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1154G45)

作品数:7 被引量:66H指数:6
相关作者:宋戈宁静高凤杰雷国平任春颖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退耕
  • 4篇退耕还林
  • 2篇土地利用
  • 2篇USLE
  • 1篇遥感
  • 1篇植被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生态环境脆弱...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篇水土
  • 1篇水土流失
  • 1篇土地利用动态...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退耕还林工程
  • 1篇区域生态
  • 1篇区域生态系统

机构

  • 7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7篇宋戈
  • 4篇雷国平
  • 4篇高凤杰
  • 4篇宁静
  • 3篇宋开山
  • 3篇王宗明
  • 3篇张柏
  • 3篇任春颖
  • 1篇张文雅
  • 1篇刘焕军
  • 1篇孙丽娜
  • 1篇李娜
  • 1篇袁兆华
  • 1篇张新乐
  • 1篇薛睿
  • 1篇黄文江
  • 1篇尚倩倩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地球信息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退耕还林对牡丹江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从脆弱生态系统的特征入手,选取景观分离度、分维数倒数、破碎度3个反映景观稳定性及抗干扰能力的景观格局指数,并结合土壤侵蚀强度构成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敏感因子,针对研究区地形,以景观生态适宜度作为生态系统自我恢复能力的表征,构建了牡丹江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前后景观类型脆弱度均表现为旱田〉建设用地〉水田〉林地〉未利用土地〉水域〉沼泽〉草地;(2)研究区生态脆弱度表现为以脆弱度高值区为中心呈环状向四周递减的趋势,脆弱度高值区面积比重由退耕前的21.57%减小到退耕后的17.11%,脆弱度低值区面积比重由退耕前的63.14%增加到退耕后的67.66%;(3)生态脆弱度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200~400m的海拔高度,0~8°的坡度范围内,且退耕后面积比例呈下降趋势,而低值区域则分布在〉300m海拔高度的各个坡度范围内,且退耕后面积比例呈上升态势。研究结果符合研究区实际状况。概言之,退耕还林缓和了研究区生态脆弱度状况,促进了生态环境质量向良好方向发展。
高凤杰张柏王宗明雷国平宋开山任春颖宋戈宁静
关键词:脆弱性退耕还林
基于HJ-1A/1BCCD数据的雹灾监测与评价被引量:8
2011年
由于雹灾的突发性、灾后影响的显著空间异质性,雹灾监测与灾后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以黑龙江甘南县典型雹灾为研究对象,利用HJ-1A/1BCCD等遥感影像与地面实测高光谱数据,进行雹灾遥感监测与评价研究。基于实测光谱数据分析了不同灾害程度农作物的反射光谱特征及植被指数变化;利用2个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地面调查,通过对植被指数分级进行雹灾监测与评价,并结合另一个时相的数据做了验证。结果表明:不同灾害程度作物的反射光谱特征差异显著;运用植被指数分级进行雹灾监测是可行的,基于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差值图分级得到的不同雹灾程度范围与实际情况相符,而基于比值植被指数差值图的分级结果则与实际结果差距较大;根据雹灾遥感分级结果分析了雹灾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可对雹灾监测与评价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李娜刘焕军黄文江宋戈张新乐尚倩倩
关键词:遥感植被雹灾
牡丹江市退耕还林对区域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将GIS与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相结合进行牡丹江市退耕还林前后土壤侵蚀状况分析,评价退耕还林对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轻度侵蚀面积由退耕前的1600.12km2减小到退耕后的1296.41km2,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宁安地区;剧烈侵蚀由退耕前的3161.52km2减少到退耕后的672.38km2,主要被极强度侵蚀代替,且集中分布在海拔较高的穆棱北部及林口南部、低山丘陵地带25°以下的旱田及林地上。总体而言,退耕还林工程缓解了区域严峻的水土流失态势,但仍需采取相关配套措施以期彻底改善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包括修筑梯田、水平等高耕作及深耕翻作业等,但根本措施在于发展区域经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保护退耕还林成果,从而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高凤杰雷国平宋戈宁静
关键词:USLEGIS退耕还林土壤侵蚀
基于GIS与USLE的牡丹江市退耕还林前后水土流失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本文采用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得到牡丹江市退耕还林前后水土流失量,并借助GIS空间分析得到退耕还林前后各侵蚀等级的转移矩阵、地形要素的分布指数以及各用地类型的侵蚀强度指数,全面、科学地揭示了退耕还林前后水土流失的演变规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退耕后剧烈侵蚀面积大量减少,由退耕前的3161.52km2减少到退耕后的672.38km2;极强度侵蚀面积大量增加,由退耕前的691.32km2增加到退耕后的2822.72km2。(2)退耕后,中山地带因植被覆盖增强其水土流失大大减弱;山前平原因耕地资源减少,人为加大土地开发利用强度而导致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3)>15°坡度是退耕还林的主要发生范围,因林龄较低,其水土保持能力较弱,在强降雨等条件下更容易发生极强度和剧烈侵蚀。(4)退耕后,水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增加,旱田、林地和建设用地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减少。总体来讲,退耕还林有效遏制了研究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但退耕后轻度、中度和强度侵蚀还不稳定,容易向负向生态环境方向演化,且山前平原地带以及>15°的退耕幼龄林区更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水土保持工作依然不容松懈。
高凤杰张柏王宗明宋开山任春颖雷国平宋戈宁静
关键词:水土流失退耕还林USLE
退耕还林工程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长期毁林开荒及过度采伐导致牡丹江地区水土流失加剧,林缘锐减,生态脆弱性突显。为改善日益退化的生态环境问题,牡丹江地区自1999年开始实行退耕还林试点工程。基于遥感和G IS技术,在获取退耕还林前后2000年及2008年的土地利用动态数据的基础上,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探讨了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并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2008年研究区旱田面积大量减少,共减少812.27km2,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有所增加,其中以林地增加最为显著,共增加701.36 km2。退耕以还林为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由退耕前的40 092.70万元增加到40 760.33万元,共增加667.63万元。退耕还林成效显著。此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表明,旱田与林地之间的相互转化剧烈,说明在推行生态退耕工程的同时,毁林开荒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关措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图2,表4,参22。
高凤杰张柏雷国平王宗明宋开山任春颖宋戈宁静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哈尔滨市耕地利用效益特征分析被引量:17
2009年
提高耕地利用效益是缓解粮食供应压力的有效手段。以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哈尔滨市为例,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3个方面构建耕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哈尔滨市1997-2006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通过建立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价出1997-2006年哈尔滨市耕地利用效益系统协调度。结果表明:1997-2006年哈尔滨市耕地利用系统协调度处于波动状态,耕地综合利用效益并不稳定,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耕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度变化不大,综合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度曲线走势趋同,表明哈尔滨市耕地利用综合效益主要受生态效益的影响。最后从根本上提出有效措施实现哈尔滨市耕地利用效益的提高。
张文雅宋戈
关键词:耕地利用效益协调度模型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结构效率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结构效率分析可以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供决策参考。以黑龙江省1998—2008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单项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度分析了10a间黑龙江省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并采用DEA模型分析了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结果表明,1998—2008年间,黑龙江省各类用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哈尔滨市和绥化市变化幅度较大。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与黑龙江省行政区划调整有关。黑龙江省交通运输用地减少速度较快,其他农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的增加速度较快,13个市(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表现不同。研究区可分为DEA有效性城市和无效性城市两种。从土地投入来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冗余量较大是导致DEA非有效城市土地利用产出未能达到最优水平的主要原因。从产出水平来看,GDP和第一、二、三产业产出不足是土地利用结构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DEA计算结果提出了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方案。
孙丽娜宋戈薛睿袁兆华
关键词: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