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60259)
-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5
- 相关作者:姜北肖朝江田新雁李雯张宇更多>>
- 相关机构:大理学院大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腺花香茶菜地下根茎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采用硅胶、RP-18等柱色谱,从腺花香茶菜地下根茎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维西香茶菜甲素(1)、2α-羟基齐墩果酸(2)、2α,23-二羟基齐墩果酸(3)、2β,3β-二-O-异丙叉基-齐墩果-12-烯-28-酸(4)、乙酰熊果酸(5)、1-棕榈酸单甘油酯(6)、1-油酸单甘油酯(7)、1-亚油酸单甘油酯(8)、1,2-亚油酸甘油二酯(9)、α-亚麻酸甲酯(10)、棕榈酸(11)、硬脂酸(12)、油酸(13)、7α-羟基豆甾醇(14)、7β-羟基谷甾醇(15)、β-谷甾醇(16)。化合物4、6~10和13~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5、11和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肖朝江周星利韩冰洋田新雁孙俊哲姜北
- 关键词:腺花香茶菜根茎化学成分
- 淡黄香茶菜根茎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研究淡黄香茶菜Rabdosia flavida(Hand.-Mazz.)Hara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与纯化,通过现代波谱分析及理化性质等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淡黄香茶菜根茎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弥罗松酚(1)、脱氢木香内酯(2)、蒲公英甾醇(3)、油酸(4)、乌苏酸(5)、松柏醛(6)、齐墩果酸(7)、6,12,15-三羟基-5,8,11,13-松香四烯-7-酮(8)、5α,8α-环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9)、胡萝卜苷(10)。结论: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淡黄香茶菜中分离得到。
- 赵明早李金强张宇张雪娇姜北
- 关键词:根茎化学成分
- 叶穗香茶菜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研究叶穗香荼菜(1sodon phyllostachys)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和反相材料色谱法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羟基-8,11,13-三烯-桃柘-19.酸(1)、4.羟基桂皮醛(2)、泡桐素(3)、5,4’-二羟基-6,7,3’-三甲氧基黄酮(4)、7α-羟基谷甾醇(5)、豆甾醇(6)、(E)-2,5-二羟基桂皮酸(7)、松柏醛(8)、2.[N-(2-羟基二十二碳酰基)-亚氨基]-二十烷-12-烯-1,3,4-三醇(9)、桦木醇(10)、7a-羟基豆甾醇(11)、熊果酸(12)、胡萝卜苷(13)和齐墩果酸(14)。结论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叶穗香茶菜地下部分获得,1~11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获得。
- 李雯田新雁肖朝江姜北
- 弯锥香茶菜地下根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 2015年
- 目的研究弯锥香茶菜Isodon loxothyrsa地下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RP-18、Sephadex LH-20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弯锥香茶菜的地下根茎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得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Ⅰ)、蒲公英甾醇(Ⅱ)、β-谷甾醇(Ⅲ)、棕榈酸(Ⅳ)、6,12,15-三羟基-5,8,11,13-松香四烯-7-酮(Ⅴ)、咖啡酸甲酯(Ⅵ)、胡萝卜苷(Ⅶ)、迷迭香酸甲酯(Ⅷ)、2α-羟基乌索酸(Ⅸ)、3-(3',4'-二羟基苯基)-(2R)-乳酸甲酯(X)。结论所有的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程霞黄波肖朝江罗奇赵明早姜北
- 关键词:根茎化学成分柱层析
- 灰岩香茶菜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 2014年
- 目的研究灰岩香茶菜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与纯化,通过现代波谱分析及理化性质等手段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从灰岩香茶菜地下部分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出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乙酰熊果酸(1)、乌索酸(2)、齐墩果酸(3)、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E-二烯(4)、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9,22E-三烯(5)、豆甾醇(6)、β-谷甾醇(7)、松柏醛(8)、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9)、油酸(10)。结论灰岩香茶菜地下部分富含三萜、甾体类等成分,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 张宇张雪娇肖朝江董相李金强赵明早姜北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淡黄香茶菜地下部位化学成分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研究淡黄香茶菜Isodon flavida地下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MCI树脂等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从淡黄香茶菜地下部分的70%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11个化合物,分别为角鲨烯(1),豆甾-4-烯-3-酮(2),豆甾-4-烯-3,6-二酮(3),8(17),13-ent-labdadien-15→16-lactone-19-oic acid(4),1-油酸单甘油酯(5),2α-羟基-乌索酸(6),山楂酸(7),2α,3α,23-三羟基乌苏-12,20(30)-二烯-28-酸(8),豆甾醇(9),7α-羟基谷甾醇(10),β-谷甾醇(11)。结论:除化合物7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研究对于深入了解认识香茶菜属植物地下部分的化学品质具有一定的帮助。
- 李金强赵明早张宇张雪娇程霞姜北
- 关键词:化学成分
- 灰岩香茶菜与淡黄香茶菜的生药学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对云南两种香茶菜属植物灰岩香茶菜与淡黄香茶菜进行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为其鉴别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及理化鉴定的方法。结果:两种香茶菜属植物根的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有一定差异。结论:实验结果可为其生药鉴定、质量标准的制订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鲍朝磊罗智渊杨雪娇杨达李荣贤徐光盛姜北杨月娥
- 关键词:生药学研究
- 香茶菜属线纹香茶菜系植物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 唇形科(Labiatae)香茶菜属(Isodon或Rabdosia)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等地,全世界约有150余种,我国有90种,除青海、内蒙古外几乎遍布全国,但以西南诸省区种类最多,其中云南分布有52种。该属植物多...
- 姜北黄波武拉斌李雯黄振元肖朝江韩冰洋田新雁徐伟
- 文献传递
- 线纹香茶菜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线纹香茶菜地下块状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用70%丙酮冷浸提取,相关部位的主要成分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依据现代波谱技术及与标准品对照的方式进行结构鉴定。结果:由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3β-乙酰基齐墩果酸(2),3β-乙酰基乌苏酸(3),油酸(4),花柏酚(5),山楂酸(6)。结论:上述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地下块状根茎中分离,其中2-6为首次由该植物中获得。
- 孙俊哲程霞赵明早姜北
- 关键词:萜类化合物
- 线纹香茶菜地下部分甾体与神经酰胺类成分
- 2016年
- 目的:对线纹香茶菜(Isodon lophanthoides)地下部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柱层析方法对线纹香茶菜地下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学技术与理化性质等手段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线纹香茶菜地下部分70%丙酮-水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5个甾体类化合物和2个神经酰胺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3-酮(1)、豆甾醇(2)、7α-羟基谷甾醇(3)、胡萝卜苷(4)、5α,6β-二羟基胡萝卜苷(5)、(2S,3S,4R,8E)-2-[(2′R)-2′-羟基-二十四酰氨基]-8-十八烯-1,3,4-三醇(6)、(2S,3R,4E,8Z)-1-O-β-D-葡萄糖-2-[(2′R)-2′-羟基-二十四酰氨基]-4,8-十八二烯-1,3-二醇(7)。结论:化合物1、3、5~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地下部分分离得到。
- 徐伟孙俊哲赵明早王靖雯董相姜北
- 关键词:甾体神经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