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10DFA31330)

作品数:66 被引量:549H指数:14
相关作者:薛长湖王静凤王玉明薛勇李兆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宁波大学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主题

  • 14篇海参
  • 9篇小鼠
  • 8篇肿瘤
  • 7篇蛋白
  • 7篇皂苷
  • 6篇质谱
  • 5篇血管
  • 5篇血管新生
  • 4篇代谢
  • 4篇脂质
  • 4篇质谱法
  • 4篇摄食
  • 4篇鼠肾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糖尿病大鼠
  • 4篇糖尿病大鼠肾...
  • 4篇贮藏
  • 4篇鱿鱼
  • 4篇细胞

机构

  • 64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宁波大学
  • 3篇青岛国家海洋...
  • 1篇淮海工学院
  • 1篇江苏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储备粮管...
  • 1篇獐子岛集团股...

作者

  • 60篇薛长湖
  • 32篇王静凤
  • 27篇王玉明
  • 25篇薛勇
  • 16篇李兆杰
  • 11篇张珣
  • 10篇王超
  • 8篇李辉
  • 7篇徐杰
  • 7篇杜磊
  • 7篇柳东
  • 7篇杨玉红
  • 6篇徐雷雷
  • 6篇张莉莉
  • 6篇常耀光
  • 6篇唐庆娟
  • 6篇赵芹
  • 5篇左涛
  • 4篇韩晓银
  • 4篇崔宏博

传媒

  • 13篇食品工业科技
  • 12篇食品科学
  • 8篇中国药理学通...
  • 7篇营养学报
  • 6篇中国海洋药物
  • 4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水产学报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质谱学报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8篇2012
  • 28篇2011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秘鲁鱿鱼丝褐变抑制剂的筛选被引量:4
2012年
建立了糖-赖氨酸与鱿鱼丝浸提液-硅藻土体系两种秘鲁鱿鱼丝褐变的模拟体系,对亚硫酸钠、谷胱甘肽、肉桂酸、柠檬酸、乳酸钙、阿魏酸和多聚磷酸钠这7种褐变抑制剂,以及阿魏酸、肉桂酸与柠檬酸的协同抗褐变作用进行探讨,并将选出的褐变抑制剂应用于秘鲁鱿鱼丝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模拟体系中,柠檬酸和阿魏酸的混合物抗褐变作用较为突出。在阿魏酸与柠檬酸的混合褐变抑制剂中,50mmol/L的柠檬酸的添加量在60℃时有效抑制秘鲁鱿鱼丝中的褐变反应,其抗褐变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反应的第4d可达到23%。此混合物中柠檬酸在抗褐变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且在本实验范围内,随着其添加量的增加抗褐变效果增强,而阿魏酸的添加量对总抗褐变效果无明显影响。
林丹薛勇崔宏博王超薛长湖
关键词:褐变褐变抑制剂
蓖麻籽脂质提取与甲酯化衍生优化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被引量:10
2012年
采用不同方法对蓖麻籽的脂质提取和甲酯化衍生效果进行研究,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对蓖麻籽的脂质提取和衍生化效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二氯甲烷-甲醇法的脂质提取率为58.25%,且具有低毒、溶解性强和提取完全的优点,是蓖麻籽脂质提取的有效方法;酸碱结合法具有衍生完全且副反应少等优点,能更好地反映蓖麻籽脂肪酸的真实组成,是蓖麻籽脂质甲酯化衍生的理想方法。同时蓖麻籽脂肪酸以蓖麻油酸(76.43%~86.50%)、亚油酸(4.88%~6.27%)和油酸(2.70%~4.18%)为主,并含有少量的棕榈酸、硬脂酸以及亚麻酸和二十碳烯酸。
楼乔明杨文鸽徐大伦金淼吴东晓郑贤孟
关键词:蓖麻籽甲酯化脂肪酸
两种海胆矿质元素的ICP-MS法测定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马粪海胆和紫海胆中K、Ca、Mg、Fe、V、Cr、Mn、Al、Co、Ni、Cu、Zn、As、Se、Mo、Cd、Hg、Pb共18种元素,并以内标元素补偿基体效应,选择适当的待测元素同位素克服质谱干扰,优化实验条件。用HNO3+HClO4(4:1)混酸作为消化液处理样品,各元素在实验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4,加标回收率93.11%~116.91%,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结果表明:马粪海胆和紫海胆中K、Mg、Ca含量较高,且均含有Zn、Fe、Cu、V、Mn、Se等对人体非常有益的微量元素,为海胆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刘小芳薛长湖王玉明薛勇王超
关键词:马粪海胆紫海胆矿质元素
超声波对鱿鱼墨黑色素成分和物理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为了提高鱿鱼综合利用价值,以加工废弃物中的鱿鱼墨黑色素为原料,研究超声波处理对黑色素成分和物理结构的影响。采用超声功率15 W/mL、超声时间2 s、间歇时间1 s、总工作时间20 min的工作条件对黑色素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鱿鱼墨黑色素在超声波处理后,波长为224 nm和267 nm附近的两个峰吸光值显著增加,黑色素在环己烷中的溶解性显著增加,样品中没有新的具有紫外可见吸收特性物质生成;黑色素中蛋白质在超声波处理后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脂质含量显著减少;超声波后Ca、Mg、Na、K、Fe、Cu、Cd和Pb等8种金属元素含量均显著降低;电镜图片显示黑色素微球颗粒在超声过程中发生了爆炸,产生更为细小的碎片和碎末。
袁丽高瑞昌薛长湖马海乐
关键词:超声波农业废弃物物理性质黑色素
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抗肿瘤转移作用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建立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实验性肺转移模型,探讨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sea cucumber fu-coidan,SC-FUC)的体内抑制肿瘤肺转移作用。方法连续腹腔注射SC-FUC 26d后,检测小鼠肺转移灶数量、血清中唾液酸的含量、γ-谷氨酰转肽酶活力和肺组织中羟脯氨酸、氨基己糖、糖醛酸的含量。结果SC-FUC剂量组小鼠的肺转移灶数量显著减少(P<0.01),平均转移抑制率为65.25%,血清唾液酸含量和γ-谷氨酰转肽酶活力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中羟脯氨酸、氨基己糖、糖醛酸的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SC-FUC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转移和生长。
王静凤张珣李辉杨玉红薛长湖
关键词:海参多糖抗肿瘤Γ-谷氨酰转肽酶羟脯氨酸氨基己糖
海参磷脂型二十碳五烯酸对糖尿病大鼠血葡萄糖耐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海参磷脂型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phosphatidylcholine,EPA-PC)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葡萄糖耐量的影响。方法两次腹腔注射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经不同剂量的海参EPA-PC(25和75 mg.kg-1,以EPA含量计)灌胃60 d。实验结束后,分别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口服葡萄糖耐量(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lc)、糖化血清蛋白(glycated serum protein,GSP)、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含量,并分别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胰腺组织的显微结构和胰岛β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结果海参EPA-PC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OGTT(P<0.05),降低HbAlc和GSP的含量(P<0.01),促进FIN的分泌(P<0.01);明显改善胰腺组织的显微结构,修复受损胰岛β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结论海参EPA-PC对糖尿病大鼠具有明显改善血葡萄糖耐量的作用,其与恢复糖尿病大鼠受损的胰岛外周组织以及胰岛β细胞有关。
徐雷雷王静凤柳东龙腾腾薛长湖
关键词:海参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糖化血清蛋白胰岛
海星脑苷脂-磷脂复合脂质体抗肿瘤活性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体内、体外实验,研究海星脑苷脂-磷脂复合脂质体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从罗氏海盘车中提取脑苷脂和磷脂,并制备脑苷脂-磷脂复合单室脂质体,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测定海星脑苷脂-磷脂复合脂质体对S180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通过体内实验检测其对S180小鼠实体瘤生长的抑制率、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体重变化等指标。结果海星脑苷脂-磷脂复合脂质体在体外对S180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24、48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99.89、148.95和126.65μg/mL;体内实验表明,海星脑苷脂-磷脂复合脂质体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其抑瘤率为72.6%,同时提高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延缓荷瘤小鼠体重的下降,抑癌效果优于海星脑苷脂和磷脂单独使用。结论海星脑苷脂-磷脂复合脂质体在体内、体外均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杜磊李国云李海新李辉王静凤薛长湖王玉明
关键词:罗氏海盘车抗肿瘤
鲍鱼热风干燥动力学及干燥过程数学模拟被引量:24
2012年
研究了鲍鱼在不同热风干燥温度下的干燥动力学特点,并构建了干燥过程的数学模型。热风干燥温度选取60、65、70、75、80℃;风速恒定为1m/s。干燥方法采取间歇干燥,分两个阶段进行。利用理论模型—扩散模型,和常见经验模型—Newton模型、Henderson and Pabis模型、Logaritmic模型、Two-terms模型、Page模型及Modified Page模型,对鲍鱼干燥过程的两个阶段分别进行描述。实验结果表明:鲍鱼热风干燥只经历降速阶段,水分扩散在鲍鱼干燥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适合鲍鱼热风干燥的模型为Page模型(第一阶段干燥)和Two-terms模型(第二阶段干燥),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吻合(Page模型r2>0.999,s<1%;Two-terms模型r2>0.997,s<2%),可以用来描述鲍鱼的热风干燥过程。
贾敏丛海花薛长湖薛勇孙兆敏李金章
关键词:热风干燥动力学数学模型
温度和壳寡糖对海胆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温度和壳寡糖质量浓度对马粪海胆(Hemicentrous pulcherrimus)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4℃和0℃条件的贮藏特性,并采用4种不同质量壳寡糖对马粪海胆进行处理,以感官评定、细菌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pH值为指标,对其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4℃相比,0℃条件各项指标均较低(P<0.05),将该温度条件与壳寡糖处理复合后,保鲜效果明显增强(P<0.05),但不同壳寡糖质量组之间的各项指标差异不大(P>0.05),与4℃对照相比,0.1g/100mL壳寡糖质量浓度浸泡处理后冰温贮藏可延长货架期5~6d。
王超薛勇赵明明张莉莉宋金红薛长湖
关键词:马粪海胆壳寡糖温度贮藏品质
即食仿刺参的制备与常温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本文通过对即食海参的杀菌条件及贮藏过程中体壁胶原蛋白的降解规律进行研究(其中还进行了TPA、TVB-N与菌落总数的测定),为延长常温条件下即食海参产品的贮藏时间提供理论依据。贮藏过程中,对即食海参的质构特性、游离氨基酸含量、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海参体壁降解过程中热收缩温度与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得出,经蒸煮,调味与121℃15min杀菌等处理,即食海参在37℃下的贮藏时间达2周。贮藏过程中,即食海参体壁的感官品质与质构特征明显下降,游离氨基酸与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迅速上升,体壁胶原蛋白在15d后快速降解,胶原纤维的微观结构凝胶化。
赵园园薛勇李兆杰薛长湖黄万成
关键词:贮藏胶原蛋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