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DQJB11B06)

作品数:1 被引量:33H指数:1
相关作者:王长在吴建平房立华王未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地震
  • 1篇地震观测
  • 1篇余震
  • 1篇余震分布
  • 1篇玉树地震
  • 1篇南极长城站
  • 1篇科考

机构

  • 4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3篇常利军
  • 1篇王未来
  • 1篇房立华
  • 1篇周晓峰
  • 1篇吴建平
  • 1篇王长在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玉树地震震源区速度结构与余震分布的关系被引量:33
2013年
利用玉树震区21个应急流动地震台站和青海省地震台网固定地震台站的观测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2010年4月14日至6月15期间发生的地震进行了重定位,并反演得到了玉树地震震源区的三维速度结构.重定位结果揭示余震主要沿NW向成窄带状分布在断层的两侧,表明脆性破裂应力释放主要集中于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在西北端,余震偏离玉树—甘孜断裂分布,在SW向也有分布,推测可能与南西向次级断裂有关.双差层析成像得到的速度结构在浅部与地表地质构造相一致,中上地壳的速度结构显示巴颜喀拉地块为高速异常,羌塘地块为低速异常.玉树地震余震分布与特定的速度结构存在相关性:主震发生在高低速过渡带偏高速体的一侧,余震主要分布在高速体外围,高速体内部几乎没有余震分布.一般说来,中上地壳的高速体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可以积累较强的孕震能量.主震发生后,高速体内积累的弹性能量向周边释放,可能是导致高速体周边余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王长在吴建平房立华王未来
关键词:玉树地震
记中国第27、28和29次南极地震科学考察进展
<正>通过参加中国第27次和28次南极科学考察,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完成了中国南极长城站地震台的重新选址、重建和台站升级工作,恢复了我国在南极的地震观测,新台站运行稳定,背景噪音低。并在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
常利军周晓峰
文献传递
中国第27次和28次南极长城站地震观测
<正>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是世界上发现最晚和研究程度最低的一个洲。南极洲以横贯南极山脉为界,东部为东南极地盾,西部为西南极造山带,具有独特的构造环境,是地球上唯一的被地球旋转轴穿过的大陆。南极洲号称世界'寒级'、'冰级...
常利军
文献传递
中国第27和28次南极地震科考进展
<正>由于南极以其独特的构造和极端的气候条件,开展有关南极地震学的研究极具创新性和挑战性,对提升我国在极地科考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参加中国第27次和28次南级科学考察,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中国南极长城站地区...
常利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