
李文萃邓舒鹏刘永刚宣丽
关键词:NVP表面形貌衍射效率
高斯光束通过离焦激光扩束器的变换
2004年
高斯光束通过离焦望远镜系统 (△≠ 0 )的变换 ,可以用多种方法获得 .用厚透镜等效法来进行分析 ,所获结论与其它方法相同 ,但计算简单 。
欧家鸣张平珍
关键词:高斯光束望远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